關關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六十九章 人去樓空,逍遙小都督,關關公子,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二月初春,細細密密的春雨,灑在汴京的大街小巷,百萬人口的巨大城池,在這個萬物復甦的季節,卻好像沒了精氣神,連雨幕都顯得昏暗了幾分,文人士子無言坐在茶舍中,青樓勾欄因為天子駕崩全部歇業,所有人都茫然望著極遠處的宮城。

大宋開國兩百年,汴京作為都城,可能是第一次陷入這種靜默的氣氛。

皇帝被刺殺,十幾位皇子同時暴斃,順位繼承大統的是江南的康王。沒有驛站飛馬傳遞,如此大的事兒又不能中途接力,訊息只能用坐船的方式慢慢送過去,等康王的依仗抵達京城,恐怕都快四月了。

為防其他親王攜兵篡位將大宋分成七八塊,趙氏宗族和老太后提前給康王趙轍加冕為帝,由年歲最長又恰巧在京城的翼王攝政。也就是說康王還不知到訊息,他就已經是大宋的皇帝了。

雖然大宋有了新帝,但沒法改變汴京之中竟然沒有天子的事實,街道上時常可以看到官吏的車架和轎子跑過,前往各家官吏的府邸,告老退下的臣子也被請了回來。蔡太師、王相、童貫全死了,朝臣群龍無,得有人主持大局拿主意,不然朝廷就癱瘓了。

朝臣重新劃分派系站隊洗牌的同時,汴京的市井氣氛同樣古怪。

京都太歲的淫威震懾汴京這麼多年,無數文人士子小官吏都盼著曹太歲早點滾出京城。

可此時曹華真的滾了,諸多文人士子卻沒有敲鑼打鼓的心思。

金殿上的那番話,經過文武百官的口,自然也傳入了士子階級的口中,根本瞞不住。

朝廷上有哪些權臣,大部分人都清楚,只是不敢說。

‘北宋六賊’的綽號,就是國子監的學生叫出來的。

蔡京壞亂於前,梁師成陰謀於後,李彥結怨於西北,朱勔結怨於東南,王黼、童貫又結怨於遼、金,創開邊釁。宜誅六賊,傳四方,以謝天下。

而這個世道,顯然沒有太學生能再喊出這句話,因為閹黨魁曹華,拉著六個奸賊同歸於盡了。

只是一個朝會過後,國子監諸多太學生便現,曾經天天罵的禍國奸賊全沒了,朝堂上一清如水,連個靶子都找不到。

曹華當日在金殿上句句泣血,所說的話,諸多士子回想一遍,竟然挑不出毛病,因為曹華確實做了這些事,而朝臣的反應也確實如曹華所說,光顧著爭權奪利,對百姓的生死毫不在意。

可曹華是個忠臣?

自古忠烈之士,都是以死勸諫,勸君主走上正途討伐奸賊,捨棄全家性命也在所不惜。

而曹華這樣,覺得皇帝和朝臣不行,拔劍直接殺了的,只能叫奸雄。

可曹華的權勢顯然配不上‘奸雄’二字,畢竟那些奸雄換了皇帝自己沒事,曹華這可是萬劫不復。

總得來說,就是曹華看奸臣和昏君不順眼,拼著魚死網破和千古罵名,把朝堂清洗了一變,這種行為該叫什麼,縱觀通史根本找不到同例。

汴京的文人士子,雖然不敢公開討論這個議題,不過心裡面都暗暗琢磨了不知多少遍,想給曹華的行為做個定論。

不過就目前情況來看,曹華不死就還有變數,這個定論在曹華死之前,肯定是做不出來了....

------

繁華無雙的楊樓街,因為青樓場所歇業的緣故,蕭條了不少。

琵琶圓對面的兩層小樓,孤零零的站在街上,大的有些不協調的招牌,依舊掛在鋪子門口,遮擋了二樓的半個窗戶。

這裡是曹華夢開始的地方。

細雨濛濛,讓小鋪子的看起來有些昏暗,大門上貼著封條,其他幾家鋪子也是如此。

咚咚——

拍打鋪子木門的聲音不停響起。

嬌小玲瓏的身影,穿著鵝黃色的裙子,扛著一把小傘,用手怕打著萬寶樓的大門。

便如同前年二月的那個雨天,敲打著再也不會開門的豆花鋪子大門。

“開門!嗚哇——開門....”

悽婉的哭聲,響徹在鋪子下方,拳頭砸的通紅,不停落在鋪子的門板上。

嬌小的臉頰滿是淚水,小嘴癟著,哭喊聲撕心裂肺。

周邊幾家鋪子的老熟人,走出來看了看,本想開口說幾句,想到什麼,又諱莫如深的退了回去。

瀟瀟細雨之中,只有一個小女孩似的姑娘,砸著木門哭訴

“開門—做生意——嗚嗚——開門啊——”

這扇門可能永遠都不會再開了,所有人都知道,女孩卻依舊用力敲打著。

飛馳的車輪聲響起,掛著‘沈’字木牌的馬車停下。

沈員外提著袍子從馬車上下來,誠惶誠恐的冒雨跑到跟前

“雨兒!你瘋啦!快回去...”

“開門——你開門啊——”

沈雨哭的撕心裂肺,被沈員外拉了一把,便坐在了滿是雨水的街道上,油紙傘落在地面,看著面前禁閉的木門號啕大哭

“嗚嗚——小蘇姐不要我了....霏兒姐不要我了....姓曹的也不要我了....”

沈員外駭的肝膽俱裂,急忙忙捂住閨女的嘴

“死丫頭你想害死爹爹不成?曹...那個人說不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逍遙在武俠世界的日子

貧道愛燙頭

駙馬乃紅顏

啾啾紅葉鳥

穿越之大理寺系統

時間易無情

三國:開局就是皇帝

如焰學長

水滸從西門慶開始

逍遙胡

開局聖人,帶著一群精靈遨遊諸界

不從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