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老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侯大利刑偵筆記6:天眼追兇 第24節,侯大利刑偵筆記6:天眼追兇,小橋老樹,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隊長姜華走過辦公室時,見到侯大利正在和周濤聊天,便走了進來,道:“大利來得正好,有件事情想和你聊一聊。”

侯大利將硬碟收到包裡,來到大隊長姜華辦公室。

姜華泡了茶水,客客氣氣地道:“影片大隊是新單位,執行模式還在探索之中。這段時間我們主要精力都放在黃大森案上,其他兄弟單位的案子介入得就少一些。為了這事,不少兄弟單位都有怨言。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我們只有五名民警,二十七名隊員,要承擔影片巡邏、案件偵破、打擊街面盜搶違法犯罪行為等任務,就是三頭六臂都忙不過來。大家長期面對電腦,每個隊員眼睛都會出現不適應的狀況,滴露成為必備品。”

重案一組在辦案中頗為依賴影片偵查,侯大利深為了解影片大隊的現狀,感慨地道:“條條蛇都咬人,每一行都不容易。”

“如果所有單位都和大利一樣內行,那我們的工作就好開展了。”姜華拿出一份《影片偵防工作指導規範(徵求意見稿)》,道,“這是我們正在做的規範,涉及不同部門,上報前要徵求各兄弟單位的意見。事前預防、事中發現、事後打擊,這是影片偵查大隊工作中的三個重要節點。具體來說,大隊始終堅持案發現場必到、受害人必訪、影片監控必調的原則。首先是與110指揮中心排程聯動,視偵民警同步監聽110報警系統,接警同時即鎖定現場周圍情況展開影片偵查。其次是與一線辦案單位研判聯動,實現資訊共享。最後是與街面巡邏警力聯動,及時提供案發現場情況及實時監控巡邏情況,發現嫌疑人可適時檢查、盤查、查處。”

侯大利道:“內容很豐富,我能不能拿回去認真研究?”

姜華道:“這份就是送給你的。你本身就是影片專家,你的意見很重要。我們影片偵查大隊準備分成五組,每名民警分包一組,落實一崗雙責,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遇有重大案情及時彙報併到達現場開展工作。重案大隊就由第一組負責聯絡,第一組組長是周濤。周濤是科班出身,天生就是搞影片偵查的料。”

周濤被調到影片大隊後,仍然在105專案組掛著名,姜華將影片大隊第一組交給周濤,意味著周濤在105專案組的工作時間將越來越少,不過這對重案一組卻有利。

侯大利抱了抱拳,道:“周濤聯絡重案大隊,熱烈歡迎。”

聊了一會兒影片大隊工作情況,侯大利回到辦公室,開啟電腦,調出新複製的影片,集中精力研究邱宏兵行蹤。

一個關鍵時間點是5月23日,這天后,顧全清和張冬梅便不見蹤影。

另一個重要時間點是6月17日。在這一天,張冬梅分別給邱宏兵和許秀蓮打去電話,邱宏兵未接到電話,許秀蓮則與女兒透過話。除了電話記錄,還得到邱宏兵和許秀蓮證實。

影片中,5月23日,邱宏兵上午在江州二建,下午在江州市人民政府開會。江州二建有5月23日的會議記錄,市人民政府出了會議紀要。下午會議結束後,邱宏兵、楊為民等人到金色天街吃飯,中途,肖霄加入飯局。晚飯後,邱宏兵和肖霄乘坐商務車,來到羅馬小區。

5月24日上午,商務車來到羅馬小區,邱宏兵單獨乘車而去。這兩天時間,邱宏兵自己駕駛的賓士車沒有出現。

從影片以及其他旁證來看,邱宏兵和張冬梅在5月23日各自生活,互相不打擾。

侯大利開啟了另一個重要時間點的影片。

影片中,6月17日,邱宏兵的行程與5月23日基本一致,上班,下班,到金色天街吃飯,再到羅馬小區留宿,第二天上午,商務車來到羅馬小區,邱宏兵乘車。

侯大利關掉電腦,下樓,來到法醫室。由於田甜的原因,每次走進法醫室總會讓他堵得慌,沒有特殊事,他不會輕易到法醫室。

法醫室是一個大辦公區,張小舒在外面的辦公區工作,法醫室李建偉在大辦公區有一間獨立的辦公室。

張小舒坐在辦公桌前翻書,見到侯大利,道:“大利,有事嗎?”

其他人稱呼“大利”,侯大利就能接受,唯獨“大利”這兩個字由張小舒叫出來,讓他彆扭。他停下腳步,道:“我找李主任。”

走進法醫室主任李建偉辦公室時,侯大利朝門外看了一眼。張小舒回到座位上,仍然在看那本厚書。

李建偉道:“你那邊有什麼發現?”

侯大利道:“狗咬烏龜,找不到地方下口。如果是兇案,難點在於找不到屍體,無法確定兇案發生時間和案發現場。湖州方面暫時沒有找到顧全清越野車的行蹤,顧全清和張冬梅的身份證、銀行卡也沒有在湖州使用過,落水時間不好確定。李主任這邊能不能從技術上想想辦法,確定越野車落水時間?”

李建偉道:“為了確定越野車入水時間,老譚組織幾個技術室開了會,重點就是研究如何準確推測出陳舊血跡的時間,這項工作交由我們法醫室解決。另一個就是研究泡在水裡的越野車,從鏽跡以及水草來判斷落水時間,這個交給勘查室。張小舒,你進來一下。”

張小舒抱著那本厚書走了進來,道:“我正在查資料,還沒有查到更好的方法。”

李建偉道:“你的師兄師姐有沒有回話?”

張小舒道:“有一個師姐給我回了話,說是她的丈夫在嶺西理工大學工作,受嶺西省公安廳委託,正在進行用光譜分析技術來確定陳舊血跡形成時間的課題研究。師姐正在詢問其丈夫,我在等她更詳細的回覆。”

命案現場中最常見的痕跡物證就是血跡。血跡作為訴訟證據具有客觀、穩定的特點,透過判斷血跡形成時間可以推斷案發時間,而死亡時間與案發時間密切相關。這對縮小偵查領域,確定犯罪嫌疑人有無作案時間,重建案件現場等都有重要意義。而陳舊血跡形成時間分析是一個難題,尋常手段解決不了,必須藉助特殊手段和方法。

QQ上,一個動畫頭像閃動起來:“我問過我先生,他們的課題已經成功,可以幫助你們分析。等會兒他直接和你溝通。”

張小舒迅速答話:“好,非常謝謝師姐。”

師姐的QQ回應道:“你是張小舒嗎?我是你師姐的老公。當年我和你師姐談戀愛的時候,在導師家裡見過你,估計你沒有印象了。”

張小舒道:“有印象,師兄的廚藝很棒。”

師姐的QQ回道:“現在天天吃食堂,廚藝嚴重回潮。言歸正傳,目前判斷血跡形成時間的方法不多,根據氯離子擴散程度等幾種方法的誤差比較大。後來發現透過檢測和分析血液的散射光譜、吸收光譜和發射光譜,能獲得一些反映血液狀態和內部物質構成情況的資訊。我接受嶺西省公安廳的課題後,使用光譜分析技術,對玻璃、白色書寫紙、塑膠膜三種介質上不同陳舊度血跡的吸光度進行分析,探討其與死亡時間的關係。研究發現,三種介質上的血跡隨時間推移,吸光度都呈上升趨勢,與死亡時間密切正相關。這是由於死後呼吸及血液迴圈停止而導致細胞能量代謝異常、膜結構異常、酶與蛋白質異常,加上細菌汙染、血液滲透壓和pH值變化、白細胞及補體成分的作用而導致溶血,致使血紅蛋白從細胞內釋入血漿引起吸光度增加。”

張小舒道:“師兄,透過吸光度的增加能確定死亡時間嗎?”

師姐的QQ回道:“道理想透了就簡單,沒有想透就難上加難。你把材料送過來吧。”

看到這裡,李建偉頓時興奮起來,道:“趕緊給你師兄說,我們馬上帶血跡過來。”

對話結束後,李建偉豎起大拇指,道:“小舒,值得表揚啊。如果把血跡形成時間分析出來,我們要讓重案一組請我們吃大餐。”

侯大利同樣興奮,道:“那就一言為定,如果成功,吃大餐。”

離開法醫室,侯大利來到位於停車場的檢測室。這是勘查室專門用於檢測大件物品的實驗室,為了方便裝卸,檢測室設在停車場的角落裡。顧全清的越野車停在場內,小林、江克揚和一個矮胖中年人蹲在車旁,拿著扳手敲敲打打。

“啥情況?”侯大利也蹲在小林和江克揚身邊。

江克揚道:“我琢磨著看能不能從越野車中推斷落水時間,和小林想到了一塊。”

小林道:“老馬在看生鏽的地方。老馬是藍天修理廠的頭把,我請他來把把關。”

藍天修理廠是市公安局車輛定點維修單位,老馬與警察各單位都挺熟悉,又是自來熟的性格,給侯大利打了招呼,介紹道:“這車的底盤做過防鏽處理,生鏽不明顯。拉開車門膠條,能清楚地看到焊接帶有鏽跡,這個位置由於長期包裹在內部,如果不沾水很難生鏽。車門排水孔有泥沙,開啟車輛中控臺骨架的蓋板,你看這兒,金屬件也生鏽了。這輛車肯定是水泡車。這麼高階一臺車,被水泡了,暴殄天物啊。林警官,以你的水平,不會認不出水泡車吧?”

小林道:“我知道是水泡車,我想知道這輛車在水裡泡了多久。”

“這個很難判斷,我也沒搞過。”老馬在中控臺、座椅等地方拆了些外裝,趴到車底下觀察,從車底出來後,手裡拿著一種淺綠色的小水藻,道,“呵呵,找到這玩意,我估計得有一個多月。這是我們老家常見的綠水藻,在我的印象中,能在車底盤出現這種小水藻,時間不會太短。”

今天是7月7日,一個多月之前,大約就在5月下旬,這和5月24日這個時間點非常接近。侯大利和江克揚幾乎是異口同聲地道:“你確定是一個多月?”

老馬道:“基本能確定,這種綠水藻特別靈。你們如果不信,可以在發現這輛車的水庫中丟進一個鐵箱子,到時就能驗證。”

侯大利拿出小本子,記下這個情況,又問道:“我聽到一個情況,這輛車在今年3月撞過一次。”

正所謂術業有專攻,侯大利站在車頭前完全沒有看出什麼地方補過,老馬轉了一圈,道:“這車確實撞過,這邊膠條有飛漆,右側的油漆顏色不均勻。”他又開啟發動機蓋,道:“機蓋的邊緣膠條不平整,偏軟,這車確實撞過。可惜啊,這麼好的新車,居然就撞了。真他媽的暴殄天物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這個家就我沒外掛?[火影]

今厄

說鬼談情

瀧柏

鬥羅之我有原神模板

楓葉染紅林

鬥羅:扮演冥王,千仞雪頂不住了

小行分行I

盛寵之毒醫世子妃

凌七七

軍婚撩人:我在八零成團寵

雪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