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章 參選下,謀生在古代,妙利,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現在這位建興帝名叫周胤,是先帝次子。先帝跟隨洪烈打天下時傷了身體,一共只有三位皇子留下,都是正妻杜氏所生,其中長子周嗣體弱多病,年紀輕輕就死在了一場傷寒中,幼子周康比周胤小三歲,被封為秦王。

周胤十九歲登基,已經當十八年皇帝。他的生母杜氏死的比先帝還早,因此後宮中並無皇太后的存在,現任皇后是他的第二任妻子,出自隴西李氏。周胤登基後守孝三年才開始採選,如今是第四次充盈後宮,除了皇后外,後宮中還有妃一人,嬪二人,貴人三人、昭儀二,婕妤四,另有四位美人,總共十七人。

和前朝後期相比,這個人數簡直少的不能再少,究其原因可以歸結於建興帝實在是個不近女色的,而且極其工作狂。他對後宮的管理更是簡單粗暴:除皇后外,所有采選進宮的女子初封皆為最末等的采女,如果承寵,則升小儀;在下次採選之前,未承寵的采女升為美人,無生育的小儀升為婕妤。

生下皇女的封貴人,生下皇子的封嬪,再生皇子可以封妃;周胤登基前的妃妾比採選進的高一級,承寵但未生育過的為昭儀,生下女兒的封嬪。

美人在皇宮呆上十年未被皇帝寵幸,可以選擇歸家、立女戶或者當女官。宮中的宮女都是皇莊裡收養的女嬰養大後調教出來的,一般十四歲進宮,三十歲就能放出去,可以選擇和無寵美人一樣立女戶,或返回皇莊當女童們的教習。

建興帝五年一採選,除了建興三年的第一次採選覲上十一人外,其餘兩次都只在京城和直北直隸挑了6、7人,這次還是難得的在四省選拔,總共十五人,算得上聲勢浩大。建興帝對女色並不十分傷心,又最怕擾民,且子嗣也不少,便是嫡子都有兩個,若非言官們一直堅持採選是皇族歷來的規矩,他寧願選擇把這個人力物力放在時政上,因此偌大的後宮如此空曠,也在情理之中了。

溫止等人到了靜怡軒,休整之後便有宮中姑姑們前來教導。她們除了教給這些小主們宮中規矩外,最主要的還是讓她們瞭解後宮中各位“前輩”的情況,以免到時衝撞了哪位。

“各位小主得見陛下天顏後,就是正式的采女娘子了,也需要知曉些後宮的道理。想來有些小主們之前知道一些後宮的情況,有些卻是兩眼一抹黑的,所以奴婢在這裡仔細給小主們說一遍,各位小主們需要認真記住才是。

“陛下元后張皇后是陛下登極前的由先帝定下的正妻,育有陛下嫡長子榮王殿下,現在的皇后娘娘李皇后出身世家,育有陛下嫡次子雍王殿下,現主坤寧宮。永壽宮的賢妃娘娘姓柳,是建興三年入宮的,建興六年生育三皇子忠王殿下後封嬪,又在建興九年生了五皇子廉王殿下,晉升妃位。宮中另有兩位嬪主娘娘,其中永和宮的齊嬪娘娘是陛下登極前納的庶妃,育有大公主,陛下登極時得封嬪位,建興五年婉嬪胡氏搏命生下二皇子直王殿下後歿了,陛下將直王殿下交給了齊嬪撫養。而麗嬪娘娘本姓江,是十三年入宮的,育有六皇子平王殿下,如今主長春宮。再下便是三位貴人娘娘,分別是建興三年入宮,育有二公主的趙貴人,和建興八年進宮,育有三公主、四公主的陳貴人、王貴人,三位貴人娘娘均住在鍾粹宮的配殿。兩位昭儀娘娘宋昭儀、楚昭儀和齊嬪娘娘一樣,也是陛下登極前的庶妃,如今與齊嬪娘娘同住永和宮,四位婕妤娘娘中,和賢妃娘娘同年入宮的張婕妤、王婕妤住在賢妃娘娘的永壽宮配殿,麗嬪娘娘同年入宮的蘇婕妤、孫婕妤則住在麗嬪娘娘的長春宮配殿,另有劉、吳、班、長孫四位美人娘子住景仁宮。”

“姑姑可知我等之後住哪個宮中?”有膽大的小主出聲問道。

“小主容稟,據老奴所知,小主們在覲見後一般都初封為采女,住在鹹福宮,若是能得陛下寵幸封為小儀,則可以遷居儲秀宮中。未承寵的采女們在下次採選前,會封為美人賜住景陽宮,若是五年內仍無帝寵,就只能去皇莊當女官或回鄉立女戶了。小儀們如能得上天垂青育有龍嗣,自然可以晉位遷宮,而無生養的小儀們在下次採選前亦能得到陛下和皇后娘娘垂憐,晉封婕妤娘娘,由陛下或各位主位娘娘們挑選到自己宮中。”

溫止在心中快速盤算:東西六宮中,最北面一排除了住著貴人們的鐘粹宮外,景陽宮、儲秀宮和鹹福宮都是鐵打的宮殿流水的小主娘子們。中間一排是永和、承乾、翊坤、長春四宮,只有永和宮和長春宮各住了一主二側六位娘娘,南邊是最靠近乾清宮的,只有永壽宮住著賢妃和兩位婕妤,這種佈局簡直就是強迫症啊有沒有。

採選的小主們在靜怡軒裡要呆上十多天,一來要再次突擊學習禮儀和宮規,二來太醫院裡也要派出太醫和老嬤嬤檢查小主們是否身體健康和仍是處子,甚至包括身上有無胎記、疤痕,面板是否粗糙暗淡也在排查之內。不過能走到這一步的小主們一般都是家中嬌養大的,又有采選時的層層選拔,不合格的早就被剔除出去了,只要不是突染惡疾的,都能順利透過這一關。

這也是大鈅朝的採選和明清時代的選秀制度的不同之處。不僅僅是參選的平民化和自願原則,而且參選不波及全國,只在兩三個大省舉行,選拔也多在當地完成,不需要所有人通通湧上京城,節省了大筆費用和人力物力。

這也是朱程理學沒有盛行的好處吧,君君臣臣的思想不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而是“君則敬,臣則忠”,天子沒有把自己放在那麼高的地位,將全天下當做他的私有物——雖然時間已經走到了明朝中葉,但理念卻保留了盛唐和宋初的寬鬆開明。

能聚到這裡的小主們都是十分優秀的,至少在美貌上都是一方翹首,人們常說文人相輕,卻不知美人才是最容易相輕的,每天各種撕逼各種明爭暗鬥。好在並不存在說“把別人踩下去自己就機會更大”的說法,到了這一步的都是未來的采女,能不能得寵靠的是自己的相貌和運氣——小主們和采女們是沒有資格給皇后娘娘請安的,而後花園偶遇之類的就更不要想:除了皇上和皇后外,所有宮妃想逛御花園都要先打報告,由小太監小宮女們清場後在規定的時間裡轉一轉,而先後順序自然是品級高的優先,也就是說除非是得到高位妃子們的邀約,否則便是有個美人娘子要來,她們都會被立刻轟走,更不要說遇上皇上了。采女們能見到皇上一般只有三種情況:採選入宮後的覲見禮、皇帝生日的萬壽節,以及過年那天的宮宴。而後兩個都是夜間宴會,對采女們來說幾乎都是白給——夜裡光線昏暗,采女美人們又坐在遙遠的後排,除非皇上是遠視眼,不然哪裡看得出美醜來。

對於後宮女子來說,若是皇帝沉迷女色或子嗣不豐反而是幸事,至少他進後宮寵幸妃子的機會多啊,然而非常不幸的是,這位卻是個有六個兒子的工作狂,所以一般來說,采女們只有覲見禮這一次讓皇上注意到的機會。被皇上記住、得了寵幸,哪怕沒生下兒女,只要老老實實待著,總能混個婕妤的品級衣食無憂,若是在覲見禮上被無視,基本上就只有五年後遷入景陽宮,十年後被送出去這一條路了。

溫止也沒想到居然還有放出宮這一手,一時也是懵逼的,不過隨後就盤算好了,如果皇帝沒看上她,她完全可以拿著銀子買些地立個女戶自在逍遙的種田啊!而且十年後也不過二十五六歲,放在原初時代正是嫁人的好年齡,如果有合適的人選,成個親也是沒問題的。這樣一想,她反而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希望被看上還是被無視了。

溫止的氣質本就淡然,如今沒了得聖寵的緊迫感,顯得愈發平靜,閒著無聊便當個吃瓜群眾看姑娘們撕逼,說實話還真比不上以前看過的那些宮廷大戲裡的優雅又狠辣,一步三算計。姑娘們鬥嘴基本上都是甲說乙“今天你精神不好是不是在皇宮裡怕的不敢睡覺啊”,乙便回懟“我昨晚沒睡好不要緊,做個SPA就回來了,反而是你臉上的兩顆痘痘恐怕到覲見禮都消不了,簡直拉低我們的整體顏值。”

每天練一練行禮,學一學宮規,看一看熱鬧,溫止的小日子過的著實是充實有趣的,卻不知她這般表現竟是入了暗中觀察的女官的眼。在一個工作狂強迫症皇帝的後宮中最重要的品質是什麼?不是相貌也不是學識,而是能耐得住寂寞不爭不搶不作妖啊。女官將溫止的表現報告給主管後宮的皇后娘娘,皇后娘娘點點頭,準備在覲見禮上再觀察觀察。

皇后卻不知道早有人把溫止透露給了皇上,只是說的隱晦。慶江府的王知府既然答應了幫溫鵬打點,又有夫人吹了不少枕邊風,早早的就寫了書信給自己京城裡的親哥——現任王家家主,任禮部尚書的王源王大人。王大人雖不明弟弟唱的這是哪出,不過既然弟弟有交代,那就辦了便是,於是溫止還在慶江府王夫人的別莊中培訓的時候,王大人就趁著某次和皇上聊到科舉取士時——科舉是禮部的事兒——提了一句:“說起來今年正是科試之年,前幾日我收到仲培的書信,說他轄下吉水縣有一對溫姓兄弟,年紀不過十三四歲,卻一句奪得頭兩名,把他高興的不行。”

王知府,名實,字仲培,王大人給不在中樞的弟弟刷存在感這種事情完全沒毛病,正好閒著的皇上便和王大人聊了起來:“這溫姓少年莫非是仲培的弟子?倒是年少有為,有仲培當年的風采。”

王大人便答道:“這兩人雖不是仲培弟子,卻和他有些淵源。不知陛下可還記得建興十年南江省的蝗災?仲培便是那次應對得當受到陛下嘉獎,而應對之法正是這溫姓兄弟的父親。”王大人感慨道:“仲培十分欣賞這人,當年聽說這家孩童讀書頗有天賦,還送了自己的字帖給他們,如今一轉眼,當年的蒙童已經考了童生了。”

之後的話題便賺到了其他事情,皇帝也沒在意,時隔兩個多月,突然聽說皇后注意到一個姓溫的參選小主,他多問了一句,立刻就想起來王大人說的這個溫家。

不多時就有宮女找來溫止的名牌。這種名牌是木製的長條,寬兩指,長四指,上頭刻有地方送選女子的基本資訊,由各省的採選司統一製作。溫止的名牌上就刻著兩行字,左邊一行是“南江省慶江府吉水縣響水鎮陳家村”,便是籍貫,右邊一行“曾,溫水根,農;祖,溫大田,農;父,溫鵬,農;行:嫡長”,這是確認上三代戶口和溫止的身份了。

一看名牌,可不就對上了?只是不知道溫家明明都有弟子進學了,怎麼還會把女兒送進宮來,按照皇后的說辭,靜怡軒裡的女官可是很欣賞這溫氏的,這般女子難道不應該好好送嫁或和書香門第聯親?

是的,哪怕他是皇帝,哪怕這裡是皇宮,大家的認識中還是覺得入宮當妃嬪是比不上給士人做正頭娘子的,所以會參加採選的才多是家中貧寒的農家女、百工女和勾搭不上讀書人家又長得好看還頗有青雲志的商戶女。不過前兩者基本上在府一級的篩選中就會被刷下來,因此走到最後的大多數都是教養不錯的商家女。

心中存了疑問,於是在幾天之後的覲見禮上,無論皇后還是皇上都不免多看了看溫止。覲見禮上小主們統一著裝宮中發放的禮服,內著粉色交領上襦和妃色妝花紗蟒裙,外穿月牙白摘枝團花對襟大袖褙子,皆是小主們進宮當日量身後按著各自身量做的。覲見禮時,小主們按照士農工商身份依次排列,進殿向皇上和皇后行三跪九叩之禮。

此次入選的十五人中,有士出兩人,一個是來自山東省的秀才之女馬氏,一個便是和溫止同省的鄭小姐,之後便是包括溫止在內的三位農家女,而工、商女各五。

覲見禮就在靜怡軒的正殿中舉行,溫止排在三人的最右側。行禮之後,有太監叫起,依次唱名,被叫到的人上前一步再行道福禮。

這套規矩略有些繁瑣,好在所有人都順利完成,按照流程,這時候由司禮太監宣佈三人得到采女的品級稱號就可以行禮退場了,卻不料神色淡淡的皇帝突然問道:“溫氏女?你父親可是建興十年發明養雞鴨驅蝗蟲的那人?”

被點名的溫止顧不上兩位同伴的驚異目光,趕緊上前行頓首禮,跪答道:“啟稟陛下、娘娘,正是妾的父親。”

皇帝聽後點點頭,沒再說什麼,只讓她起身退下,而溫止雖然是個見過大世面的,這時候也不免心中忐忑,不知道是福是禍。這種命運完全被別人的態度掌控的日子是真的很不爽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誰把藍胖子塞我口袋了

板擔上的小扁凳

戰爭天堂

靜謐長夜

萬有引力[無限流]/萬誘引力

騎鯨南去

奮鬥在九十年代

長勝之虎

紅巖

羅廣斌 楊益言

農女有田:家有傻夫要抱抱

夏夜聽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