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章 糧食,謀生在古代,妙利,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建興帝和李皇后商量了一陣子,派去給溫止診脈的太醫也過來回話,說溫小儀略有些體弱之症,只是不知為何在進宮時竟然沒有發現,很是一番誠惶誠恐的請罪。有溫止的說辭在先,建興帝當然不會想到這事溫止用空間裡自己配的藥丸自編自演的一齣戲,反而當真認為她是受不了龍氣的抽取和侵蝕才不得已對皇后吐露了實情。

他倒是不怎麼怪罪溫止入宮時的隱瞞,這種匪夷所思的事情是個正常人就不會隨便往外說,否則豈不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而溫止在發現問題後沒有找藉口欺騙他,而是據實告訴了皇后,還送上《天工開物》這種利國利民的神書,這就讓建興帝心裡很舒坦了,雖然不好繼續寵幸溫止,但卻藉著皇后的手賞賜了不少文房四寶並貢緞首飾,讓溫止再次成為後宮焦點。

永壽宮中的柳賢妃此時臉色就有些陰沉:“這溫小儀先是去了坤寧宮,沒過多久皇后和陛下便賞賜了她?而原因是她獻上了一本書?”

小太監惶恐的連連點頭:“奴婢絕對沒聽錯,皇后娘娘讓劉喜公公去了乾清宮,之後陛下看了書就直衝衝的到坤寧宮去了。”

“一本書……”柳賢妃用拇指摁在眉間,比起皇后的賞賜,這本書顯然更加關鍵:“你們竟然都打聽不到這本書寫的是什麼嗎?”

“娘娘贖罪,這實在是沒法打探。”小太監一臉難色:“之前溫小儀在儲秀宮裡就十分小心,每次默寫都遣退了身邊服侍的人,寫完後就裝在箱子裡鎖上。後來送到坤寧宮後也是直接交給了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又立刻交給了陛下,如今陛下正愛不釋手的翻看這,我等哪裡敢去打聽是個什麼書啊。”

永和宮與長春宮中,齊嬪麗嬪也同樣在問著得力的太監宮女們,只是和柳賢妃一樣,她們並沒有得到什麼有價值的線索。李皇后自然知道她們這些小動作,只是並不在意,很快後宮中便有一種論調:溫小儀討好了陛下又討好皇后,實在是太過諂媚。

對於這種說法,李皇后心裡是拒絕的,溫止哪裡有討好過她,在她面前一直是高冷的好嗎?要是換一個心思狹義些的皇后來,只怕恨不得給她按個傲慢之罪狠狠責罰了。

不過畢竟是修行之人,氣質不同嘛,高傲些也是說得過去的。哪怕是見識不淺的世家女,但到底受到這個時代的影響,對於鬼神之事仍然多有敬畏,而溫止又向來安靜低調從不惹事兒,皇后娘娘自然也是對她更寬容些。

不說溫止十分滿意現在的情況,櫻草和柳黃也為她的受寵而開心。雖然建興帝的後宮中並不像前朝那樣低捧高,但受寵和不受寵的妃子還是有著很大的差別——至少在同級別的妃子中,受寵的就比不受寵的更硬氣的多。溫止從入宮起就頗受建興帝的喜愛,連連召喚侍駕,早已奠定了自己新進妃子中第一人的位置,對於自己被後宮中的幾位高位嬪妃列為警戒物件也在預料之中。不過此時的她已經管不了這麼多了,既然決定做個特立獨行的修真流宮妃,她需要好好整理自己空間中的資料,順便給自己做個詳細的人設和規劃,在爭取最大利益的同事儘量減少風險。

建興帝和皇后達成一致,之後就一頭扎進了《天工開物》裡。他可不是“何不食肉糜”這種不知人間疾苦的皇帝,他出生時祖父雖然立國,但天下尚未平定,他是跟著先皇經歷過戰爭和逃亡的,正是見到過百姓們艱難的生活,因此才在登基後勵志改善民生,做個好皇帝。

這本書涉及的內容很多,有些是他有所瞭解的,有些則是聞所未聞,不過只要仔細推敲也能看出這些內容十之八九是可以實現的。他將這本書通讀了許多次,幾乎可以背下後,親自謄抄了一本,交給自己的侍讀學士讓翰林院連夜趕工抄寫後分發六部大臣及皇子們。

皇家無私事,早有訊息靈通的大臣們知道陛下最近沉迷於一本後宮妃妾進獻的書籍,已經暗戳戳的等著上本彈劾了,好在重臣們拿到抄本後立刻意識到這本書的重要意義,總算沒讓溫止揹負上妖妃的名聲。不過事情並不像建興帝想的那麼順利,哪怕是拋開“後宮進獻”和“女子干政”的問題,仍舊有不少大臣認為陛下不該與民爭利,太過注重百工和商賈之事。

建興帝幾乎要氣笑了。他哪裡不知道提出反對意見的都是大家士族出身的臣子,不過是害怕新興技術衝擊了他們的家族利益罷了,口頭上卻說的冠冕堂皇,彷彿一心為國一般。

然而這些大臣位高權重,掌握的勢力更是不容小覷,如果自己強硬的推行新的技術,必然會被他們暗中抵制,得不償失不說,最後遭殃的還是百姓們。憋著一肚子氣的皇帝憤憤的丟下奏章,跑到御花園散步消氣,被眼前的美景安撫了一些,想了想,轉頭進了皇后的坤寧宮。

李皇后雖然也是大家士族出身,但入宮之後一直有分寸,幾乎和隴西李家沒有任何聯絡,反而一直憑著自己對世家的瞭解,幫著皇帝和世家子們鬥智鬥勇,因此建興帝對“後宮不得干政”的說法一直嗤之以鼻,有問題時總喜歡讓皇后幫著分析分析。

聽到淨鞭聲響,李皇后一點都不意外。在皇帝的縱容下,她對前朝多有了解,也有自己的訊息渠道,早就知道陛下在世家面前又吃了個暗虧。不過想到這次的緣由,李皇后在紫檀耳邊吩咐了幾句,這才起身迎接陛下的到來。

喝上一杯好茶,毫無形象的癱坐在軟塌上,建興帝苦笑:“梓潼啊,你是不知道,朕是真想把那群蛀蟲罵個狗血淋頭。口裡說著為國為民,其實自私自利,明知道是有益百姓的事情,偏偏打著旗號的反對,你說他們可對得住那一身官袍?”

“既然是世家,便是骨子裡帶著輕國事重家業的想法,就算是朝代亡了,他們也不過蟄伏個兩代人,等天下太平後繼續為官出世身居高位——現在朝堂上的大部分官員都是世家子,不就是這樣來的嗎?”李皇后淡定的喝了口茶,一點都沒覺得自己說了什麼了不得的話:“天下的讀書人裡世家子佔了十之七八,還不是因為他們有積累有資源又相互勾連。如今陛下想要讓天下百姓能生產更多的糧食、獲得更好的生活、甚至出更多的讀書人,這可不是在挖他們的根基麼?他們怎可能不反對?”

早就習慣皇后說話風格的建興帝苦笑更甚,深深的嘆氣:“說句難聽些的,就算朕將現在的官員全都撤職重新換上一批,上來的也還是他們的兄弟叔伯姻親,不被身後所累的官員實在是太少了。”

“所以啊,陛下既然是為了百姓站在了世家的對立面,怎麼能去和世家子商量這個問題呢?”李皇后一點都不急的笑眯眯看他:“不如臣妾給您找位妙人來一起想想法子?”

皇后一說,建興帝就知道她指的是溫止,不禁笑道:“你這個促狹的,連臣妾都出來了,和朕打什麼鬼把戲呢?朕看你就想著躲懶吧。”

李皇后則是故意裝作傷心,還用手帕假惺惺的摸了摸並不存在的眼淚:“臣妾可是全心全意為了陛下著想,陛下竟是如此看待臣妾的麼?”

建興帝忍俊不禁,之前的鬱氣也一掃而光,他親暱的將李皇后拉進懷裡,在他耳邊調笑:“朕知道梓潼的一番心意都是為了朕好,這廂且謝過皇后娘娘的聰明賢惠了。”

李皇后面上一紅,掙脫建興帝的懷抱,勾著頭嗔道:“陛下且莊重些吧,這青天白日的,一會兒溫小儀可就到了。”

建興帝知她是害羞了,勾起嘴角不再逗弄,只盯著她欲蓋彌彰般整理儀容。李皇后被他看的十分不自在,好在有通傳的小宮女進來打斷了這曖昧的氣息,道福稟告:“娘娘,溫小儀已經到了。”

“讓她進來吧。”重新換上溫和又不顯疏離的微笑,李皇后讓人帶溫止進來,待她行禮後看建興帝一副懶得多說的樣子,首先開口道:“溫小儀可還記得你獻給陛下的《天工開物》?本宮記得你說過,其中《殺青》法已經是被用過了,此次叫你過來便是想問一問,你是如何讓百姓們願意書中的法子造紙的?”

溫止在皇后面前一直都是高冷設定,這次也沒例外,只皺了皺眉問道:“可是世家並不願意推行其中的法子?”

“小儀果然很聰明。”建興帝點頭:“他們顧忌頗多,並不是很願意接受。”

“妾聽過一句話,叫‘上趕著不是買賣’,越是急迫的想推行出去反而越顯得自己的商品廉價,妾覺得推行方子也是一樣的。只要先小小的做出些來,總會有人眼紅心急的,等大家都求而不得的時候再放出來,可不是競相爭搶麼?”溫止笑道:“雖然這是商人的法子,大約不怎麼合乎禮儀,不過百姓們卻是最信這一套的。”

建興帝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朕要先在工部將這些一一實驗,但有了成果卻不推行,等商人們開始打探和競爭了再透過它們來實施?但是書都交給下頭了,朕根本防不住它們自己照著書弄出來啊?”

看著已經鑽了牛角尖而不自知的建興帝,李皇后差點噴笑:“陛下,事情不是這麼算的。現在的問題不是士族抵制麼?所以咱們就繞過士族啊。真正和百姓們聯絡的並非是他們而是商賈,臣妾可不信陛下手下沒有幾個會經商的人才。”

商人自然也是有的,不然皇帝的私庫靠什麼填充?之前一直和大臣們死磕的陛下有了新思路,大腦立刻瘋狂的運轉:“沒錯,只要朕不操之過急,一步步來,總能慢慢讓百姓們接受的。但凡百姓們用新法子耕作比舊法子更好,朕就不信那些士族們還坐得住——不不不,這群老狐狸,一旦發現苗頭,肯定動的比誰都快。”

陛下提腳就往外走,早就見怪不怪的李皇后起身行了個禮,和溫小儀一起恭送了皇帝,又拉著她扯起了家常。

諸如“東西夠不夠”、“宮女聽不聽話”之類的便宜話後,李皇后再次將話題拉回了這次的事情,笑道:“你別太著急,治大國如烹小鮮,任何改變都是需要時間才能完成的。”

溫止當然明白這個道理,對皇后道謝後又說起另一件事來:“之前是妾想岔了,總覺得陛下手裡有了好的法子只要公之於天下便可以做成,卻忘了陛下也是受到大臣們的牽制的。妾便想了另一樣東西為自己積累功德,不知娘娘可願意聽一聽?”

能積累功德的必然是好事兒,尤其是溫止當著建興帝的面不說,偏偏等他走了才單獨告訴自己這一點取悅了李皇后,她十分和氣的讓紫檀上了茶,讓溫止慢慢道來。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妾是農家出身,對這事兒更加明白。現在南方多種水稻,只是稻米的產量不高,一畝上等的水田不過出三四百斤的稻穀,下等劣等的水田更是隻有一半左右。哪怕陛下一直抑制田稅,老百姓也是勒著褲腰帶過日子,一旦碰上天災人禍,立刻就要餓殍千里。七年前的三年天災便是最好的例子,那三年之後,江南地區的三個省幾乎十室九空,到現在還沒完全緩過來,竟是比戰爭更可怕。”

這事兒都是事實,李皇后聽了點頭,示意她繼續。

溫止便又開啟忽悠模式:“妾曾經聽師尊提起過,海外藩國並沒有我大鈅朝這般良田和氣候,不僅天氣惡劣,土質亦是貧瘠,而他們的主食卻是一些對水土和肥力要求不高,畝產卻能達到近六百斤的作物,師尊稱為番薯和玉米。師尊是方外之人,不能親自參與凡塵之事,卻是告訴了妾,讓妾若是有機會便找一找那些往來藩國的海船,看看能否找到這些作物,在山丘之地推廣。”

山丘之地,畝產六百斤。聽到這兩個詞的李皇后腦子有片刻當機,之後幾乎是一躍而起:“你可能將這些作物的樣子畫出來?本宮立刻發中宮箋表,讓皇上派人去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超級房客俏房東

西川熊

打奶!不要臉![綜神話]

魔女小妖

我在崖底養黑龍

扶搖卿

絕世戰神的我拒當舔狗,總裁校花哭暈了

月影風聲

妖痣

令疏

我究竟重生到哪兒了

上帝不在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