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四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章 生猛男鮮。,風月狩,尤四姐,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女史將人領進宅邸, 居上轉頭四下打量,果真是大文豪的舊宅啊,格局開闊, 繁簡得宜, 比之辛宅, 尤勝幾分。

更新鮮之處, 在於這裡沒有壓人的長輩,早前在家時候聽過三嬸抱怨,回憶起當年的婆母, 至今心有餘悸。說太夫人出身四家之首的清河崔氏,大到為人處世,小到言談舉止, 每一項都有嚴格的要求,居上的母親楊夫人因是長媳, 更是飽受其害。後來太夫人過世了, 妯娌三人在過往的年月裡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這才使得多年親如姐妹, 從來不生嫌隙。

反正三嬸極力對她宣揚了一通家有婆母的厲害, 居上雖然不曾見識過, 但心裡總有忌憚。不過這裡很好, 太子的母親在宮中,行轅裡數太子最大。太子忙於政務, 可能會經常留宿東宮, 如此一想頓覺自在, 這建於山清水秀之地的宅邸, 住住好像也不賴。

女史在前引路, 回頭觀望時臉上帶著和煦的笑, 溫聲道:“婢子們是昨日入行轅的,這裡綠樹成蔭,離樂遊原也近,總覺比城中其他地方涼爽些。娘子早晚記著添衣,千萬不能貪涼,受了風寒。”

居上道好,“我們初到這裡,處處都不熟悉,一切還需內人照應。”

女史笑了笑,“娘子放心,若有什麼交代,只管命人傳話。行轅中人,都是為侍奉殿下與娘子設定的,娘子或是有什麼想吃的,或是有什麼想要的,都可吩咐下去。”一面又道,“行轅裡有長史和家丞各一名,是從東宮調遣來的。內院有六位傅母,引導娘子琴棋書畫和焚香烹茶,還有兩位日常規範娘子言行的教習,及東宮女史十八人,聽候娘子調遣。婢子先帶娘子去前堂,等眾人向娘子見過了禮,再送娘子回園中休息。”

總之來了這裡,肯定不像在家時松泛,居上早有準備,因此覺得問題不大。

從前門到前堂,須穿過深幽的木廊,進門便見站得整整齊齊的教習和女史,恭敬向她行禮。

至於長史,居上是見過的,前陣子鄜王劫獄,順利把她和藥藤送進了左衛率府,那時太子來提審,邊上就站著這位長史。

因有過一面之緣,長史臉上的笑容格外燦爛,叉手向她長揖,“臣高縝,請娘子安康。”

居上想起那日自己的狼狽模樣,還有大堂上的剖白,就覺得汗顏不已。不過轉念一想,如今不是說到做到了嗎,誰敢笑話她!

於是整整神色,客氣地頷首,“高長史不必多禮,以後還請長史多多拂照。”

長史說是,向居上引薦了家丞,“自今日起,由臣等侍奉殿下及娘子。因聖上有口諭,唯恐娘子入宮受拘束,特命暫將東宮左春坊五局搬進行轅,聽候調遣。平時諸如膳食、醫藥、湯沐灑掃等事,由各局專管,娘子若是想讀書,還有司經局藏有天下奇書,可供娘子閱覽。”說罷又引來八位傅母,“這幾位都是皇后殿下挑選出來的內官,助娘子熟悉宮中禮節,日後就在娘子園中聽令。”

說起皇后派來的,居上便有些忐忑,先前想稱王的心,倏地枯萎了半邊。

長史看出來了,笑著說:“娘子是世家出身,言行舉止必定無可挑剔。她們不過輔佐娘子而已,娘子不必擔心。”頓了頓復掖手道,“娘子路上辛苦,天氣又炎熱,臣先送娘子回去歇息,且熟悉熟悉這行轅內外,再說其他。”

居上道了謝,又被拱衛著送進了後面的花園。

這花園建得很妙,池子、假山、木迴廊,一樣不缺,大概為了凸顯行轅的作用,將作監規規整整地,將大小院落合併成了兩個獨立的院子,中間只隔了一堵矮牆。居上站在屬於自己的院子裡向東眺望,暗暗嘀咕這麼矮的牆,才到她齊肩高,腦袋全露在院牆上,隔壁的動靜只要想看,豈不是看得明明白白?

唉,真是費盡心機。居上在長史尷尬的笑容裡,體會到了帝后為增進新人感情的一片苦心。

“娘子看,這園裡景緻不錯吧?”長史沒話找話般,拿手大大一比劃,“娘子若是有事找殿下,直接派人過去通傳就好,往南六七丈有個隨牆門,可以從那裡穿行。”

居上心道這還要繞遠路通傳?直接隔牆喊一聲不就好了。不過礙於至高無上的身份,大概不興扯著嗓子叫喚,優雅的最終定義就是不斷將簡單的事情複雜化,遂點頭說好,“麻煩長史了。”

“不麻煩、不麻煩。”長史笑得像花一樣,“臣的存在,就是為了更好地侍奉太子殿下與太子妃娘子。”

居上朝隔壁院落看了看,心存僥倖地詢問:“太子殿下平時公務很忙吧?早前經常出入左衛率府審案,這裡又離東宮這麼遠……晚上不會回來吧?”

長史那雙小眼睛眨巴了兩下,十分肯定地說:“行轅就是為了促成殿下與娘子多多接觸,特意準備的。殿下平時公務雖忙,但必會遵陛下與皇后殿下的教誨,這段時候會夜夜居於行轅,只要娘子想念殿下,就能立刻見到他。”

居上頓時起了一身雞皮疙瘩,想念太子?此話從何說起!

反正探得了訊息,心裡有了準備,居上說好,“我若有什麼不明白的,再請教長史。”

長史道是,微微蝦了蝦腰,帶領家丞和內侍退出了院子。

剩下幾位傅母,早就已經安排好了如何盡職引導,一位姓符的傅母上前行禮,笑著說:“中晌的飯食,典膳局已經開始預備了,再過兩炷香便可入席,請娘子暫歇片刻。待申末,張媼預備了茶具,侍奉娘子飲茶。”

所謂的侍奉飲茶,就是要教她煎茶的手法,關於這個居上是不怕的,自己六歲時起就站在顧夫人邊上習學,這等高雅的活動,不過是世家大族的日常。

隨口應了一聲,傅母們暫且退下去了,她在上房轉了一圈,一重重的直欞門和紙屏風,構建出厚重典雅的居室。再上二樓,天窗上開出一個圓形的露臺,憑欄望過去,對面的寢樓盡收眼底。再仔細一瞧,對面二樓窗後襬著一張羅漢榻,連榻上用的錦被和引枕,都看得清清楚楚。

藥藤有感而發,“真是用心良苦,小娘子若不與太子殿下琴瑟和鳴,簡直天理難容。”

居上咧嘴發笑,“我以前一直覺得長安開明,卻不想北地更超俗。”

尤其帝后,大概因為太子年紀過大,到現在還孤身一人,作為父母便有些坐不住了。不過這樓建得很漂亮,連這用以窺望的視窗都雕琢得玲瓏。大家初到一個地方,新鮮勁不曾過,將內外都熟悉了一遍,轉眼便到了用午膳的時候。

唯一一點不好,就是吃飯有傅母旁觀。居上的教養自是不必說的,怎麼用箸、怎麼用匙、怎麼夾菜、怎麼進飯,都有條不紊,讓人抓不住錯處。

監察的傅母也暗暗鬆了口氣,太子妃出身門閥,從小家中管得嚴,小時候練成的童子功,可比半路上硬練的強多了。她們這些奉命辦事的人呢,正好也偷個懶,不必樣樣糾正,少了很多麻煩。

一餐飯下來,傅母覺得自己可以向皇后殿下回稟了,進食這一項,太子妃順利過關。

飯後長長歇個午覺,申末時分太陽西斜,居上出門時,廊下已經安排好了長案。

負責傳授茶經的張媼在案後正襟危坐,有了前面的觀察,自己也不敢隨意託大,慢條斯理道:“救渴,飲之以漿,蕩昏寐,飲之以茶。娘子出身世家,貴府上必定教授過煎茶要略,老媼先向娘子演示一番,若有不足,請娘子指正。”

居上牽裙在胡床上坐定,靜心看她從備茶開始,一步步安排。

到了備水時,張媼說:“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山水揀乳泉、石池慢流者,若是瀑湧湍急,便不可用之,娘子知道為何嗎?”

居上說:“漫流者沉澱,激流者泥沙翻湧,因此不可用。”

張媼點了點頭,又講煮水調鹽,“其火用炭,忌用勁薪,更不能用松柏之類的膏木生火。初沸,調之以鹽,鹽能調和茶味,減輕苦澀……”

居上聽她講解,雖然與家中教導的一樣,但也用心觀察每一個步驟。

張媼加過鹽後,有意試探她究竟懂得多少,將手裡的水瓢交給她,笑著說:“其後投茶育華,老媼就請娘子動手了。”

像投茶這一環,要是不得要領,三沸後茶沫溢位,難免手忙腳亂,這一環最是檢驗煎茶者的熟練程度。

結果她看居上從鍑中取了一瓢水,攪動沸水添進茶粉,三沸時浮沫幾乎湧出,又從容地澆點茶湯,止沸育華,除去黑沫。等到茶再沸時,那茶湯之上便覆蓋了好厚一層沫餑,瑩瑩地,像落在梅花枝頭的積雪一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重返人生

偷名

時間移民

劉慈欣

我在詭秘之主打破次元壁

神之鴿者

重生十七歲,把校園惡霸鎖進狗籠

小城愚人

八零隨軍閃了腰,漂亮後媽寵翻天

陳塵先生

開局:我成為了反派小弟

愛吃魚的大金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