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不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章 蘇過來訪,我不想上梁山,江山不落,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名家風範,讓人歎為觀止,反正王倫是學到了。

閻婆惜便略顯誇張但又很自然地驚訝說“到底是小坡先生,此茶正是奴家特意為您準備的川中貢茶。”

“納溪梅嶺”產於瀘州,是北宋的貢茶之一。在徽宗時代可能比不上“龍團勝雪”,但貴在來自蘇過家鄉。自出仕以來,蘇過便再沒回過眉山老家,因此對於這熟悉的味道便有莫名的好感。只能說,閻婆惜很會投其所好。

禮下與人,必有所求。王倫知道這是閻婆惜的感情投資,比較敬佩,難為她想得這麼周到。

蘇過是老江湖了,更知道這個道理。只是他一向都能以名氣在青樓混個臉熟,時間久了,對於這等俗事便越淡了。

“閻姑娘有心了。”

和閻婆惜的對話到此結束,蘇過便轉向王倫,作一幅屈膝交談狀。

“王賢弟是西都人?”一般地,聊天都是從天氣啦、籍貫啦說起,古人也不例外。

北宋四都,西京便是洛陽。

“呵呵,小可大名府臨清縣人。”

“那就奇了,我看賢弟詩中有‘我是清都山水郎’之語,還以為賢弟是西京人。”

“在下幼年曾經到過西京,深愛它的梅花,便恨不生作洛陽人。作詞麼,有時免不得‘為賦新詞強說愁’,卻是不能深究。”王倫胡侃說。

“呵呵”,現在輪到蘇過呵呵了,他深以為然。古人借詩言意,倒不一定非要代入真實事件不可。時人有詞曰“我是蓬萊舊酒徒”,可不是說詩人是蓬萊人,那不真成了仙?

“不過賢弟的詞寫得絕妙,讀之令人大快!我觀之近二十年,詞壇罕有如賢弟這般婉麗流暢、清雋諧婉者,卻又章法謹嚴。若非某親見賢弟有‘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之佳作,難免會懷疑,這豈是弟之年紀便能參透者?某與賀梅子評論,都認為賢弟後必能引領一代詞壇!”

“不敢當,小可戲作耳!焉能入大堂之雅?”王倫謙遜說。朱敦儒的為詞是他前期的代表作,也是北宋末年膾炙人口的一小令,曾風行汴洛,確實是好。

能被他記住的,哪不是名篇?

“賢弟在京中做何營生?”他不問王倫是否有功名在身,這就是他的老道之處了。雖然王倫一看就是秀才打扮,但是畢竟年輕,肯定不能像名相晏殊那樣十四歲就賜同進士出身,也做不到叔叔蘇轍那樣十八歲中進士。

當然,古人讀書基本上沒年齡限制,所以才會有六十歲的童生。

“小可現在忝為國子監外舍學生。”

蘇過頷,果然。

大名府在北方,向來是防禦遼國的重鎮,因此民風彪悍。否則以王倫這樣一個文質彬彬的書生,又怎麼會做出《鷓鴣天》這等曠達不羈的詞來?

天生的。

“賢弟年紀輕輕便做得錦繡詩詞,他日定有非凡成就,入仕出世,俱各風流。”

古代的讀書人“學成文武藝”,只有“貨與帝王家”,這是入仕,就是做官。出世便是脫離俗世,這是蘇過受父親蘇軾的影響,把精神追求昇華到比做官境界更高的層次。總的來說,蘇過給他的褒揚不低。

“小可倒沒想那麼多----其實小可剛入外舍不久,校門朝哪開都記得不清楚。另外,做官並非小可的志向,尋章摘句老鵰蟲之舉,某亦無意為之。”

王倫真沒想那麼多,無論前生今世,他都還是年輕人心性。

做官肯定很累,看一下武植就知道了,人家是好官,卻被一個西門慶拿捏得死死的。

他是享受來了,做一富家翁足矣。

看蘇過在笑,王倫認真地道“小可是這樣想的,與其花費畢生精力於做官一途,不如尋些營生、做一富家翁,沒事陪陪小坡先生喝茶,聽閻姑娘唱曲,何等快活!”

王倫把他的“志向”吐露出來,倒引得閻婆惜和蘇過笑起來。

“賢弟未免太灑脫!”

“官人很頹廢!”?

喜歡我不想上梁山請大家收藏我不想上梁山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