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寒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世民分封,貞觀之志,天下寒門,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間就不多說了,陛下聖旨著劍南道行軍副總管陳宇、西林縣縣令長孫衝,即刻回京,不得延誤。這是給我的。另一段兒是給殿下你的,哦別別拜了,反正陛下也不在。聖人口諭,皇三子李恪聰慧過人、寬厚仁愛、剛毅勇武......實乃朕皇室之福。故特加封皇三子蜀王李恪蜀地益州,食邑二十萬戶!世襲罔替,與國同休。另為為協助蜀王反攻吐蕃,朕已派金吾將軍牛進達率五萬軍士,預計明日將抵達益州,望蜀王不負朕之所盼。特此......”

洋洋灑灑一大篇,聽得人是心驚肉跳,一點兒安全感都不帶有的。

尤其是說到那句世襲罔替的時候,李恪頓時就是一哆嗦。臉更是憋成了酡紅之色,如果不是陳宇還有後文的話,李恪可能當下就做反應了。

早在北海的時候,陳宇就曾教育過李恪的。

分封制,那是冒天下之大不韙。

即使陳宇自己和長孫無忌等人再有衝突,他都會一力阻之。

此前地方刺史確實是有分封的傾向,就比如此前許多年邁申請告老的刺史,一般都會推舉自己的長子作為地方刺史繼承人。

李二這邊如果沒有什麼特別嚴重的汙點,他都會大手一揮,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同意替換。

可沒想到,在自己這個自認為陳宇徒弟的身上,李二卻要光明正大地開了先河!

這時的蜀王十分驚悚,陳宇的表情則很是複雜。

蜀王李恪。

按照陳宇前世的記憶,李二的分封提前了三年不說,連食邑都變化了許多。原來歷史上的李恪,現在還在京城努力討好李二著呢!更別提食邑當中的貓膩了。

這麼說吧,整個帝國食邑最多的,當然就是李二自己了。第二個可就是李恪這二十萬了!要知道,整個長安的人口也就二十萬出頭罷了!

至於那被封為雍州牧的李泰嘛,他根本就吃不到長安的食邑,除非他當上皇帝。

就目前的局勢而言,李恪已經可以算是最強力的外王了。

嘆了一口氣,陳宇避開自己的事情不談,而是一把將站起身的李恪按在了座位之上。但李恪剛剛坐下,卻跟屁股上長了個彈簧一樣,又一次跳了起來。

“不行,不行!萬萬不可!陳師,你,你趕緊用這個東西奏請父皇,恪願永遠陪伴父皇身邊,百年不變。求父皇收回成命吧!”

看到坐如針氈的李恪,陳宇卻並未有任何欣慰神色。

再次將李恪按回座位,陳宇說道。

“殿下,今你若領了旨意,便會成為天下所有文人之敵。與廟堂之上將再無任何人支援,未來之路遍佈荊棘。”

“所以我不能接啊!陳師,您且快快回信吧!”

著急的李恪再一次要站起來,卻還是被陳宇壓得死死的。

“但殿下可曾想過,陛下思量分封而永固天下已久。如現在作為先頭的殿下不同意,陛下將作何想法?又至陛下於何地?”

惡了李二這種事情,陳宇可能還真敢做,但找遍整個大唐,也就陳宇和魏徵這種孤臣類才敢了。

但凡皇子敢倒行逆施,下場自古至今都沒有一個有好過的。

本欲起身的李恪思量片刻,便‘撲通’一下坐回到了位子之上。在李恪的嘴裡,更是不停地念叨著什麼。

“父皇這是想絕了恪兒的路啊!父皇這是想讓恪兒去死嗎?!!我做錯了什麼,我究竟應該如何才好啊!”

能看出來,現在的李恪,心裡究竟是有多麼的絕望。

而陳宇卻並不這麼認為,他緩緩坐回到位子之上,沒有勸誡李恪,而是再次開啟了電報機,開始滴滴滴地打字了。

將這一切看在眼裡的李恪沒有任何反應,現在的他只是一心認為李二想要拿他做自己一意孤行的試驗品。

成功了,李恪就是全天下最大的藩王!在不遠的未來,可以想象得到的地方,李恪將會被新皇全力節制。

失敗了,李恪將一無所有,有很大的機率他會死在這分封的道路之上。

其實歷史上也是這樣的,只不過正史的分封沒有現在那麼誇張罷了。

李恪在被分封后的不久,就被誣陷了一場。結果食邑丟了不少不說,連他更進一步的資本都煙消雲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聊天群:目標是債王之王

幻想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