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四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雪中春信 第28節,雪中春信,尤四姐,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肅柔的女學都準備停當了,只要擇個吉日,就能開門授課。

早前那些登門詢問過的人家,太夫人一一都打發人知會了,到最後核算人數,竟有十七八家,這還不算縣主那個圈子中帶來的貴女們。肅柔覺得很為難,人太多,怕是應付不過來,同祖母說了,“我原想收上六七個人,大家相處起來隨意些,也便於切磋,如今一下子這麼多人,莫說地方夠不夠使,就連桌椅都不夠,還要大大添置呢,這可怎麼辦?”

太夫人的意思是,或者初一十五間錯開來,或者就是教完了一批再收下一批,這樣長長久久,也不是壞事。

“不過就是收你不收她,小心眼些的人家會覺得受了慢待,心裡不高興。若是能夠,還是儘量顧全些。底下年紀小的女孩子也會慢慢長起來,送走了這撥還有下撥,學生永遠是不缺的。”

肅柔想了想,覺得祖母說得是,別因這點小事引出不必要的芥蒂來。反正每次教學的時候不長,大約一兩個時辰就結束了,或者上半晌一造兒,下半晌一造兒,也不影響什麼。

如此讓人又添了桌椅器具等,像那些花器、香爐、十二先生也要多預備幾份。終於都安排好了,那日她去了溫國公府上,委婉地同素節說起,往後自己若是要登門授課,只怕來得不能那麼勤。就如赫連頌說的,縣主是貴女中的貴女,雖然平時相處甚好,但人家小小年紀便已經有誥命在身,和尋常女孩子萬萬不能一視同仁,總是先來問過她的意思,才好知道日後應當怎麼安排。

素節說:“阿姐不必顧忌我,我這人,和誰都合得來,只要不是太過討厭的,都可以以禮相待。那日我帶去的從宜和穗歲,她們都說定了要在你那裡習學,我同她們一起,正好熱鬧。我也知道阿姐往後要忙,與其讓你兩下里奔走,還不如我上你那裡去,省了你的手腳。”

肅柔聽了,對她的體恤很是感激,“如此就要偏勞縣主了。”

素節笑著說:“阿姐不知道,平時我要是隨意出門,阿孃可要聒噪上好半天,問明白去哪裡,見什麼人,幾時回來,但我要是去你那裡,阿孃絕不會攔阻的。我日日在家,其實也膩得慌,出去走走多高興,就算路上隔窗看看行人,我都是喜歡的。”

肅柔明白她的意思,素節的可憐在於是獨女,連個能夠結伴的姐妹都沒有,不像張家姐妹六個,再加上綿綿就是七人,就算平時管得也嚴,但姐妹們一同出遊,還是被允許的。自己呢,因為在禁中呆過,不像長於閨閣的女孩見人少,且又承接了溫國公府上的教習,比起素節的世界,自己過的確實要精彩得多。

既然能夠一舉兩得,當然是最好的事,說定了,又去長公主面前請了示下,長公主也點了頭,含笑說:“既有從宜和穗歲結伴,路上多帶幾個女使僕婦,我也放心。”

大家坐在後廊上喝香飲子,長公主又說起,“這兩日張娘子沒來府上,前日鄂王家正式過了大禮,我們素節也是有人家的人了。”

肅柔訝然,轉頭對素節道:“真是恭喜你了,你怎麼沒告訴我呢?”

素節的臉紅得像天邊的晚霞,扭捏著說:“我原想告訴阿姐的,這不是……沒好意思嗎。”

人的心理就是這麼奇怪,不走心的事說起來,彷彿閒聊鄰家怪談,可是一但走心,就變得畏首畏尾,甚至還“不好意思”上了。

肅柔明白了,這門親事果然很合適,她與長公主交換了下眼色,笑著問素節:“縣主見過鄂王家公子了?”

素節在母親面前還是放不開手腳,站起身扯了扯肅柔的袖子道:“阿姐別問這個了,我帶你去看看我剛做的墨。”便把肅柔拉扯到了園子裡,這才低聲道,“前日確實見了那位公子,他叫賀殊,眼下任監司官,管勾機宜文字。”

肅柔點了點頭,“那麼品貌呢,果真生得很好吧?”

素節又臉紅起來,“我看著,比葉逢時強了許多,不管是人品還是才學……他說話不緊不慢,言談間能見格局開闊。我如今想想,自己先前怎麼會覺得葉逢時也很好呢,連他明著說要搭青雲梯,我也覺得沒什麼。”

肅柔笑道:“這不怪你,你年紀小,見的男子也少,有心之人刻意接近你,你心思單純,三言兩語就被人騙住了。”

素節說:“還是我自己糊塗,阿姐見的男子也不多,遇上嗣王那樣的人物,還不是照樣不為所動。”

肅柔怔了下,想起那日露臺上看見的身影,到現在都想不明白,這赫連頌怎麼變了個人似的。不過別人的心境,她也沒有興致過多研究,既然刻意迴避,以後彼此見了遠遠繞開,也省得勉強搭訕,挺好的。

素節見她不說話,又喚了她一聲,“阿姐在想什麼?”

肅柔回過神道:“沒什麼。明日就要開學了,你先預備一下吧。”

素節說好,又談起那個小院的名字,納罕道:“嗣王做什麼給它取名叫‘了園’?”

肅柔搖了搖頭,心裡卻明白,爹爹的死對他來說,大約也像一座山般壓在心頭。若是能了,便得解脫,他把這個院子出借給她,應該也是委婉地向她表達這片心意吧。

當然,關於他的想法,沒有必要過度解讀,和素節說定了時辰,便從溫國公府辭出來,返回了張宅。

第二日早早趕到了園,預先讓女使將院子內外用艾草燻上一遍,去一去濁氣,到辰時前後,聽見外面傳來叮咚的環佩之聲,是各家貴女陸續都來了,大家進了門,先向肅柔行禮,熱熱鬧鬧說:“今日起請張娘子授業,若有做得不好的地方,還望張娘子多多指教。”

肅柔掖手而立,和聲道:“我在禁中粗略學了些皮毛,今日託大,傳教小娘子們禮儀行止、節序四雅,若有不周之處,也望小娘子們加以指正。”一面說,一面比了比手,請眾人入內。

一人一桌一椅,齊整擺在明亮的堂上,前後門窗洞開,竹簾高低錯落,有涼風習習從艮嶽吹來,吹去了盛夏的酷暑。

肅柔先與她們介紹宮中禮節,從坐開始,什麼叫帶踞,什麼是長跪,什麼又是箕踞,都向她們說明了。她的言談如她的名字一樣,肅穆是其筋骨,溫軟是其肌理,在禁中多年磨礪出了最能讓人接受的語調和說話方式,因此女孩子們都很願意聽她教習。

坐後就是跪,跪是大禮,從稽首、空首,到吉拜、兇拜,不同的場合,須用不同的禮儀。譬如是左手在外還是右手在外,彎腰到什麼程度,雙手放置在何處,也仔細給她們演習了一遍。

“大家平時都有教習嬤嬤指點,對這些並不陌生,只是民間規矩與禁中稍有不同,我略加點撥,大家也就明白了。”她笑著說完,回身指了指一旁案上排列的各式花器和花材,“我知道,比起沒完沒了的坐拜,大家對插花更感興趣。禁中插花,以橫、斜、疏、瘦為貴,今日就請小娘子們挑出花材和與之相配的花器,來試一試各位對‘雅’的見解。”

這話一出,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其實都有些不敢獻醜。還是素節先上前,挑了水仙與石缽,這才帶得大家迤迤然過來,各自挑出了心儀的花與器,回到座上擺弄起來。

肅柔起身,在堂上踱步檢視,這些貴女對美是有一定見解的,就算自己平時不怎麼動手,但見得多了,也有一定的章程。只是小細節處不夠嚴謹,比如有山茶牡丹用美人觚插的,豔麗雖豔麗,卻顯得俗膩,欠缺了靈動和清韻。

待過上一柱香,大家都完成了,臉上帶著羞赧的笑,等著女師來點評。

肅柔看了一圈,有審美上乘者,當然也有粗枝大條者,她沒有給予褒貶,只說:“堂供一般用高瓶大枝,山齋清供賞玩,瓶宜短小、花宜瘦巧,最忌繁雜纏縛,也忌花瘦於瓶。就像美人,纖濃得宜為上,過繁或過瘦便過猶不及,欠缺了折枝之妙,也有負了好時光。”

大家看看自己面前的瓶花,多多少少有這樣那樣的不足,悄悄交換了眼色,臉上都有些訕訕。

肅柔如常道:“我看了大家的配色與配器,人人有慧根,只是欠缺磨礪,時候稍長一些,悟出了精髓就會好的。”

自己回身取了大家挑剩下的花材,一葉蘭的葉片闊大硬挺,輾轉折疊橫亙進注滿水的盆中,那葉片崎嶇形成了一個個間隙,隨手撿了一朵翠珠嵌進去,再斜倚上一枝茴香花,向前推了推,也不說話,只讓大家看。見識過她巧思的素節自然會心一笑,餘下的人倒真是驚訝於這樣的妙手偶得之,也愈發對她心悅誠服起來。

肅柔道:“頭一日入學,不用太急進,反正來日方長,我會帶著大家再細細探究花草奧妙。”

時間差不多了,大家讓女使收起了桌上的瓶插,又飲茶說笑了一會兒,方慢慢散了。

上半晌的教學總算應付過去,下半晌逐漸摸出些門道,教起來也就愈發順手了。待得送走第二撥貴女,今日算是圓滿了,讓女使收拾了屋子,正打算回去,忽然聽見廊上有人傳話,是一個陌生的小廝跟著僕婦過來,立在臺階下拱手作揖:“張娘子,小人是嗣王跟前隨從,叫竹柏。我們王爺打發小人來和小娘子說一聲,晚間要來瞧屋子,請小娘子略等一等,我們王爺有話要對小娘子說。”

第40章

肅柔一時不知說什麼好,這才第一日用他的院子,就忙著要來檢視麼?

雖然心裡隱約知道,這次會面必定會提及那日楊樓的事,但自己對謎底並沒有多大興趣,只是礙於人家是屋主,既然要來看屋子,也只好應下了。

竹柏眯著眼笑,垂手問:“小娘子晚間在哪裡用飯呢?我們王爺問小娘子,要不要上州北瓦子定個酒閣子,和小娘子邊吃邊聊?”

肅柔道:“王爺不是要來看屋子嗎,怎麼又打算上州北瓦子用飯?”幾句話問得竹柏訕訕,她也不細究,只說,“王爺若是要來,就請趁早吧,看完了我好回家。”

竹柏不敢再囉唣,一迭聲應了,忙作個揖快步退了出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世子兇猛:這個小娘子,我搶定了

月下果子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