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小熊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1章 開店準備,姨娘是個小畫手,浴火小熊貓,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得了老郡主發話瑤光便和薛娘子帶上吳嬤嬤竹葉一起去鎮上。她準備今晚的晚飯就在外面吃這樣能在鎮上多待一會兒。

她們離去時小竹還在老郡主居室之側的小書房睡著臉上有幾根墨畫的花貓鬍子聽說是和宋靜守玩升官圖的時候輸了畫的。她晚飯自然也是留在老郡主這兒吃了。

瑤光見小竹能得老郡主喜歡自是高興的,薛娘子卻又和她老話重提:你們倒是寵她,可這孩子在錦繡堆里長大後要怎麼辦?

薛娘子建議:“我覺著倒不如讓小竹每天隨張師姐上太清宮跟其他小道童們一起正經上學堂。這樣她以後長大了也有個能安身立命的營生了,又有了度牒,不管去到哪兒總能唸經打醮吧?”

瑤光承認薛娘子所慮有道理。小竹和宋李兩人不同,人家馬上要還俗了,又有當官兒的爹又有錢的媽,要嫁的人家葉門當戶對。但小竹今後還俗嫁人,選擇可不多。還是得多學點東西啊,藝多不壓身。

於是她定了主意等回去了便跟老郡主說說,讓小竹每天早上跟張師姐去太清宮上課,正經開蒙學經去。

四人僱了馬車到了鎮上先去漱玉街的那家鋪子。

這鋪子現做的是米糧乾果生意門口還支了一個爐子賣現磨的豆漿和杏仁茶。

上次和陳三嫂、這家主家定契時這鋪子老闆也跟著見了一面。此時店內生意不忙,店堂裡站著個十六七歲的丫頭,見薛韓兩人來了,忙招呼一聲又趕快跑進後院叫老闆出來。

這店的老闆是個二十多歲的寡婦,姓曹,叫曹娥,李曹村人,是陳三嫂夫家的族妹。幾年前丈夫死後沒有再嫁,而是帶著嫁妝歸家了。她在山下有幾畝水田佃給人種,自己在山上開了個鋪子。

曹娥自從知道主家要賣鋪子赴任就一直懸著心,鋪子換了新主人,誰知道她這小店還能不能租下去,若主家不肯續租了,她又到哪兒再做生意呢?上次在酒樓定契時匆匆見了新主家一面,見是兩個女冠,看起來還和氣,但並不知道人家心裡有什麼成算。

夥計來喊時曹娥正在後院篩泡好的糯米和杏仁,慌慌張張把篩子一擱跑出來,“兩位鍊師好。”

瑤光和薛娘子那天看過鋪子後思量許久,覺著不如給曹娘子行個方便,將鋪子隔開,一半仍舊給她租著,另一半做她們的點心鋪店面就好,反正點心也是在後院做,本來也得加蓋爐子等物,這樣便把廚房一旁的屋子打通,重新做了灶就行了。

今天兩人將這主意跟曹娥說了,她果然十分歡喜,感激地流下淚來,“兩位鍊師大恩。只這修廚房、加灶的錢不知怎麼算?還有我這租金……會不會漲?”

自從得知主家要舉家赴任賣了這鋪子,她早做好了漲租金或是得搬店的準備。可是籌劃多日,一是找不到合適的新鋪子搬,二是她這鋪子已開了三四年,熟客也有好多呢,實在捨不得搬。

因為店鋪正在街口占著地利,每天這條街上其他做買賣的都會打幾升熱騰騰的漿水回去配早飯吃,還有兩家酒樓的漿水也是從她這兒定的,一天下來,豆漿、杏仁茶雖則兩文一小碗,可也足有快一吊錢的收益,再賣些米糧乾果豆子,一個月刨去八兩銀子的房租和兩個丫頭一人一吊的幫工錢,也有近十五兩銀子收益,遠比她在山下那幾畝田出息多。她父母雖早許了讓她侄子給她養老送終,但她心裡清楚,侄子可靠,銀子更可靠。

薛娘子笑道,“你只管放心,租金就按你現在的一半收,打灶這些也不要你出錢。只是怕要耽誤你幾天生意。”

曹娥抹淚笑道:“那怕什麼?待訂下日子,我提前寫了告示便是了。兩個幫工丫頭和我也可以偷閒歇息幾天。”她又問,“不知鍊師們這另一半鋪子是租出去還是要自己開個店面?”

得知瑤光她們要開點心鋪子,曹娥更高興了,來買點心的人難道就不會再順道買兩杯漿水喝麼?

瑤光她們也是一樣想法,曹娥的店開了好幾年了,不管是前面的店面還是後面的院子又都收拾得極乾淨,店裡不管是漿水還是米糧都貨真價實,不像西街另一間糧店賣的豆漿加水加得沒邊兒了,因此來她這兒買漿水的人多。

現有的顧客源,大家又都是賣吃食的,自然就能借一借她家的人氣。日後她們的點心生意紅火了,大家互利互惠。

這些情報都是吳嬤嬤打聽來的。

自從來了梨溪山,吳嬤嬤過得比瑤光、薛娘子還自在呢,她每天清早領著一個叫雲芝的婢女去菜市買菜,跟鎮上的中老年婦女們很快混熟了,各路訊息靈通——不管在什麼朝代,買菜的大媽們都有一套自成體系的情報網。

關於曹家糧店,除了她家生意不錯,吳嬤嬤還打聽到,曹娥這寡婦為人十分正派,也厚道。她家裡有老父老母,還有一個兄長。兄長生了三個兒子。只她家嫂子有些難纏,故而曹娥歸家之後沒多久在山上做起生意,從此便住在店裡,僱了兩個家在山下的丫頭幫工,只年節時才回家一趟。

至於打通廚房、另加爐灶,吳嬤嬤也已打聽好了,鎮上有好幾家泥瓦班子,其中兩家做工最細緻。待請了中人高娘子問問看哪家有空,再看了曆書,就能定下日子。拆牆、打灶這些都是大事,有講究的,得請日子。

和曹娥說定了之後,瑤光她們去了鎮上牌匾店訂牌匾。這牌匾叫什麼她們和老郡主、張師姐商量好了,就叫“太清靈慧細點”,藉藉太清宮的名頭,加上靈慧祠的商標,牌匾下寫“太清靈慧祠第三十二代觀主德正手書”並年月日期。

至於太清宮那裡會做何感想,老郡主才不在乎呢!牌匾是她親自寫的,便是周真人來了也“屁不敢放一個”——這是老郡主原話。

不知為何,一向親切的老郡主對她的周師弟總沒好話。

薛娘子將老郡主手書交給掌櫃,付了訂銀,瑤光在店中閒逛,心中生出無限感慨——要什麼時候,什麼時候她才可以重新撿起畫筆畫油畫?木框、帆布、木板上畫好,然後裝上雕花畫框!

這個時代的人能接受油畫麼?即使能,能接受到何種程度?

以老郡主為例,她能接受把自己的肖像畫得更生動逼真,臉部有陰影,但是她能接受瑤光用梵高自畫像那樣的風格來為自己畫像麼?臉部用的顏色是灰色、藍色的粗線條?

瑤光輕嘆一聲。

定了牌匾的事便可去買布了。

鎮上的布店有好幾家,吳嬤嬤領著大家去了離瑞蓮坊不太遠那家,反正價錢都差不多,又順路。

在吳嬤嬤的參謀下,瑤光跟薛娘子挑了幾匹厚實的細布準備做包包。

瑤光又買了些松江產的夏布。她打算用這些布做些衣服穿。今後不管是畫油畫、做點心、做包包,她都得親自動手了。絲綢衣服美則美矣,不耐穿。就像吳嬤嬤說的,都是蠶寶寶性命所化,何必糟蹋。

瑤光看中的幾匹夏布輕薄柔軟,反而比厚實的布更貴,但終究比絲綢便宜得多。

她又在布店裡看了一會兒,問店娘子,“請問,有沒有什麼……”她想說有彈性,但又覺得彈性這詞好像這裡沒人說,於是想了想換個說法,“能伸縮的布?拉伸後還是再縮回來的。”

店娘子一聽笑了,“鍊師要是前兩日問,我該說沒有了!鍊師請看——”她從櫃檯裡抱出一匹布,上面還包著一段天藍色細棉布,布上幾個黑色的正楷字是織上去的“江南程錦堂景和四年夏謹制”。一看就知道不會便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路朝天

徐成功

重生之締造傳奇人生

六月飛鳥

我家國舅多紈絝

村口的沙包

假面的微笑

殷亞悅

七零年代開掛生活

詞酒

天命編纂師

玄復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