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小熊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6章 奪魁,姨娘是個小畫手,浴火小熊貓,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天之後瑤光回到翠谷別院,閉門不出專心致志畫起畫。

薛娘子聽說瑤光通宵達旦點燈熬油地畫畫,又搞瘋狂創作生怕她再生病嚇得趕緊跟老郡主告狀,又跑到別院來監督。

所幸,這一次瑤光並未瘋狂太久。

她早在數月前就畫了許多草稿只是缺少最後的靈感,而現在不同了。

受到定尋的啟發瑤光腦海中安慈太后的形象快速豐滿起來。定尋的生母另一位離鄉背井的胡女,被迫來到一個語言不通風土人情全不一樣地方嫁人生子,為人妾室——這是誰?這不就是另一位安慈太后麼?

她之前所畫的草圖、雛形一下子全都注入了靈魂下筆絕無猶豫很快就完成了。

這幅安慈太后聖像依舊是油畫,畫中的女子大約二十歲出頭,穿著大周服飾但神態與大周貴族侍女迥然有異意態嫻靜中又有一絲不容忽視的英氣。

與尋常仕女圖或是命婦夫人的人物畫像非常不同的是尋常畫像中,人物或是端坐,或是站立即使窗外是庭院,有植物花卉,但身後的景物皆是室內傢俱,這意味著,人物是在室內。而瑤光這幅畫,安慈太后騎著一匹白馬,身後是數匹駿馬,還有高大樹木和青翠草地,顯然是置身一處樹林或是草場,遠處還有青色群山,連綿不斷。

老郡主一見到這畫像就驚叫,“真與她有幾分像!”言罷狐疑地看看瑤光,“你哪裡見過她呢?”再仔細看了一會兒,她又說,“其實人物臉倒不怎麼像,可是……嗯,畫得好。”

薛娘子悄悄跟瑤光說,“這畫像眉眼乍一看倒和譚道友有幾分像,但我細看了,卻又覺得不像了,怎麼回事?”

瑤光也對著完成的畫像發呆,“大概,是那種雖然明知有很多不如意的事,可照樣得把該辦的事一件一件辦好的堅定有點像?”她說完也笑了,“我本來沒這麼覺得,給你一說,怎麼越看越覺得真有幾分像了?哎你說,他一個道士整天憂國憂民的,幹什麼啊。”

薛娘子又仔細看了一會兒畫像,“要是他真站在畫像邊,保準你又不覺得像了。”

這次徵選的細則也有些與眾不同。一般來說,畫像完成後,畫師會簽上名字,寫上題記,蓋上印章,可這次是盲選,所有人不得在畫上題字、做暗記。評委是畫院中三位元老級別畫師。最後過了初選的應徵作品有三十二幅,接下來的評審在畫院進行,所有畫院畫師、門生都可以來觀審,三十二中選五,再進獻入宮,由太妃太后和皇帝自己選出冠首。

三十二幅畫兩兩排開,將畫院大講堂正對臺下的一壁掛滿,臺下坐著幾十位畫師,他們的學生,還有幾位宗室中素愛丹青之人。所有人一進到堂內,最先看到的都是角落那幅畫。其色彩濃麗,畫法與眾不同,也不是畫在畫卷上,而是畫在以木框支撐的布上,近乎一人高,遠看,人物馬匹呼之欲出,近看則令人不敢逼視。

堂內議論紛紛,說的都是這幅畫。

見識過“碧水江汀論壇壁畫”或是買過精裝插畫版《桐花女》和《三劍客》的人一見這畫就知道這是韓瑤光另一大作,全都站在堂前欣賞。

另一些人雖見過“魏公村土地廟壁畫”,但並不知畫畫之人是誰的,但能進到畫院大講堂的都不是庸人,自然看得出兩者必然出自同一人之手,再一打聽這人竟是韓良娣,還給她在梨溪山開的茶樓畫了壁畫,都暗暗驚奇。

韓良娣中炭毒後遺忘前塵,稱夢中有仙人授筆,從此善畫觀音,這事雖然京中早有傳說,不過,韓良娣嘛,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是傳說了,多這一條也不嫌多。至於傳聞真假,畫院中的畫師們一多半是不信的。畢竟,沒多少人見過她所畫的觀音圖。

可現在一看,我去,這要真是韓良娣畫的,那麼這位韓良娣真神人也!

有人認為,不用選了,這畫理所當然應為冠首,無論是技巧,立意,還是獨具一格的風格和手法,無人能出其右。況且,韓良娣本人就是在為安慈太后祈福。

也有人認為,這個畫確實是不錯,但作為安慈太后聖像,有些太過出格了。這做了聖像,是要安放在太廟的,與其他先賢的畫像太過格格不入,未免……不太好吧?

當然就有人反駁,你操心這幹什麼,陛下自然有聖裁,就算不放在太廟,難道不能放在安慈太后地宮靈堂內麼?

搞藝術的人嘛,雖然搞的都是高雅東西,但畢竟都是人,有人的地方就有爭端,有派系,有傾軋。大周皇家畫院再牛逼,能牛逼過當年坐擁文藝復興四傑的美迪奇家族?那才是真正的大師級碰撞呢!米開朗基羅大爺就跟達芬奇激情碰撞了好多年,後來米大爺去了梵蒂岡,仍舊不改事兒逼習性,又跟追來的拉斐爾碰撞。

很快堂內的氣氛火熱起來,在大週數得著的藝術家們言辭間火花亂濺,漸漸分成兩派,一派認為韓瑤光之作是曠世奇作,不僅應該入選前五,還應該把人請來畫院,開個講座啥的;另一派直批韓瑤光之作與其人一樣,離經叛道,譁眾取寵,故作新意,實則不過噱頭,無聊!無聊之至。

有人譏諷道:“哼哼哼,怕是你們都怕了韓道長吧?試問在座各位,誰解其畫法?誰能畫成那樣?”

有人反唇相譏,“哼哼哼,她若真是這麼有本事,為什麼從去年秋季開始招徒,至今一人也招不到啊?”

還有人懷疑她找了槍手,“這等功力,非數年刻苦勤練不可得,難道你們還真信夢中仙人授筆之說?”

亂哄哄鬧騰騰時,宮中來了使者,說皇帝命大家匿名投票,每人可投三票,得票最多的五幅畫入選。不過,為了紀念安慈太后,現在選出的三十二幅畫,都會讓作者取回去署名題字,之後再拿來,在畫院中專門闢出一堂,供人欣賞,以彰顯安慈太后慈孝仁德。

本來早已打算好搞站隊搞暗箱操作的人一聽,懵了。

就如見過韓瑤光的畫能一眼看出她的作品,入選的其他三十一幅畫作中,不少人的風格也相當鮮明,即使是命題作業,但只要是熟知他們運筆技巧,用色習慣,構圖思路的人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本來大家都猜到這次徵選一定又是採用匿名票選,那沒理由不投給自己人啊!結果,皇帝說所有畫放在一起展覽,嘿,這還搞什麼?搞出爭議,皇帝興致一來再跑來一看,哦,你們給我選的最好的五幅畫怎麼還不如沒入選的?難道說,這就是你們的審美?那你就打包袱回家吧。

大周皇家畫院是穆宗大聖皇帝晚年親自創立。作為個人,他當然有自己的審美,但作為畫院的實質領袖,他極力反對所有畫師朝一個方向努力,想要發展出百家爭鳴,百花竟放的大周畫壇。所以,他認為每個皇帝都應該有意識地不顯露自己的審美偏好,以防畫師們為投所好刻意迎逢。

因此,對於大周曆史上許多舉止乖張,行為怪誕的畫師,畫院顯示出了極高的包容。

但唯有一條是不行的。你一個畫師,要是沒搞藝術的心思,光想搞政治,搞黨派,嘿嘿,那你就回家吃自己吧!連我朝文臣們都不敢結黨,你一個畫師還挺囂張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治癒

非木非石

假話夫妻

印灼

江山為聘,二娶棄妃

暗香

我表演了搞事劇本/搞事馬甲不能崩[綜漫]

秉煙

這就是套路巨星

饞饞綿綿

蓋世戰王

胖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