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小熊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6章 水月,姨娘是個小畫手,浴火小熊貓,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南郊清蓮湖雖命為“清蓮”但湖邊全是高大的桂花樹有丹桂,亦有金桂不下數百之眾。到了每年八月往水月祠來的香客在數里之外便能聞到桂花清香。金風送爽桂花紛紛飄落丹桂色紅如火,金桂落地如金,遠遠望去湖邊的地面似鋪了一層紅金兩色交織的絨毯,走近之後還能看到湖中的魚兒紛紛游到岸邊,吞食落在湖面上的桂花。這些魚大多是顏色鮮豔的錦鯉長得十分肥大可愛,不少足足有成人手臂那麼長,悠遊自在探頭出水張大嘴巴吸食水面的桂花時尤為可愛。

前來遊玩的賓客們若是喜歡可請湖邊提著水桶和撈網的女孩子們撈幾條錦鯉上來亦可自己動手撈上來的魚根據大小价錢不同。大家還能舉行個賽會,選出身長最長的“錦鯉王”,獲贈一枚水月祠特製護身金符。這金符是一條精美的鯉魚樣子由巧匠所制,赤金金片打成魚眼睛是紅寶石鑲嵌,身上由七寶彩色琺琅燒製的彩色斑點,小巧玲瓏,不過寸餘,栓上紅繩子可以掛在腰間也可以當項墜。

這錦鯉金符雖然精美,但和撈魚所花費的銀錢相比可就算不得什麼了。不過,來清蓮湖賞桂花撈錦鯉的賓客們哪裡是會在乎的錢主兒,他們只是想得個好彩頭。

瑤光問了湖中錦鯉的價錢後,便知道嘉城郡主生財有道。而且,許多賓客還會在女孩子們的勸導下,將個頭較小的錦鯉再放回湖中,以為善行呢。這真是一本萬利的好生意。

除了撈魚比賽,水月祠還賣桂花酒、桂花醬和各種桂花面點,這些,則是普通老百姓也消費得起的。

於是,每年八月,南郊清蓮湖水月祠是京郊最熱鬧的景點之一。

不這麼賺錢不行啊,嘉城郡主的水月祠養著兩百多口人呢。

這附近可不像梨溪山,方圓幾十裡只有水月祠和水仙庵,一個道觀,一個尼姑庵,當然也就沒有梨溪山上繁榮成熟的“出家業”商業體系。因此,附近多有溺嬰之舉,屢禁不止。

自從嘉城郡主二十多年前來水月祠出家後,溺嬰才減少了。水月祠大門東側設了一個大抽屜似的小木門,與門內的耳房相通,若有人棄嬰而不願為人質,則可趁夜到水月祠外,拉開抽屜,將嬰兒放在其中。抽屜一拉就會觸動鈴鐺,耳房內守夜的嬤嬤自然會來將嬰兒抱走。

瑤光在義大利留學時也曾見過類似的設施,那個孤兒院現在早成了城市中景點之一,每年都有許多小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參觀,也是她擺攤子賺小孩兒錢的主要地點之一。可她的學生們還都沒見過這東西,來的第二日由嘉城郡主親自陪著參觀水月祠時不免唏噓感嘆。

到了午膳時,嘉城郡主領著眾人去膳堂,眾人所受的震動更大。

膳堂中全是長條桌凳,五五排放,每張桌子有差不多十個女孩子相對而坐,有大有小,當幾個年長些的女孩子和婆子們端著飯食出來時,桌上便有一個稍大些的女孩子喝令,所有人肅然起立,額手行禮罷齊聲道:“吾等日後亦當扶助弱小,不畏艱辛,自尊自立。”

之後再由領隊的女孩子幫助分食物。

隆昌郡主暗暗咂舌,低聲跟陳問寒嘀咕:“這瞧著和施粥的粥棚似的。”

陳問寒繃著嘴唇,趕緊悄悄跟她擺手,叫她不要多話。

嘉城郡主領著她們坐到一張空桌上,大家也是如此在長凳上兩兩相對而坐,婆子們送來的飯菜也和其餘女孩子們吃的無異:飯是雜糧飯,其中有粗粳米、玉米粒、豌豆還有蘿蔔塊和胡蘿蔔塊,還有麥仁和薏米之類一時難以分辨的雜糧穀物混在其中,視覺上看來花花綠綠,倒是也挺刺激食慾。9012年大家都追求吃粗糧,拒絕精加工食品,反正瑤光覺得挺好,沒啥不對的,但是隆昌郡主和梁陳兩位家境優渥的小姐就有點懵了,她們從未見過這樣的飯。

菜端上來後,幾位小姐們更懵了。一共兩個菜,一個是冷盤,醃蘿蔔、花生和黃豆,少糖沒油,另一個是白菜炒肉片,但只瞧得見幾片肥肉。除此之外,還有一碗湯,是海帶湯,裡面略有些豆腐。

瑤光吃得還挺開心,還跟嘉城郡主說:“姑姑,這湯好得很。您是從哪兒弄的這東西?瞧著像是海中的海草。”

嘉城郡主笑道:“嘿嘿,這說來還得謝謝前渤海侯夫人母女!她們不是跟姑祖母打擂臺也搞了個凝凍點心麼?聽人說是用什麼海邊產的海草弄的,說是當地漁民吃不飽飯就吃那個充飢。剛好,我有個侄子跟著去渤海平叛了,我囑託他帶些海菜回來,他沒帶回來那種做凝凍的,倒是說當地人常撈一種叫‘海裙菜’的海草,曬乾了之後能放好幾年,吃之前泡軟即可烹煮,可做湯,也可做冷盤,而且,還傳說常吃這個,不會得大脖子病。我叫他弄來了幾車,果然不錯,費不了幾個錢。另外還有一種,薄如蟬翼,曬乾後是紫黑色,叫紫菜,做湯時放上些,湯的味道極鮮美,我也叫他弄來了不少。你若喜歡,我送你一些。”

海帶中含碘,確實能夠防止碘缺乏引起的粗脖子,味精也是從海帶中提取的,當然味道鮮美了。

瑤光謝過嘉城郡主,跟她說起紫菜海帶還能做哪些美食,兩人說得很是投機。

吃完午飯,嘉城郡主又帶大家去看了女孩子們睡覺的寢室和她們平時活動的地方。寢室也是近十人一個屋子,那些極幼小的嬰兒有的尚在襁褓中,有的剛能扶著牆壁傢俱學步,全由年長的女孩和嬤嬤們照料。

嘉城郡主告訴瑤光,“我養她們到十六歲,之後便得叫她們自謀生路了。”她長嘆一聲,“其中有人留在這裡做幫工,有的去做店娘子、跑堂,有的女紅好些能織布裁衣刺繡,可有些過了幾年嫁做人婦,生兒育女,又將女兒送來這裡。還有的,最後仍然不免流落到煙花巷。我知道幾位公主是怎麼說我的,她們都覺得我是瞎折騰;我也知道世人有叫我活菩薩的;可我一直覺得,我做的還是很少。”她想了一想,更正道,“不是很少,是不夠。”

嘉城郡主五十開外,和豐榮公主同年,可豐榮公主保養得宜,即使細看,臉上也沒幾道皺紋,白髮也很少,但嘉城郡主一眼看去,除了氣度雍容,就和現代五十幾歲的大媽無異,還更蒼老些,因為古代沒有染髮劑。她身材高大粗壯,雙手骨節分明,瑤光握著她的手時,能感覺到她手心有老繭,可這雙手讓人感到一股堅韌的力量。

瑤光仔細想過,水月祠這些女童所缺的,是生存技能,換句話說,一技之長。

她寫了封信給薛娘子,請她帶人過來。

隔了兩日,薛娘子派沈婆子帶著姚二丫、劉寡婦還有羊毛作坊的幾個女工,一些羊毛線和羊毛氈,許多竹針,還有幾頭羊浩浩蕩蕩來了。

水月祠後有一片窪地,嘉城郡主最初想開一塊菜園,可地勢太低,總是積水,於是她又想開個池子,種些蓮藕,既可以吃藕吃蓮蓬,亦可賞蓮,可是地裡石頭太多了,還都是大石頭,不捨重本沒法挖深,只好放置不理,只散養了幾隻雞。現在這地就成了天然羊圈了。

嘉城郡主將所有十四五的女孩子都叫了來,共有二三十人,全交給瑤光管理。

瑤光在水月祠中找了一間偏殿當教室,令姚二丫、劉寡婦和女工們一一展示羊毛從剪下來到做成毛線、羊毛氈再織成各種用物和羊毛氈娃娃的全部過程。

展示完畢後隨機分成兩組,分成四個小班分別教授織毛衣和做羊毛氈娃娃的手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修真界敗類

躍千愁

獵魔烹飪手冊

頹廢龍

第一神婿

火石山

我有三個絕色師父

老韓

給你祖宗打電話

南島櫻桃

中國橘子之謎

埃勒裡·奎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