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六章 把那風景都看透,慶餘年,貓膩,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今的抱月樓,已經鋪就了一張遍佈天下的大網,雖然各方勢力都清楚,這個天下最大的青樓聯盟是范家的產業,可是卻沒有辦法控制,畢竟這是正經生意,不管是哪一國的律法都管不住它。抱月樓開出去的條件好,對樓中姑娘們客氣體貼,真真是賓客盡歡,勞資和諧,又有範閒的權力作為靠山,夏明記和招商錢莊作為金錢支援,短短四年時間,便將觸腳延展到了每一處地方。

雖然抱月樓在情報方面的收集還遠遠及不上監察院專業和強大,但是至少它給範閒提供了另外一個資訊來源。

監察院終究是慶國的官方特務機構,範閒的心裡總存著隱隱的忌憚,如果某日皇帝陛下讓自己把監察院交出去,那自己的視力和聽力都會下降許多——比如這封關於大皇子的密報,便證實了範閒大力扶持抱月樓所帶來的好處。

關於密報上的訊息,監察院的院報,甚至是啟年小組的密報都沒有提到一字一句,如果不是有抱月樓通風,範閒都不知道,京都裡又要上演一幕好戲。

當然,範閒也清楚,這件事兒不能怪監察院和啟年小組,畢竟涉及皇族的顏面和天子家的家事,官方特務機構即便查到了少許內容,但在沒有得到證實之前,又被內廷以及都察院御史監督著,真是無法空口白牙向自己報訊。

但抱月樓不在乎這些,在範閒手下的組織結構中,抱月樓更像是御史臺,有風聞議事的自由——這封密報裡提及大皇子要納側妃的訊息,也只是京都偶爾傳起來的流言。

空穴來風,未必無因,範閒皺著眉頭,想著京都裡發生的事情。

如果僅僅是大殿下納側妃,這只是件小事,用不著他如此緊張,但關鍵是抱月樓的情報裡說得清楚,納側妃完全是由宮裡定的,大皇子事先並不知情,而且據說,大皇子對於這件事情有極大的牴觸情緒,已經入宮與陛下吵了兩次。

範閒很頭痛,他知道這位大哥是個什麼性情是人,雖然大皇子極識大體,但在涉及到根骨的王府家事上,卻是倔犟得厲害,加上他與大王妃感情和睦,怎麼可能同意宮中再次指婚。

而宮中要他再納側妃,明顯帶著更深層次的考慮,關於這一點。範閒也十分清楚。

自從京都謀叛事真正平定之後,皇帝陛下在重新找回對自己長子的疼愛後,最開始處理的事情,並不是將大皇子調往邊軍出任實權大帥,而是暗中準備讓大皇子納側妃。所以說,納側妃這件事情其實暗中已經進行了許久,只是一直被大皇子硬抗著,而沒有真正地浮上水面。

大王妃是北齊的大公主,而南慶與北齊的蜜月期已經結束,皇帝陛下為了將來的戰事,絕對不會允許自己的長子,被一個北齊女人管得服服帖帖,而將來的最後北伐,大皇子很明顯是先鋒大帥的最佳人選,皇帝陛下的意思很清楚,先讓他納側妃,然後再尋個時機,覓個由頭,將大王妃廢了。

意思很清楚,可惜的是慶帝的幾個兒子都有些不聽話,大皇子從來就不是這麼聽話的人,才能硬抗了兩年。只是從抱月樓的訊息看來,宮裡準備把這件事情挑明,直接發話主事了。

範閒頭痛地抱著膝蓋,惱火得狠,心裡對大殿下有極大的意見,暗想皇帝陛下既然逼得這般兇,你暫且應下又怕什麼?能拖得一時便是一時,難道非要皇帝陛下下旨,然後你再去宮裡玩一招寧死不屈?

皇族子弟,哪裡有當情聖的資格。只是大皇子與大王妃這一對和親而成的夫妻,倒著實很有幾分細水長流,相攜至老的模樣,讓範閒大感敬佩,自嘆不如。

敬佩之餘,令範閒頭痛的是,抱月樓裡傳來的情報講得隱晦,卻暗中透露了一個訊息,皇帝陛下與寧妃商議之後,暫時忍住了怒氣,準備讓範閒回京勸說大殿下納側妃。

不得不說,在京都叛亂,太子二皇子死亡之後,慶帝對自己僅剩的三個兒子態度要比當年溫和了許多,如果換成以往,大皇子敢如此強硬地抗旨,只怕早就被幽禁在了王府之中,哪像如今,還能忍住性子讓範閒去勸說。

皇帝陛下的密旨估摸著還有時日才會傳到範閒這裡,抱月樓收到的風聲要快上許多。範閒抱著腦袋,心想這究竟是什麼事兒?當年北齊大公主千里南下嫁給大皇子,是自己出任的主婚使,難道四年過去了,自己又要當破婚之人?

正如他先前喟嘆,真是世事難料。

……

……

此時是上午,打東邊灑過來的天光,透過青州軍衙內的孤伶伶秋樹,割成了幾大片清光,耀得房間紙窗一片清楚,一位婢女端著一個盤子從窗外經過,在窗上映下一道影子。

影子安靜地站在範閒的身旁,看著一臉憂愁的他,一言不發。這位天下第一刺客習慣了在陳萍萍或是範閒的身後安靜地佇立,融於建築或是景緻的陰影之中,他看慣了監察院前後兩任主人無時無刻地煩惱,而依然沒有習慣與他們交談,為他們出謀劃策,因為他的任務只是殺人,而不包含這些動腦子的可憐事兒。

從草原上回來後,影子脫掉了牧民的衣服,重新回到了範閒的身旁,就如以前幾年那般,十分安靜,但範閒偶爾發覺,這位天下第一刺客,時不時會看兩眼院內休養的王十三郎,眼光有些複雜,有些怪異。

“我現在還不能回京。”範閒知道影子不是言冰雲,不是鄧子越,更不是話癆王啟年,等著他開口是件不可能的事情,揉了揉眉心,說道:“一來西涼路的事情還沒有結束,二來京裡既然沒有訊息出來,我這樣急著趕回去,有些不妥。”

“這只是小事情。”影子知道範提司想找自己說話,略頓了頓後說道:“不用太多操心。”

範閒搖了搖頭,嘆息著說道:“不是小事。你不知道老李家的這些男人,一個比一個倔,就說承乾和老二吧,居然倔著死了,也不肯向陛下低頭。大殿下雖然性情要豁達許多,但骨子裡卻有股東夷人性好自由的味道,陛下這般逼迫於他,誰知道他會做出怎樣嚇死人的應對。”

等不到影子開口接話,範閒滿臉憂鬱,繼續說道:“陛下,甚至是朝野之中的所有人,似乎都堅信一點,那便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若非如此,也不至於因為大皇子有一半的東夷血統,便沒有任何人相信他會繼承皇位。他本身便有一半東夷血統,娶的王妃又是位北齊人,在當前這種局勢下,陛下要他廢妃,其實對他倒是有迴護重用之意。”

京都平叛事中,一共有三位大功臣,分別是範閒、葉重、大皇子。大皇子其時手握禁軍,控樞要害,卻堅決地執行了皇帝陛下的所謂遺詔,成功地將叛亂的形勢控制在一個慶國國力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因為此事,皇帝陛下對他的態度也有了極大的改變,不再像往年那般冷淡。

“準確來說,皇帝陛下對大殿下有些許歉疚之意。”範閒一面揉著有些生痛的眉心,一面輕聲說道:“所以他想彌補大皇子。而以大皇子的平生志向而言,最好的彌補,當然是任他為先鋒,替南慶南征北戰,一統天下,在沙場上綻放光彩……陛下是真的決定用他為帥,這才必須要廢了大王妃。”

想到此節,他對皇帝陛下也生出了些許怨氣。大王妃是北齊大公主,確實對大皇子出任北伐主帥有些影響,但是何至於要用納側妃這種不入流的宮鬥手段來解決?這哪裡像是一國之君所應該持有的風度,倒像是一個和自己兒子賭氣的老傢伙。他忽然心頭一震,猜疑道:難道皇帝老子還沒有從以前的經歷中吸取教訓,依然保持著強大的疑心,從而要用各種手段,把這些疑慮消除在萌芽之中?

範閒的心漸漸冷了下來,發現自己這幾年犯了一個錯誤,自己依然低估了皇帝陛下強大的權力慾望,以及身為帝王天然的多疑與冷酷。

做兒子難,做皇帝的兒子更難,做慶國皇帝的兒子,更是難上加難。範閒吐出一口濁氣,知道自己回京之後,只怕要夾在陛下和大皇子之間難過,那還不如先不去想這個問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夜行實錄

徐浪

俏婦

李道一

絕色總裁的超級兵王

木姑娘

皇后她不幹了

深碧色

綠茶女配靠美貌贏麻了

複方丹丸

紙婚

惘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