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薇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我前夫是四品 第71節,我前夫是四品,八月薇妮,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帝咳嗽了幾聲,門口的貼身太監始終聽著裡間的動靜,斟酌情勢,終於小碎步走了進來。

大太監輕輕地替皇帝撫捶著背,一邊說道:“皇上,怎麼好好地又動怒呢?先前日夜盼著小王爺進京,每日總要念叨個五六遍的,如今總算見了人,該高興才是吶。”

說著又看趙襄敏:“小王爺,可別一見了面兒就惹皇上不痛快,皇上可是打心裡疼您的。”

皇帝深深呼吸,一擺手。

太監後退數步,隱入角落。

趙襄敏垂頭道:“皇上請保重龍體。”

“朕看你是不想朕好,”皇帝望著面前跪倒的少年,雖然是跪著的姿勢,身形仍舊如劍似的軒直挺拔,皇帝道:“倘若你真的要‘急流勇退’也罷了,如今你說你要為了一個女人如此,你把魏王府的顏面跟榮耀丟到哪兒去了?”

趙襄敏道:“其實跟她無關,只是臣自己想通了罷了。”

“當真跟她無關?”

趙襄敏道:“要進要退,畢竟還是臣自己做主,她,不過是臣選擇的歸宿而已。”

“歸宿?”皇帝滿臉的匪夷所思:“朕看你是真的失心瘋了,你若真的要什麼‘歸宿’,你只要說一聲,朕傾盡舉國之力,也替你找一個天上地下獨一無二的可心之人,如今你千挑萬選,卻挑了那樣一個?”

“皇上的隆恩,臣自然明白,”趙襄敏卻正色道:“然而天下之大,唯有她,是救過我性命之人。”

皇帝擰著眉,一揮衣袖:“你不用跟朕說這個,她救了你的命,那就多賞賜她些金銀財寶,綢緞良田,甚至是爵位,甚至連她想要什麼,朕都可以成全。可是你,敏兒,你是大啟的魏王,你不是什麼、什麼弱女子,被人救了就得以身相許!至於那個……言雙鳳,她也要不起!”

弱女子以身相許這種話,好像言雙鳳也說過。

雖然情形不對,趙襄敏還是忍不住挑了挑唇。

皇帝敏銳地看到了這點笑意:“你、你覺著朕說的不對?”

趙襄敏道:“臣不敢。”

皇帝憤然地瞪著面前沉靜如水的少年,倘若趙襄敏跟自己據理力爭,言辭激烈,那或許還有轉圜,可是他偏偏這樣的平靜,就彷彿天壓下來,他也仍自巋然不動,也就是說,在開口之前,他已經千思萬想,打定了主意。

皇帝一時不知要從何說起,而此刻,殿外卻傳來數聲鼓響,那是早朝的鼓聲,文武百官都已經列隊妥當。

皇帝抬眸往外看了眼,夜色沉沉,終於他道:“罷了,等早朝過後,朕再跟你細說此事。”

說了這句,皇帝起身,走了兩步卻又說道:“你總該知道那言雙鳳是個下堂之人,今日朝堂上,還有他的……”

趙襄敏緩緩道:“是兵部侍郎方守恆。臣知道。”

皇帝的嘴張了張,又慢慢合上:“你既然都知道,竟還……”

趙襄敏沒等他說完便道:“既然是已經和離,便是再娶再嫁,各不相干,也無傷君臣之倫。”

皇帝一口氣上不來,又咳嗽了出聲,他攏著唇看向旁邊的小魏王,似真似假地:“好啊,原來你已經想到嫁娶了?你總不會真想要那樣一個人當你的王妃吧?”

這次,小魏王沒有沉默,也沒有再說“臣不敢”。

趙襄敏抬頭,正大光明地說道:“若皇上肯為臣賜婚,那就再好不過了。”

皇帝的眼前一黑。

第61章

皇帝難得一見地遲了早朝的時辰, 朝堂上的氣氛也隱隱地透著怪異。

文武百官們都是些堪比人精的,當然不會毫無察覺,很快, 眾人發現這一切的不對勁,都來源於一個人。

那就是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回京了的魏王殿下。

龍城那邊的戰報才傳到京城不足三天,百姓們放炮竹的響聲仍在耳畔,大家都以為小魏王如今才剛啟程,或者是人在半路,沒想到睡了一覺,那傳說中的人物已經赫然在眼前了。

此時皇帝陰晴不定的臉色,不像是喜悅, 可這顯然不該是因為小魏王的突然回京。

而堪比老狐狸的朝臣們就算絞盡腦汁, 也想不出到底是個什麼原因,才會讓從來是老謀深算城府最深的皇帝也破了功。

最讓人詫異的是,皇帝對於龍城之戰的功績只寥寥幾句, 並沒有想要封賞趙襄敏的意思。

如此反常的舉動,讓百官們禁不住生出一個猜測:到底是小魏王做錯了什麼事而惹怒了皇帝呢,還是有什麼“功高震主”之類的緣故在內。

不過,不常回京的小魏王,倒還是一如往常,雖然年輕,卻已經是個喜怒不形於色的內斂冷情之人, 再加上他生得出色,那冷肅之中更多了幾分天生的清貴自矜, 讓人忍不住想去注視, 可又覺著多看幾眼都是褻瀆。

早朝上, 除了二皇子陳王稱病未到, 晉王趙興良跟齊王趙嘉軒都在場,晉王難得地少言寡語,站在齊王身側,怕冷似的鎖著肩頭,脖子上還圍著個毛茸茸地兔毛圍領,別說脖子,把他半邊臉腮都遮住了。

齊王趙嘉軒卻不住地凝眸注視著對面的小魏王,先前魏王說起龍城戰事的時候,他便頻頻點頭,面露激賞之態。

趙嘉軒本來想讚揚小魏王幾句,可皇帝卻一反常態、並沒有格外的說什麼讚賞的話,齊王察言觀色,終於還是把舌尖上滾動的那些話先壓下了。

議過龍城戰事之後,群臣們陸續出列,各自奏本,倒也沒有什麼大事。

只有一件引人注意,竟是御史臺的驗官彈劾太僕寺曹家,說是曹家無端殘害長媳,幾乎致死,建議徹查此事。

太僕寺本就不是個起眼的地方,曹寺丞家更是無足輕重,連上朝都沒資格,這種事居然也拿在早朝上說,似乎有點小題大做。

但言官彈劾,本就不拘範圍,只要是他們看不順眼的,哪怕是市井中的雜事,也可能會提及。

皇帝因為先前被趙襄敏所激,心不在焉,本來興趣缺缺。

此事若是放在昨日,他只怕是輕輕一揮手作罷而已,可這會兒細細一想,突地心血來潮。

皇帝的目光先是掠過小魏王,又在群臣身上掃來掃去,終於落在一個人的面上,那就是兵部侍郎方守恆,對方半垂著眼皮,眉頭微蹙,彷彿在沉思。

而在掃量群臣之時,皇帝也意識到,言官的彈劾,恐怕並不只是衝著曹家去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江採今天追到妻了嗎

陳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