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追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0章 一勝,非常車間,老李追夢,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授二年九月,狄仁傑升任宰相,擔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但在相位僅四個月便被酷吏來俊臣誣陷謀反,奪職下獄,平反後貶為彭澤縣令。他在營州之亂時被起復,並於神功元年再次拜相,擔任鸞臺侍郎、同平章事,進拜納言。後犯顏直諫,力勸武則天覆立廬陵王李顯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續。

久視元年,狄仁傑進拜內史,於同年九月病逝,追贈文昌右相,諡號文惠。唐朝復辟後,追贈司空、梁國公。

狄仁傑年輕時參加科舉,以明經及第,被授為汴州判佐,後得到河南道黜陟使閻立本的推薦,升任幷州都督府法曹。儀鳳年間,狄仁傑升任大理寺寺丞。他在一年內判決大量積壓案件,涉及一萬七千人,卻無一人冤訴,後改任侍御史。調露元年,狄仁傑改任度支郎中,並加朝散大夫,後隨唐高宗巡幸汾陽宮,充任知頓使。

垂拱二年,狄仁傑被外放為寧州刺史。任內妥善處理民族關係,深受愛戴。寧州百姓立碑勒石,以頌揚他的德政。當時,御史郭翰巡察隴右,彈劾了大批州縣官吏。但當他到達寧州境內後,卻不斷聽到當地百姓稱頌刺史,因而向朝廷推薦狄仁傑。不久,狄仁傑被徵拜為冬官侍郎。

垂拱四年,狄仁傑充任江南巡撫使。當時,江南之地遍佈淫祠。狄仁傑奏知朝廷,焚燬淫祠一千七百餘所,只留下四所祠廟,以供奉夏禹、太伯、季札、伍員。不久,狄仁傑又改任文昌右丞。

同年九月,狄仁傑出任豫州刺史。當時,越王李貞在豫州起兵反抗武則天。宰相張光輔率軍討平叛亂,但卻縱容部將大肆勒索。狄仁傑一概不予聽從,還正言斥責張光輔,稱其之罪甚於李貞。張光輔懷恨在心,便於回朝後彈劾狄仁傑出言不遜,侮辱宰相。狄仁傑因此被貶為復州刺史。

天授二年九月,狄仁傑由洛州司馬升任地官侍郎,代理尚書事務,並加授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成為宰相。武則天對他道“你在汝南為官時有良好的政績,但卻有人在中傷你,你可知道是誰嗎?”狄仁傑答道“如果陛下認為臣做錯了,臣當改過;如果陛下明白臣並無過錯,這是臣的幸運。臣不想知道中傷我的人是誰,還會把他視為我的朋友。”武則天歎服。

長壽元年正月,酷吏來俊臣誣告狄仁傑等大臣謀反,將他們逮捕下獄。當時律法規定,一經審問即承認謀反的人可以減免死罪。狄仁傑當場認罪道“大周革命,萬物惟新,唐室舊臣,甘從誅戮,反是實!”來俊臣得到口供,將狄仁傑等人收監,只待來日行刑,不再嚴加防備。狄仁傑向獄吏借來筆墨,從被子上撕下一塊帛,書寫冤屈情況,塞在棉衣裡,請求送回家中。負責看守的王德壽並未起疑,讓人送交給狄仁傑的兒子狄光遠。狄光遠持帛書向武則天訴冤。武則天看罷帛書,召來俊臣前來質問。來俊臣辯稱“臣並未對狄仁傑等人用刑,連他們的冠帶都未曾剝下,飲食寢宿也一切如常。假如沒有謀反的事實,他們如何肯承認謀反?”武則天便派通事舍人周綝到獄中檢視。來俊臣先給狄仁傑等人穿戴齊整,然後讓周綝入內檢視。周綝懼怕來俊臣,只是唯唯諾諾,甚至都沒有看狄仁傑等人一眼,便回去向武則天覆命。來俊臣還命人假冒狄仁傑等人的名義,偽造《謝死表》,讓周綝呈給武則天。武則天決定親自過問狄仁傑謀反案。她召見狄仁傑,詢問他為何承認謀反。狄仁傑道“我如果不承認造反,已經死於酷刑了。”武則天又問為何要作《謝死表》,狄仁傑則答稱並未寫過。武則天便讓人拿出《謝死表》,方知道表章是偽造的,因此免去狄仁傑等大臣的死罪,全部貶為地方官。其中,狄仁傑被貶到彭澤,擔任縣令。此後,魏王武承嗣多次請求誅殺狄仁傑,但都被武則天拒絕。

萬歲通天元年,契丹領孫萬榮作亂,攻陷冀州,一時間河北震動。武則天為了穩定局勢,起用狄仁傑為魏州刺史。當時,前任刺史為了抵禦契丹,盡趨百姓入城,繕修守城器具。但狄仁傑到任後,卻讓百姓返田耕作。孫萬榮聞聽狄仁傑被起復,不戰而退。魏州百姓爭相立碑頌德。不久,狄仁傑調任幽州都督,獲賜紫袍、龜帶。武則天還在紫袍上題寫了十二個金字,以表彰狄仁傑的忠誠。

神功元年,狄仁傑再次拜相,擔任鸞臺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加授銀青光祿大夫。當時,朝廷徵百姓戍守安西四鎮,以致怨聲載道。狄仁傑為此上表勸諫,又建議廢除安東都護府,復立高氏為高句麗君主,暫停江南糧草運輸,撫慰河北百姓。他的建議雖未被朝廷採納,但卻得到了有識之士的贊同。不久,狄仁傑又代理納言之職,兼任右肅政臺御史大夫。

聖曆元年,突厥南下騷擾河北,劫掠百姓萬餘人。武則天任命狄仁傑為河北道行軍元帥,征討突厥,並許以便宜行事之權。突厥軍殺盡俘虜,由五回道退回漠北。狄仁傑率十萬大軍追擊,但未能追上,只得退回河北。武則天又任命狄仁傑為河北道安撫大使,讓他安撫河北。當時,河北百姓多被突厥脅從,在突厥退軍後害怕受到牽連,紛紛逃匿。狄仁傑奏明皇帝,赦免河北諸州百姓,使他們回鄉生產。

久視元年,狄仁傑進拜內史,隨武則天巡幸三陽宮。當時,文武百官多隨駕前往,唯有狄仁傑獲賜宅第一所,恩寵冠絕當朝。是年九月,狄仁傑病逝,終年七十一歲。武則天廢朝三日,追贈他為文昌右相,賜諡號文惠。

狄仁傑的一生,可以說是宦海浮沉;狄仁傑為人正直,疾惡如仇,把孝、忠、廉稱之為大義。狄仁傑作為一個封建統治階級中傑出的政治家,每任一職,都心繫民生,政績卓著。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後,輔國安邦,對武則天弊政多所匡正;狄仁傑在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的武則天時代,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狄仁傑小時候,家裡曾有門人被害。縣吏前來查問,眾人都爭相申辯,只有狄仁傑自顧看書,不理不睬。他面對縣吏的責問,回答道“我正在與黃卷之中的聖賢對話,哪有時間理你們這些世俗的官吏。”

狄仁傑早年曾被小吏誣告。工部尚書閻立本時任河南道黜陟使,在審問之時現他是個德才兼備的人才,稱讚道“孔子說‘觀過知仁矣。’你真可以說是滄海遺珠啊。”

狄仁傑擔任幷州法曹時,同僚鄭崇質要到很遠的地方公幹,但是他的母親年老多病。狄仁傑主動對鄭崇質道“你母親病重,而你卻要出遠門,怎麼能讓親人對遠在萬里之外的你擔心呢?”他去見幷州長史藺仁基,請求代替鄭崇質出行。藺仁基非常感動,聯想到自己與司馬李孝廉之間的不和,深感慚愧,主動與李孝廉和解。他還經常對人稱讚狄仁傑道“狄公之賢,北斗以南,一人而已。”

高宗年間,左司郎中王本立倚恃皇帝寵信,驕橫跋扈。狄仁傑彈劾王本立,請求將其交付法司審理。但唐高宗卻下詔寬宥。狄仁傑諫道“國家雖然缺乏人才,但卻不缺少王本立這種人。陛下為何要愛惜此人,而虧損王法呢?如果陛下一定要寬赦王本立,就請把臣放逐到無人之地,作為以後的忠貞之臣的警戒!”王本立因此被治罪。

後來,狄仁傑彈劾司農卿韋機,稱其所督建的宿羽、高山、上陽等宮室太過壯麗。唐高宗遂將韋機免職,自此朝廷風紀肅然。

所以文武雙全下的狄仁傑不是這麼好對付的,營天涯卻不知道,慢慢地進了狄仁傑所設的圈套裡。

營天涯渾然不覺,終於找到了機會,獰笑著著一把掐住他的脖子,把他按倒在地。

“去死吧!”營天涯大吼一聲,身後的虎魔虛影全部匯聚到他的胳膊上,那麼一瞬間,本來握住狄仁傑脖子的手完全握住了,血肉骨沫從指間滲出,狄仁傑的頭跟身體徹底分開,無論誰都不可能從這種情況下活下來。

只是狄仁傑雖然死了,臉上卻掛著微笑,營天涯疑惑間感到胸口一疼,現那半截亢龍鐧不知道什麼時候插到了自己身上。

……

本章完

喜歡非常車間請大家收藏非常車間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暴富:從500萬隻螞蟻挖金開始

擺攤賣番茄

影視世界當神探

冰原三雅

向陽處的日娛

單推發電機

女扮男裝,非我所願

竹米

零下一度

韓寒

遍地梟雄

王安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