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東宮女宦 第80節,東宮女宦,希昀,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殿內頓時一片寂靜。

獻王緩緩抬起酒杯,恍惚察覺眾人視線落在他身上,微微一怔,旋即笑開,起身道,

“我可以回去了,是嗎?”

他聲音特別清柔,帶著一股磁性的穿透力,彷彿是驟然撲入燥鬱大殿的一股冷風,令人有些不適。

他大約已有十幾年不曾露面,今日乍然出現在奉天殿,百官對他是陌生的,也是謹慎的。

許昱在這時,手微的一緊。

獻王待要邁步,恍惚想起什麼,微微將寬袖一抬,看著端王,“哦,端王殿下先行....”

論輩分端王是他祖父乾幀皇帝的幼弟,便是獻王的長輩。令他先行似也是道理,但端王臉色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沉了下來。

他扶著小案緩緩起身,冷漠地看了一眼獻王,目光落在劉承恩身上,立即露出笑意,

“劉公公,恰才皇兄吐血,是本王攙扶他進去,皇兄昏厥前拉著本王的手,不許本王離開....”

劉承恩聽了這話,唇角溢位一絲極輕極冷的笑,“是嗎?”

劉承恩看了一眼守在內殿門口的趙田,“趙指揮使,當真是這樣嗎?”

趙田皺了皺眉,回道,“本將當時正急著去傳太醫,不曾聽見....”

劉承恩又看了一眼另一側的陸珣,“陸大人呢,你可聽見?”

陸珣神色無波,“當時陛下確實是拉著端王殿下的手,至於說的什麼,我沒聽清楚....不過,”陸珣淡淡看著端王,“以當時陛下的神色來看,彷彿不是要王爺留下的意思.....”

端王臉色就不好看了,虎目如利劍掃向陸珣,“陸大人離得遠,怕是沒看清吧,本王乃是皇兄一母同胞的弟弟,是至親手足,皇兄病危,我豈能袖手旁觀?許首輔,你說呢?”視線瞥向許昱。

許昱微一頷首,“劉公公,端王殿下曾隨陛下南征北戰,於社稷有功,留下主持朝務,並無不可。”

劉承恩聽了這話,拂袖冷笑,“許昱,陛下親子尚在,哪裡需要端王來主持朝務?”

許昱也不惱,只哦了一聲,旋即指著端王對面的一人,“那獻王殿下呢?”

大殿倏忽沉寂下來。

彷彿是一顆被塵封在湖底多年的明珠,驟然被濁水翻騰著湧上水面來,眾臣望著那張無比陌生又格外好看的臉失了神,有些老臣不由想起當年那句壓下所有異議的雷霆之聲,

“景初才一歲多,主幼國疑,豈能因小兒居位令我大晉被敵國覬覦,大不了,待他成年,朕將皇位還給他罷了!”

如今獻王已整整二十二歲有餘。

這麼一說,彷彿獻王有資格站在這裡.....

劉承恩深深嚥了一口氣,他一直覺得疑惑,許昱一心將他綁架,除了以此制住容語,打壓東宮外,更想逼他擬詔立端王為皇儲,可許昱為何這麼篤定,他就一定會因容語而跟他們妥協。

他心疼那個孩子是真,可他身為司禮監掌印,掌國之權柄,身上壓著沉甸甸的重擔,那裡有百姓,有江山,還有社稷,他憑什麼因為容語,縱容許昱與端王謀反呢?

一個人的性命比之江山,太過渺小。

原來還有個獻王....獻王比端王要有大義名分....倘若乾幀舊黨趁陛下昏迷,振袖一呼,簇擁獻王繼位,似乎也在情理當中。

以獻王為晉升臺階,再行司馬昭之舉,端王打得好算盤哪。

劉承恩壓下心中騰騰熱浪,遲疑地笑了笑,頷首,“原來如此,那麼...”他視線挪向端王,“端王殿下也是這個意思?”

端王眼皮抽了抽,鎮定道,“是....”

聲音明顯帶著猶豫。

劉承恩笑了,又問,“那端王殿下打算讓獻王當幾年皇帝呢?”

殿內死一般的寂靜。

端王聞言緩緩聚起虎目裡的怒色,目若灼火,似要洞穿劉承恩,猛地一踢腳下的小案,大怒道,“劉承恩,你羞得胡言!”

“哦,那是咱家以小人之心渡君子之腹了.....”劉承恩笑眯眯道,“只是,陛下待端王您不薄,您何以棄親兄長不顧,去輔佐一遠離朝廷二十多年的侄孫繼位?”

端王臉色千變萬化,如同被人揪住尾巴的老狐狸。

“我看,讓獻王繼位是假,您欲行操莽之舉是真。”

不等端王動怒,許昱輕聲開口駁道,“劉公公多慮了,端王殿下沒這個意思....”

端王看了許昱一眼,沒說什麼。

獻王自始至終攏著袖,卓然立在臺階角落,他神色淺淡,對眾人所言置若罔聞,彷彿他們所談與自己無絲毫關係。

許昱又輕飄飄問劉承恩道,

“陛下說出那話時,老祖宗當時也在場,您是最講信譽的,想必不會食言....”

劉承恩笑得雍容,朝許昱微微側了側身,“許首輔,今時不同以往,時者,勢也,孫子云,‘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善變者勝。’陛下御極已二十載,文臣武將濟濟一堂,河清海晏,歌舞昇平,首輔想一朝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也得看天下百姓答不答應?”

“再說了,陛下尚且有兒子,哪有越過嫡親兒子,立旁人為嗣的道理.....”

許昱淡淡交鋒,“劉公公指的是抱病不來赴宴的不孝子朱靖安,抑或是試圖謀殺親父的不仁子朱承安?”

“本輔不管你說的是誰,且先看看這道密詔.....”許昱曾是乾幀朝三元及第的狀元,有過目不忘之能,自密詔被偷後,他又憑著記憶偽造一份,

他將密詔自袖口掏出,緩緩展示在眾人眼前,慷慨激昂道,

“諸位,先帝駕崩之時,遺詔皇太孫,也就是如今的獻王殿下繼位,先帝深知主幼國疑的道理,臨終特留下此詔,若有人行操莽之舉,便攜此詔勤王!”

許昱話落,滿殿譁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死後世子火葬場了

池小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