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蒹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章,東宮嫡妾,雪落蒹葭,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營中突生了疫情,原只是幾個兵士身上起疹發熱,派了軍醫看過後亦未察覺出不對,卻不想不過四五日,連營染上了紅疹,病勢洶洶一夜間便歿了十餘個將士。

姜苒聞言急忙要徐陵遠帶她去感染的兵營中檢視,卻被徐陵遠攔住:“此病傳染,良娣切不可踏足。”

鍾娘見了也是連忙拉住姜苒,姜苒見此只得駐步,她問道:“那軍醫們可查出了病因?可有了對策?”

徐陵遠無奈的搖了搖頭,隨後他再次對姜苒叮囑:“良娣切莫踏出帥帳,以免染上疫情,王.珉那會有其他醫士照顧,您不必勞心。”他說罷似乎很急,對姜苒匆匆一禮後,轉身出了營帳。

徐陵遠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帥帳內,姜苒的心慢慢的揪緊起來,關於前世燕趙這場惡戰,她也是在中山遙遙的聽聞,這場長達半年的戰事,是何等的艱難。她也只知燕軍斷了所有退路、破釜沉舟才堅守住的燕南八郡。

如今她身在楚營,才知那些沉重的詞語在現實面前是如此的輕薄的不堪一擊,過程的艱難與慘烈遠是她曾經想象不到的。

姜苒命鍾娘趕製面紗,隨後她從幽州帶來的那箱藥材中尋出艾草,放入熱水中蒸煮,姜苒將衣服與面紗上皆點了艾水,隨後派了軍士去喚徐陵遠。

徐陵遠又匆匆來了帥帳,他見姜苒面上帶著面紗一愣,姜苒看著徐陵遠解釋:“我掩住口鼻,衣服上又點了艾水防疫,我只去兵營中看一下症狀並不久留,想來是無礙的。”

姜苒說完見徐陵遠眸中神色猶豫,又道:“再者,我看過症狀後也好與眾軍醫們一同想辦法,戰事本就艱難,若再起疫情,只怕……”

徐陵遠聞言重重一嘆,最後他似乎下定決心點了頭。姜苒將鍾娘留在了帥帳中,她一路隨著徐陵遠前往發疫兵營,一路叮囑:“讓各軍營內熬煮大量艾水,供將士們沐浴。這幾日我會與鍾娘再製些面紗,出入發疫營帳的人必須掩住口鼻。”姜苒說著將衣袖中備好的面紗遞給徐陵遠,徐陵遠見了道謝後接過。

姜苒隨著徐陵遠入了染疫的兵營,已有三五個軍醫帶著貼身的侍童診治,見姜苒與徐陵遠來皆起身圍過來見禮。姜苒一邊詢問症狀,一邊向床榻上的染病將士走去。

姜苒接連檢查了十餘個士兵,他們發疫的地方多為面部與頸部,呈紅色星狀斑點,並伴有發高熱。姜苒綜合著這些症狀一瞬想起病因,兩年前中山境內也發生過此疫症。這疫症不僅傳染極快而且病勢兇猛,必須儘快醫治。

姜苒尋出了病因便快步出了兵營,她解下面紗丟入一旁高架的篝火旁,隨後對身邊的徐陵遠吩咐:“這身上的衣物回營後也儘快脫下燒掉,然後用艾水浸泡淨身。”

徐陵遠聞言點頭,他看著姜苒問:“良娣可查出了病因?”

“幾年前,中山境內也發過此疫情,我手中雖有治療的方子,只是…”姜苒說著一頓,有些犯難:“只是方子中有一味稀缺的藥材。”

“現下必須儘快尋得那味藥材,否則疫情擴散,就難以控制了。”

徐陵遠先送姜苒回了帥帳,隨後又折回自己的營帳更衣沐浴。鍾娘早早就備好艾水,見姜苒回來連忙替她更衣,鍾娘將姜苒身上的衣服拿著營帳外燒掉,隨後侍候姜苒沐浴。

“那疫情可嚴重?”鍾娘擔憂的問。

姜苒言語中有些凝重,她問向鍾娘:“你可還記得,兩年前晉陽突發的疫情嗎?”

鍾娘聞言心中一跳,連聲音也顫抖了幾分:“那疫情又起了?”

兩年前晉陽的那場疫情可謂是場至災,病勢兇險,百姓們等不到尋出藥方便接連喪命,即便後來萬難之中研製出了藥方,也因方中一味稀缺的草藥限制,疫情未得大面積的緩解。

已至後來,入冬時節,接連下了幾場冷雨,隨著氣溫漸涼,疫情才漸漸被壓制下去。

姜苒沉默的點了點頭,隨後她忽的睜開眸子看向鍾娘:“待我沐浴後,你回營中也記得要用艾水沐浴,營內也要灑些蒸煮的艾水,無論去哪必須帶著面紗。”

鍾娘聽著姜苒這一番急急的囑咐,眸色一暖:“奴婢記下了。”

……

姜苒將治療疫情的方子寫了出來,隨後交給眾軍醫,軍醫們看著藥方,其餘藥材皆是常用,只是其中一味很少聽過,即便有所瞭解的,也是在晦澀醫書上見過的。

徐陵遠不懂醫術,亦看不懂藥方,更是不知那藥材究竟是何模樣,他見眾軍醫都為難的搖頭,問向姜苒:“良娣可否將那藥材繪出來,我傳給整軍詢問,看看可有見過的。”

姜苒聞言點頭,隨後解下身側的絹帕,讓鍾娘研磨將藥材的模樣繪製出來。她繪好之後率先遞給了徐陵遠:“徐將軍可見過?”

徐陵遠接過姜苒繪製的圖案看了半晌,確認自己未見過類似的花草,他正要搖頭,他身後站著的原是王.珉身邊的副將忽然說道:“屬下知道!這草藥後山多的是。”

徐陵遠聞言一喜,他連忙看向姜苒。姜苒聞言卻是一愣,如此珍惜的藥材,竟在後山生的漫山遍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四合院:易中海是我舅舅

臨海聽雨

鄉村小仙醫

烏山九

1982從香江開始

泡杯雅木茶

異世獨寵:神醫孃親萌寶貝

米淡淡

匆匆那年2

只愛金泰妍

媽閣是座城

嚴歌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