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二章 間作稻,大明崇禎第一權臣,星辰玖,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一般人筋骨受傷都要休養一百天左右才能完全痊癒,張斌這胳膊都被人洞穿了自然更需要休養更長時間。

但是,才休養了幾天,他就坐不住了,因為此時正值農時,他再這麼休養下去,不但土豆和紅薯的種植要耽誤,他改進水稻種植方法的事情也要被耽誤了。

他記得,前世的時候,每到這個季節,農村都會組織“雙搶”,也就是搶收早稻,搶種晚稻,忙的很。

這世,他卻現,明朝這會兒,水稻的種植方法貌似有點問題,老百姓種的好像是雙季稻,但收成卻遠遠不如後世的雙季稻。

因為這會兒老百姓種的是間作稻,也就是先把早稻種下去,早稻還沒收割,又將晚稻種在早稻的間隙中,等到了夏天,先收割早稻,到了秋天,再收割晚稻。

這樣種,產量肯定比不上將早稻完全收割再種植晚稻來的多,因為間作是要浪費空間的,而且晚稻也會有點“營養不良”。

這樣種,同樣的種子,產量最多能達到收完再播的七成。

也就是說,只要稍微改進一下播種方法,都不用改良種子,水稻的產量就能提高將近一半。

可別小看了這一半,大明現在播種水稻的面積最少有兩三億畝,每畝哪怕只能提高一石產量,那就是兩三億石,二十稅一,光這一項,就能給朝廷帶來將近一千萬兩的收入!

張斌不明白這會兒老百姓為什麼要用這種方法種植水稻,他很想試驗一下收完早稻再種晚稻的方法,但是,這個時候,他卻偏偏受傷了,怎麼辦呢?

一般情況下,如果縣令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行自己的職責,可以委託縣丞代為處理。

增加水稻產量,可是利國利民的大事,張斌一刻也不想耽擱,他決定,讓胡江代他去試驗一下。

他這胳膊受傷了穿不了官服,大堂是不能去的,連日常辦公的琴治堂都不能去,衣冠不整而坐堂,那可是違法的,他只能將胡江招到後院正堂來交待。

胡江不明白,縣令大人都受了這麼重的傷,為什麼還不好好休養,這才過了幾天,竟然就招他去議事!

不過,他只是縣丞,縣令大人的命令他還不敢違背,他只能乖乖來到後院正堂。

這會兒張斌的形象真是不敢恭維,由於胳膊受傷,他一邊的衣袖都套不進去,只能像和尚披袈裟一樣,穿一半,披一半,然後,再披個外套,給人的感覺,簡直就是不倫不類。

不過,胡江也不敢笑話他,雙方見禮之後,他便恭敬的問道“不知縣令大人招屬下來有何事吩咐?”

張斌直接問道“胡大人,你對水稻的種植瞭解嗎?”

胡江聞言,略帶自豪的回道“回縣令大人,屬下對水稻的種植略知一二。”

他這意思,就是很懂了,略知一二隻是謙虛的說法。

這會兒的官員大多對經商不屑一顧,對農業卻是很重視的,什麼縣令、知府、布政使,甚至是六部尚書、內閣大學士會種田,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何況是一個縣丞呢。

既然很懂那就好,張斌直接道“本官想嘗試一下,將早稻收割完,再種植晚稻,看產量能提高多少,但現在這個樣子,卻是做不了這個試驗了,所以,本官想讓你去試試,不用試驗太多,一兩畝地就夠了。”

胡江聞言,頗為為難的道“呃,縣令大人,請恕屬下冒犯,數百年來老百姓都是這麼種的,您為什麼突然想著要試試別的法子呢?”

這是因循守舊,正是這種思想,阻礙了社會的展,張斌有點惱火的問道“怎嘛,不行嗎?”

胡江連忙惶恐的回道“不是,屬下不是這個意思,屬下只是覺得,數百年來老百姓都是這麼播種水稻的,要改變,怕是很難。”

張斌聞言,堅定的道“不能因為困難就放棄,現在大明百姓差不多都面臨著吃不飽,穿不暖的問題,作為百姓的父母官,我們就應該想方設法去解決這個問題。”

胡江聞言,汗顏道“大人教訓的是。”

張斌緊接著道“嗯,做什麼事情都不能畏難,有什麼問題,我們就解決什麼問題,不能因為困難就望而卻步,什麼都不去做,你感覺將間種改為雙季連種主要的問題在哪裡?”

這個問題不仔細思考一番,怎麼會有答案,胡江不由尷尬的道“這個,屬下一時半會還真想不出來。”

張斌點了點頭,提點道“是因為這個季節培育不出禾苗嗎?”

胡江想了想,搖頭道“這個倒不是問題,現在這天氣,不管是浸種、催芽,還是育秧都沒有問題。”

張斌繼續問道“那是因為沒有適合這個季節生長的稻種嗎?”

胡江想了想,還是搖頭道“這個問題也不是很大,間種稻的晚稻就能在這個季節生長,只要稍微篩選幾次,應該就能選出最適合這個季節生長的稻種了。”

看樣子,這傢伙是真懂啊。

每個人都有他的長處,像這個胡江雖然有點想巴結徐輝往上爬的意思,作為一個縣丞他還是很稱職的,至少在農業方面,張斌感覺他很稱職。

對於這一點,張斌還是比較欣賞的,他不由改變語氣,循循誘導道“你看,這兩個最大的問題其實都不是什麼問題,這就證明,早稻和晚稻連種是完全可行的,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老百姓選擇收成更低的間作呢?你再仔細想想,只要能找出問題,總有解決問題的方法。”

胡江聞言,不由沉思起來。

半晌之後,他主動開口道“屬下猜測,主要還是勞力的問題,大明立朝之初人少地多,那時候,每家每戶差不多都有百餘畝地,就算家家戶戶都有牛輔助耕種,百餘畝地,光是收割完,都需要差不多個把月的時間,再翻地、浸種、催芽、育秧、『插』秧,兩個月時間怕都不夠,這樣算下來,都到秋天了,還有什麼好種的?”

張斌聞言,點了點頭,讚賞道“恩,應該就是這個原因了,勞力不夠,趕不上農時,所以老百姓才會選擇間種。不過,現在,這個問題好像也不是問題了吧,一般農戶家裡不也就十餘畝地嗎?”

胡江卻是搖頭嘆息道“問題現在一般農戶家裡沒牛啊,一般只有里正家裡才有牛,倒不是他們不願意借,問題他們手裡的地可不是十來畝,交給佃農使勁耕種都來不及呢。”

這個的確,張斌也去東門山看過,現在一般農戶家裡還真沒牛了,只有里正家裡有,而且還不止一頭,但是,他們手裡的地可是多到恐怖,而且,手下的佃農也不止一家,那牛還真沒法在農時借出來給別人用。

他不由點頭道“恩,這的確是個問題,不過,這個問題並不是無法解決的,你先去試試,看單種晚稻能提高多少產量,牛的問題,本官想辦法解決。”

喜歡大明崇禎第一權臣請大家收藏大明崇禎第一權臣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三國當謫仙

夢佘

傲嬌少爺要上位

楓橋上儘快處理

鳳羽翎

流氓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