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五章 樂開了花,大明崇禎第一權臣,星辰玖,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金秋十月,溫州府城,街上的行人熙熙攘攘,來往的過客絡繹不絕,高贊在人群略微搜尋了一下,便找到一個買烤紅薯的攤位。

他慢慢走過去,微笑著問道“烤紅薯多少錢一個啊?”

那攤販熟練的道“大的六文,小的三文。”

高贊掏出三文錢,丟到烤爐旁的錢盒子裡,爽快的道“給我來個小的。”

那攤販立馬拿起一個紅薯,朗聲道“好嘞,這個剛烤出來,還有點燙,您老拿好啊。”

高贊點了點頭,接過紅薯,拿在手裡顛了顛,大概三四兩的樣子,份量倒是很足,他又剝開紅薯皮,細細品嚐了一下,味道也還算正宗。

他不由點頭讚賞道“恩,就是這個味道,老鄉,你是平陽的吧?”

那攤販訕笑一聲,尷尬的道“不瞞您老,我就是這溫州府城人,只是在平陽那邊訂了這套行頭,又找那邊的親戚學了幾天手藝,這才烤出來像點模樣。”

高贊邊吃邊讚賞道“豈止是像點模樣,就跟平陽那邊是一樣的味道,這一天生意應該不賴吧?”

那攤販略帶自得道“還算過的去,一天賣百來個還是不成問題的。”

高贊飛快的在心裡盤算了一下,一斤紅薯五文錢,小的三四兩,加上炭火成本大概兩文錢,一個紅薯就能賺一文錢,大的也就七八兩的樣子,還能賺的更多一點。

就按一文一個算,一天的利潤就是一百文,十天就是一兩銀子,一個月下來就是三兩銀子,這生意,大有賺頭啊!

正好這時,又有個老『婦』人帶著兩個孫子來買烤紅薯,高贊客客氣氣的道了個別,施施然的走了。

轉過兩條街,手中的烤紅薯已經吃了一大半,午時也快到了,他將剩下的紅薯連帶剝下來的皮放到路邊一個乞丐碗裡,隨即便負手走向前面的一家酒樓。

距離酒樓大門還有十餘步遠,門口迎客的店小二便跑上來獻媚道“哎呀,大掌櫃,您老來了。”

高贊點了點頭,微笑道“恩,不用管我,你忙去吧,我自己進去看看。”

那店小二聞言,連忙點頭哈腰的退回門口,開始招攬其他客人,高贊又略帶欣賞的朝他點了點頭,這才大步走進酒樓一層大堂。

此時才剛到飯點,一層大堂卻已經坐了個半滿,高贊大致掃了一眼他們桌上的菜『色』,每桌上差不多都有一份土豆,醋溜土豆絲、紅燒土豆等都有,最多的還是土豆燉雞肉,有的桌上甚至一桌子三四個菜全是土豆!

一份醋溜土豆絲,用料大約半斤,成本大約五文,售價十五文,利潤大約十文左右。

一份紅燒土豆,用料大約一斤斤,成本大約八文,售價二十文,利潤大約十二文左右。

一份土豆燉雞肉,土豆大約半斤,雞肉大約二兩多,成本大約三十文,售價六十文,利潤大約三十文左右。

一樓大堂坐滿的話是二十多桌,午時到未時大約能開一百來桌,每桌光是土豆的利潤大概就是二十文左右,一天下來也就是四兩,加上其他菜『色』附帶的收入,再加上二樓和三樓,一天土豆給帶來的收益就不下十兩,一個月就是三百兩,而成本,一萬斤土豆才五十兩而已!

這生意賺的,高贊臉上不由樂開了花。

而此時,平陽的老百姓同樣樂開了花,縣令大人連售賣的事情都給大家安排好了,每家每戶只要把種出來的土豆和紅薯交上去,就有銀子下來。

一般人家都是交上去大約一千斤,收入銀子四兩五分左右,也有的除了留下來一兩百斤種子,其他全部交上去賣了,能得七八兩銀子!

這農戶有了錢,匠戶也樂開了花,他們平時捨不得制的衣服,制了,平時捨不得添的農具,添了,將近萬戶,就算每戶只花五分銀子,那也是五千兩銀子。

而平陽的匠戶,總共才不到五十家,平均下來,每戶就是一百兩,除去成本,『毛』利都差不多有五十兩!

這農戶和匠戶都有錢了,負責收稅的官吏也樂開了花,平時連正常的稅賦都拖拖拉拉死活收不齊,這下連遼餉都一把收上來了,換以前,簡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明朝的稅賦其實並不高,按二十稅一的標準,一畝地一年下來稅賦還不到二十斤,十畝地的稅賦還不到一兩銀子,但隨著土地兼併日益嚴重,再加上人口迅增加,一般農戶飯都吃不飽,哪裡來的銀子交稅,所以,很多地方都存在欠稅的情況。

加徵遼餉之後就更不得了了,遼餉是每畝加徵九厘,十畝就是九分,差不多一兩了,稅賦等於增加了一倍,農戶更加無法負擔,每年都是拖拖拉拉,東拼西湊,還不一定交的上,遇上收稅收得狠的官吏,不交就是一頓板子,『逼』的人不得賣房賣地,這樣就更加劇了土地兼併的度,大明百姓可謂怨聲載道,民不聊生。

縱觀整個大明,到了天啟四年,能像平陽這樣,根本不用催『逼』,一次把田賦和遼餉和田賦全部收齊的,根本就不存在!

當然,這還只是剛開始,如果照這樣展下去,隨著土豆和紅薯擇優選種,密集播種,產量還會不斷增加,再加上水稻兩季連種的推廣,平陽百姓收入再增加一倍也只是時間問題。

按道理,這個時候縣令張斌心裡也該樂開了花,可惜,他的任期就要到了,不管是土豆和紅薯種苗的最佳化和水稻兩季連種的推廣他都管不到了,留給他的,只有遺憾和惆悵。

如果可以的話,他真想再在平陽待三年,先把土豆和紅薯的產量提升到三千斤以上,把水稻兩季連種的事情推廣開來再說。

但是,時不我待,為了拯救大明,他不能再在平陽待下去了,按正常的歷史走向,大明還有二十年就要亡國了!

如果這個時候他還不想辦法往上爬,再過幾年,哪怕他再瞭解歷史展軌跡,再能吹,都來不及了。

因為導致大明滅亡的原因實在是太多了,不光是土地兼併,不光是自然災害,不光是貪腐,也不光是黨爭,而是所有因素綜合到一起的結果,這些事情,任何一樣都不是一兩年能解決的,如果他不及早掌握大權,縱使本事通天也是枉然。

喜歡大明崇禎第一權臣請大家收藏大明崇禎第一權臣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江湖謫仙行

此地無銀三千兩

穿越隋唐開直播

小阿瑪

隱之王者

醬油醃黃瓜

大唐:躺平的我發現老婆是公主!

寶多多

武俠仙俠世界裡的道人

天帝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