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四章 投其所好,大明崇禎第一權臣,星辰玖,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斌知道,曹化淳讓他寫字肯定是想看看他的功底,他並沒有展『露』出自己結合前世硬筆書法練就的行楷,只是用純楷書認認真真的寫了句名言。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這兩句出自北宋有名的文學家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可謂膾炙人口,曹化淳自然知道。

看到這句名言,他對張斌更為欣賞了。

因為他知道,人都是有習慣的,吃飯有習慣,走路有習慣,看書有習慣,寫字也有習慣。

如果一個人生『性』風流,那麼他隨手寫出來的絕對是風花雪月的辭藻。

如果一個人淡泊名利,那麼他隨手寫出來的很有可能是田園詩詞。

如果一個人追求享受,那麼他隨手寫出來的應該是花團錦簇的句子。

隨手一寫,就是這麼一句,就證明,張斌懷有憂國憂民之心。

當然,這個是有前提的。

前提就是張斌不是刻意為之,而是習慣『性』寫出來的。

他認為,張斌不可能刻意為之,因為,在他面前表現這些沒一點作用,他只是個待罪的太監而已。

現在魏忠賢可謂如日中天,權傾朝野,他甚至連一點翻盤的念頭都興不起來,在他看來,自己已經完了,能老死南都皇宮那就是最好的結局了,張斌在他面前表現有什麼用?

所以,他認為張斌不是刻意為之,而是自本心的。

張斌當然是刻意為之,他就是在暗示曹化淳,自己是個憂國憂民的好官吏。

曹化淳仔細看了一遍他寫的字之後,不由點頭讚賞道“恩,很標準的應試體,雜家都挑不出一點『毛』病來,張大人科舉排名應該不低吧?”

張斌連忙謙虛道“過獎了,過獎了,也就是個二甲二十五名,連翰林院都進不了。”

曹化淳聞言,不由嘆息道“唉,以你的年紀,二甲二十五名已經夠高了,按理是應該進入翰林院繼續學習的,又是這個『奸』賊乾的好事,哼,排除異己,胡作非為!”

他這是對魏忠賢有成見,所以認為這點小事也是魏忠賢乾的,其實,張斌沒能進翰林院跟東林黨也有一定的關係,並不全是閹黨乾的好事。

當然,他不會點破,所謂同仇敵愾,曹化淳能把他看成同樣被閹黨迫害的戰友,那自然再好不過了。

他假裝猶豫了一下,然後裝出一副憂國憂民的樣子,嘆息道“唉,我此生怕是無望入閣拜相了,名利倒是其次,恨只恨不能為君分憂,不能為國出力,不能為民謀福啊!”

曹化淳聞言,不由對他更為欣賞了,的確,不能入閣,對朝局的影響就有限,就算做的再好,也只能造福一方。

他不由安慰道“張大人,時也命也,值此『奸』賊當道之際,不能入閣,興許是一件好事,唉,還是不說這些了,切磋書法,切磋書法。”

說罷,他拿起另一支筆,抽出一張白紙,刷刷刷把張斌寫的話抄了一遍,不過,他用的是顏體楷書。

寫完一張,他並沒有馬上停下來講解,而是繼續抽出一張白紙,刷刷刷又把張斌寫的話抄了一遍,這次,他用的是柳體楷書。

寫完這兩張,他放下『毛』筆,介紹道“初練書法者大多練習顏體和柳體,所謂顏筋柳骨,顏體雄渾,柳體清秀,各有所長,你可以回去琢磨一下,比較喜歡那種字型,下次我們再切磋進階的書法,可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