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三章 戚家軍史話,大明崇禎第一權臣,星辰玖,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要說這個時候誰最瞭解戚家軍,絕對非戚銀莫屬,因為他是隨著戚家軍一起成長的,雖然後面因為負傷過重,離開了戚家軍,但是,他一直未曾放棄對戚家軍的關注。

他要打聽戚家軍的訊息也相當的容易,因為戚家堡有很不少人在戚家軍中服過役,回來探親的,受傷回來休養的,年老退役的等等,甚至就連他哥哥戚金都曾因傷回家休養過一段時間,可以說,戚家軍的訊息,他從未斷過,直到天啟元年,渾河血戰,嘎然而止。

此時,戚銀明顯很激動,藉著酒勁,他用壯懷激烈的口吻,述說著他所知道的戚家軍。

嘉靖三十四年,戚繼光調往浙江都司,擔任參將一職,負責駐守寧波、紹興、台州三府。

嘉靖三十七年,戚繼光因岑港之戰中未能全殲汪直餘黨,差點被罷免。

嘉靖三十八年,戚繼光回到浙江繼續駐守寧波、紹興、台州三府,總結岑港之戰的得失,他現衛所的將士作戰能力都很一般,而金華、義烏人卻比較彪悍,於是戚繼光前往義烏招募了三千人,在他的指導訓練下,這三千人很快便成長為一支精銳的部隊,這支部隊就是後來聞名天下的“戚家軍”。

嘉靖四十年,倭寇大舉進攻台州桃渚、圻頭等地,戚繼光率軍扼守桃渚,於龍山大破倭寇,並一路追殺至雁門嶺。

倭寇遁走之後,趁虛襲擊台州,戚繼光率軍回援,一馬當先手刃倭寇領,餘黨走投無路,全部墜入瓜陵江淹死。

而後圻頭倭寇又來侵犯臺州,戚繼光率軍於仙居將其全殲。

這次大戰,是戚家軍輝煌的開始,史稱台州大捷。

台州大捷,戚家軍總共經歷大小十三戰,斬殺倭寇三千餘名,燒殺溺斃無算。

嘉靖四十一年,倭寇進犯福建,先後攻陷壽寧、政和、寧德等地,而從廣東南澳方面侵略的倭寇聯合福清、長樂的倭寇攻陷玄鍾所,並進犯龍巖、松溪、大田、古田、莆田等地。

倭寇聲勢浩大,當地官軍不敢進攻,於是,直浙總督胡宗憲傳令讓戚繼光率軍剿賊。

福建之戰,戚家軍總共經歷大小十六戰,斬殺倭寇五千餘名。

嘉靖四十二年,倭寇攻陷興化,朝廷以譚綸為右僉都御史,巡撫福建前來支援,準備收復興化,但初戰不利,福建都司都指揮歐陽深中倭寇埋伏搏戰而死,倭寇進而佔據平海衛。

而後,戚繼光奉命率戚家軍前來支援,戚繼光到後,譚綸立刻籌備對倭寇的總攻,他先在各海道上環立柵欄阻斷倭寇歸路,而後劉顯為左軍,俞大猷為右軍,譚綸自領中軍,以戚繼光為先鋒,圍攻平海衛,一舉告破。

收復平海衛後,倭寇狼狽逃竄,戚繼光奉命率兵追擊,因海路被阻,倭寇無法逃回老巢,全部被殲。

平海衛之戰,戚家軍共斬殺倭寇兩萬餘名。

嘉靖四十三年,倭寇餘黨糾合一萬多人圍攻仙遊,打了三天,戚繼光率兵前往解圍,倭寇敗走,戚繼光率軍一路追擊,萬餘名倭寇,幾近全殲。

嘉靖四十四年,海盜吳平糾結倭寇兩萬餘名劫掠『潮』州,俞大猷與戚繼光率軍合力圍剿,吳平大敗,之身逃走,此戰戚家軍又斬殺海盜和倭寇萬餘名。

隆慶元年,戚繼光率三千戚家軍赴北直隸,督陣薊遼,編練車步騎營三萬。

隆慶二年,朵顏部酋長董狐狸帥蒙古鐵騎三萬入寇,戚繼光令戚家軍以車營抵擋,並親率八千銃騎突襲董狐狸牙帳。

此戰,朵顏三萬鐵騎被全殲,董狐狸侄子董長昂被俘,董狐狸僅以身免。

萬曆三年,長禿率兀良哈鐵騎五萬入寇,戚繼光率戚家軍及火槍騎兵隊出塞包抄,全殲五萬蒙元鐵騎,活捉長禿!

其他小戰役戚銀沒有再詳述,總之,自嘉靖三十八年戚家軍成軍到萬曆十一年戚繼光去職,戚家軍擊敗的敵軍總數過十五萬餘,傷亡比例過1:2oo,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

但是,像戚繼光這樣戰功赫赫的名將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待遇,戚銀痛恨文人正是始於戚繼光後面所遭受的不公。

萬曆十年,張居正病死,朝中與其對立的朝臣為了翻身,為了奪權,開始拼命抹黑他,就連被他提拔的戚繼光也受到牽連。

萬曆十一年,給事中張鼎思彈劾戚繼光,戚繼光被調往廣東。

萬曆十三年,給事中張希皋再次彈劾戚繼光,戚繼光被朝廷罷免官職。

萬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日,一代名將戚繼光隕落。

不過,戚家軍並沒有隨著戚繼光的損落而沉淪。

萬曆二十年,東瀛關白豐臣秀吉妄圖以朝鮮為跳板進攻大明,他調動軍隊九個軍團共二十萬人渡海入侵朝鮮,一個月便攻陷朝鮮王京,驅逐朝鮮國王李昖,明將李如松率領三萬五千餘名遼東軍及三千戚家軍入朝支援。

隨後,雙方在平壤展開大戰。

此戰明軍之勇猛,可謂驚天地,泣鬼神。

東瀛大軍炮矢如雨,明軍渾然不懼,勇往直前。

主將李如松先是坐騎被炮彈擊中而亡,換了馬又投入戰鬥,而後又不小心掉進陷阱,鼻血直流,爬出來又揮軍猛衝。

而遊擊將軍吳惟忠在率戚家軍進攻北部要塞牡丹峰時,胸口不幸被炮彈掃過,重傷不起,猶奮呼督戰,戚家軍在守備戚金的率領下,奮勇爭先,一舉攻克牡丹峰,東瀛大軍最終大敗而逃。

平壤一戰,明軍的勇猛令整個朝鮮半島的東瀛大軍聞風喪膽,平安道、江源道、黃海道、咸鏡道、開城的東瀛駐軍紛紛放棄城池爭相南逃,一路狂奔全線後撤了四百餘里。

隨後主將李如松率五千鐵騎與四萬東瀛大軍血戰碧蹄館,雙方損失慘重,開始和談,東瀛被迫放棄朝鮮王京,第一次萬曆朝鮮戰爭結束。

萬曆二十五年,豐臣秀吉再次調動軍隊十四萬人入侵朝鮮,總兵麻貴奉兵部尚書邢玠之命率三萬明軍作為前鋒,前往支援,吳惟忠和戚金所率的四千戚家軍亦在其中。

此後歷經稷山大捷、蔚山之戰、鳴梁海戰、『露』梁海戰,明軍和朝鮮聯軍終於將東瀛大軍徹底趕出朝鮮半島。

最後,便是天啟元年的渾河血戰了,此戰是戚家軍唯一一次敗績,也是戚家軍的最後絕唱。

失敗的原因,戚銀已不想多說,總之,在渾河血戰中,三千戚家軍與四千白桿兵遭遇三萬多後金鐵騎圍攻,先後擊敗後金正白旗、正黃旗、正紅旗三大主力,殺敵萬餘,最終寡不敵眾,全軍覆沒!

喜歡大明崇禎第一權臣請大家收藏大明崇禎第一權臣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鹹魚求道

鹹魚閉關

最強羅成之橫掃天下

花落未央時

大明:一介神捕定天下

落難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