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一章 明朝那些太監,大明崇禎第一權臣,星辰玖,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斌為什麼要如此巴結討好曹化淳呢?

很簡單,因為他曾細細回想腦海中關於明朝歷史,現一個驚人的事實,那就是,大明的起起伏伏竟然跟太監有莫大的關係。

細數大明朝將近三百年的歷史就會現

皇帝獨裁,大明展的好好的;

文官當權,大明也展的好好的;

太監全力配合皇帝又或是文官治理國家,大明還是展的好好的;

但是,一旦太監獨攬朝政,那大明絕對要經歷一場浩劫,禍害甚至能延綿幾十年!

像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可以說是一個獨裁皇帝,他是相當忌諱太監干政的,鑑於前朝宦官『亂』政的教訓,他對宦官管理特別嚴格,不讓宦官認字,不讓宦官作外臣,不讓宦官穿官服,不讓宦官品級四品等等等等。

規定完那麼多規定後,他還在宮門口掛起一塊三尺高的鐵牌,刻著“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

所以,洪武一朝,太監都蹦躂不起來,再加上朱元璋也算是個有本事的皇帝,所以,老百姓過的日子越過越好,史稱“洪武之治”。

接下來,明成祖朱棣就有點壞規矩了,因為他是篡位當上的皇帝,所以很多外臣他不相信,很多秘密的事,也只能讓內臣來幹。

於是,永樂朝出現了一個很有名的太監,鄭和。

按鄭和的資歷,他要干政甚至是當權其實並不難,因為他少年時便轉入燕王府伺候朱棣,可以說他是在朱棣身邊長大的,朱棣對他是相當信任的。

更重要的,他還跟隨成祖皇帝朱棣參加了“靖難之役”,出生入死,轉戰南北,立下了赫赫戰功,為此,成祖皇帝甚至專門授予鄭和“欽差總兵太監”的軍銜,可見成祖皇帝對他的看重。

還好,鄭和不是一個野心勃勃的太監,他對明成祖相當的忠心,成祖皇帝要他幹什麼,他就幹什麼,絕對不打折扣。

於是,就有了流傳青史的“鄭和下西洋”,他成為歷史上有名的航海家、外交家,為大明的外交、外貿、甚至是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大明也呈現出難得的“永樂盛世”。

接下來的明仁宗朱高熾和明宣宗朱瞻基兩朝,還是沒有太監干政,因為這個時候一心撲在外交和航海事業上的鄭和還在,其他小太監,沒人能踩著他出頭。

宣宗和仁宗重用楊士奇、楊榮、楊溥等賢臣輔佐朝政,鼓勵生產,寬行省獄,力行節儉,使大明的國力達到了極盛,史稱“仁宣之治”。

連續經過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大明可以說國富民強,天下無敵,按道理接下來應該能安享最少幾十年的太平盛世,可惜,接下來的明英宗朱祁鎮忘了太祖朱元璋的警告,重用太監王振!

這王振一上臺,立馬把太祖朱元璋掛在宮門口刻著“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的鐵牌摘下來,砸了個稀碎,以此來宣佈,大明朝的太監雄起了!

他的確雄起了,他勾結內外官僚,誅殺正直官員,專橫跋扈,權勢熏天,不可一世,舉朝稱其為“翁父”。

結果,大明卻是痿了。

這個“翁父”差點把大明給瘟了,他慫恿英宗御駕親征,又指揮大軍到處『亂』竄,二十萬明軍被幾萬瓦刺騎兵殺的屁滾『尿』流,一百多名隨駕從徵的文臣武將全部戰死沙場,就連英宗皇帝都被瓦刺部俘虜了,硬是創造出一個土木堡之變的奇蹟。

土木堡之變差點斷送了大明數百年的基業,盛極一時的大明開始陷入急衰敗中,正統、景泰、天順、成化四朝都受其影響,朝綱敗壞,民不聊生。

直到明孝宗弘治年,孝宗皇帝朱佑樘罷免『奸』佞,重用賢能,嚴加節制宦官,在他的治理下大明朝終於有了起『色』,百姓又開始安居樂業,史稱“弘治中興”。

可惜,好景不長,他兒子明武宗朱厚照又不計教訓,重用宦官劉瑾,這個劉瑾欺上瞞下、黨同伐異、納賄自肥、專擅朝政,作威作福,魚肉百姓,時人稱他為“立皇帝”,武宗為“坐皇帝“。

整個正德朝被他搞得烏煙瘴氣,到處都是叛『亂』和民變,外寇也乘機開始入侵,好不容易經過弘治中興緩過一口氣來的大明又被他整的民不聊生,禍『亂』一直延續到後面的嘉靖和隆慶兩朝。

到了隆慶開關之後,大明總算慢慢恢復了一點元氣,這個時候又出了個有名的太監馮保,不過這個馮保卻不專權,反而與張居正配合,推行新政,大明因此走上中興之路,史稱“萬曆中興”

後面出現了國本之爭,明神宗對大臣極度不滿,開始耍脾氣,以連續不上朝作為報復,整日在深宮中不理政事,以致朝中黨派林立,互相傾軋。

但是,這一時期,先後出現了西北哱拜之『亂』,西南播州之『亂』,東瀛大軍入侵朝鮮,大明連年大戰,卻場場都獲得了勝利,不得不說,文臣爭是爭,但還記得國家安危,宦官卻是隻為爭權奪利,完全不顧國家安危。

像後面明熹宗天啟年間的魏忠賢,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為了爭權,肆意誅殺異己,以致朝政混『亂』,內憂外患不斷。

他爭權的確爭贏了,到天啟後期,整個朝廷幾乎全是閹黨,世人都只知有九千歲,不知有皇上了。

但是,大明卻完蛋了,緊接著,崇禎朝,大明亡國!

當然,大明滅亡的原因有很多,不能完全歸咎於他一個人,但是,不可否認,正是因為他禍『亂』朝綱,誅殺異己,將正直的文官幾乎殺了個精光,才造成了後面崇禎朝無能臣可用,再加上天災不斷,戰禍連連,大明這次沒能再撐過去,轟然倒坍了。

縱觀整個大明朝的歷史可以看出來,太監的確可以左右大明朝的展。

正直忠誠的賢宦與皇帝又或文臣配合,可以促進大明的展,永樂盛世的鄭和和萬曆中興的馮保就是很好的例子。

而專橫跋扈的『奸』宦一旦獨攬大權,大明不死也得脫層皮,正統朝的王振、正德朝的劉瑾和天啟朝的魏忠賢都是很明顯的例子。

喜歡大明崇禎第一權臣請大家收藏大明崇禎第一權臣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從簽到玄武門開始

榴蓮怪獸

帶著外掛闖三國

洪南

續漢志

中哲

亂世爭霸:瘋了!你管這叫幫派

無聊小白啊

證道狂人

泣血天堂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