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六章 沒事找事,大明崇禎第一權臣,星辰玖,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俞龍戚虎,殺人如土。

這是流傳在東南沿海的一句民謠,指的正是抗倭名將俞大猷和戚繼光。

在傳統觀念中,龍要比虎兇猛的多,也就是說,在當時東南沿海的平民百姓眼裡俞大猷要比戚繼光強的多,但是,為什麼後來,世人只記得戚繼光,而鮮有提及俞大猷呢?

兩人的經歷有很多相似之處,他們都是軍戶出身,都是抗倭名將,在抗倭的戰鬥中功績也不相上下,要論起本領來,俞大猷的確比戚繼光強。

論文,俞大猷參加過科舉,而且取得了秀才功名,戚繼光卻從來沒參加過科舉。

論武,俞大猷是武進士出身,而且武舉全國第五,戚繼光據說山東武舉鄉試過了,會試卻沒考成。

所以,不論文武,俞大猷都要略勝一籌。

但是,俞大猷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做人過於耿直,說的不好聽一點,就是不通人情世故。

這種人,往往容易成為背鍋俠,各種各樣的黑鍋,使勁往他身上扣,所以,他仕途相當的坎坷,直到六十五歲才升為右都督,而且剛升上去不久又被罷免了。

戚繼光就不一樣了,他做人很圓滑,不但與同僚和上司相處融洽,還結交當時的文壇鉅子王世貞等人,甚至還透過各種手段獲得了張居正的賞識,在官途上可謂平步青雲,四十一歲便升為右都督,到四十七歲更是達到武將的巔峰,升任左都督,進封太子少保。

仕途順利,能力又強,做出的功績自然就大,所以,戚繼光打完倭寇打蒙元,南征北戰,威震大明,而俞大猷一生就止步於對倭寇的戰鬥中,這或許就是戚繼光名氣遠大於俞大猷的原因。

不過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戚繼光靠張居正的支援仕途一帆風順,張居正死後,他同樣受牽連,罷官返鄉。

當然,這會兒早已不是嘉靖、隆慶、萬曆時期,俞龍戚虎都已成為過去,天啟和崇禎兩朝,還要看他們的後代。

如果按正常的歷史走向,俞家和戚家的二代都是曇花一現便了無蹤影,而俞家和戚家的三代則淹沒在歷史長河中,一個浪花都未曾激起。

不過,現在就不一樣了,因為他們遇到了張斌。

張斌聽聞這俞成龍乃是俞大猷之後,立馬從椅子上蹦起來,一把躥上去,挽住俞成龍的胳膊道“原來成龍竟然是俞武襄之後,快起來,快起來,都是自己人,不必如此多禮。”

俞成龍這個莫名其妙啊,自己人?我不認識你啊!

巡撫大人怎麼突然這麼客氣了呢?他愣愣的站起來,受寵若驚道“大人,這?”

戚元功見狀,直接上前拍著他肩膀解釋道“巡撫大人可是我們戚家的女婿,當然是自己人。”

這下輪到張斌愣住了,八字還沒一撇呢,什麼戚家女婿!

俞成龍卻是恍然大悟道”元功,你是說芳華那小丫頭?“

戚元功點了點頭,感慨道”是啊,芳華都已經長大了。“

俞成龍微笑著回憶道”上次去戚家堡的時候芳華好像才十來歲吧,戚伯伯讓她練刀法,她還哭鼻子呢。“

戚元功聞言,大笑道”哈哈哈哈,這話可別被芳華聽見了,她現在的刀法厲害著呢,如果不靠蠻力,我恐怕都不是她對手!“

張斌這會兒都有點餓了,他見著兩人沒完沒了的架勢,連忙招呼眾人道”這都快酉時了,都收了吧,一起去吃個飯,喝點酒,這黃冊看的我頭都暈了。“

眾人聞言,紛紛站起身來,一個勁地點頭稱是,他們可都是武將,幹這文臣都會倍感枯燥的活自然是頭暈眼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消失的俠

人間時

大明:開局義軍一弓兵

觀眾席上的黃忠

大唐:開局自廢太子之位

追風樓主

神諭

淡看浮華三千

真言道

無語道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