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六章 東番兵事(上),大明崇禎第一權臣,星辰玖,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藍天白雲,海風徐徐,戰船如樓,風帆林立,一支明軍船隊在東番北部海域排著整齊的陣列緩緩前行。

其中一艘大福船,遼東平民張盤正靠坐在船舷上,手拿一根蕃薯條,時不時嚼上一口,看上去清閒無比。

八年了,從金州衛失陷那天開始,這八年時間,他從來沒有過這麼安寧、祥和、幸福的感覺。

他出生於金州衛一個普通農戶家庭,家中原有五口人,除了他的父母,上面還有兩個姐姐,那時候,他家裡雖只有十餘畝薄田,但一家人省吃儉用,節衣縮食,日子湊合著還能過。

由於他是家中的老么,父母和兩位姐姐對他都寵愛異常,有什麼好吃的都留給他吃,如果能有點餘錢買點布料絕對先給他做新衣服,那時候他感覺特別幸福,甚至還幻想著長大以後娶妻生子,和父母一樣,帶著兒女,和和美美的過下去。

但是,這一切,從八年前開始,就變了。

那一年,建奴入侵,那一年,明軍大敗,那一年,所有父老鄉親還沒來的及逃跑便落入建奴手中成為賤民。

建奴兇殘暴戾,從來就不把遼東平民當人,什麼留頭不留,留不留頭,連頭都要按他們的要求剃,不然就是死。

他們收稅也收的特別重,說是好心好意分什麼田地,其實那些田地原本就是他們自己家的,原來他家勉強還能靠十餘畝田地度日,但是,建奴一來,那稅賦重的他們就沒吃過一頓飽飯。

如果光是吃不飽也就算了,他們還必須給建奴去種地,一年到頭,累的要死,稍有懈怠都會挨頓鞭子。

大家都受不了這種生活,第二年就反了,也不知道是誰帶的頭,第二年糧食一收,父老鄉親們便跟著造反的人一起躲進山裡,用鋤頭菜刀自保,守護著自己的家人。

結果,沒堅持多久,所有人便被建奴抓回去了。

這次,他們見識到了建奴真正的兇殘之處,所有男丁,十二歲以上,全部拖到一邊砍了,其餘人,全部貶為農奴。

那年他正好十一歲,倖免於難,但是,他的父親卻被拖了出去,當著一家人的面,砍了!

緊接著,他兩個姐姐也被建奴抓走了,從此以後,了無音信。

他和母親相依為命,天天過著豬狗不如的日子,一過就是三四年。

前年的時候,因為糧食欠收,建奴下了個荒唐的命令,所有年老體衰的,全部去當地牛錄那裡受死,不要浪費糧食!

一開始,自然沒有人會老老實實去受死。

但是,緊接著,建奴就開始清查了,沒有按命令執行的,一家老幼,全部處死!

一家又一家,不知道殺了多少家,大家終於怕了,母親就那麼含淚看著他,不捨的離去了。

父親、母親、姐姐,張盤在心裡一個個念著親人的名字,常年沒日沒夜的勞作,心神俱疲,父親和姐姐的樣貌他已經記不大清楚了,唯有母親那不捨的眼神深深的刻在他腦海中。

“張盤,你怎麼了,又想親人了啊?”一個熟悉的聲音,在他耳邊響起。

是柱子,跟他一樣,都是鑲白旗牛錄古尼音布的農奴。

張盤抹了把淚水,微笑道“沒什麼,都過去了,我們終於逃出生天了。”

柱子感慨道“是啊,我們終於逃出來了,這都在海上飄了半個月了,他們也不知道要把我們送到哪裡去。”

張盤無所謂的道“不是說了嗎,福建東番衛,不管是哪裡,總比遼東好。”

柱子跟著點頭道“是啊,只要能逃出那個鬼地方,去哪裡都行。”

正在這時,甲板中間的船艙前突然響起一聲大喊“吃飯了,吃飯了,大家都拿著碗,排好隊,不要擠啊。”

這都吃了半個多月了,大家早已不是剛從遼東逃出來那會兒,看見白米飯就會瘋的那種了,所有人都老老實實走到放碗筷的地方,從籮筐裡拿起一副碗筷,老老實實的在甲板上排起了長隊。

這艘大福船上總共有兩百多遼東逃出來的平民,一個老人都沒有,小孩也不多,大部分都是十多二十歲的年輕人,連三十歲以上的人都很少。

打飯計程車卒也相當熟練,那飯勺和菜勺飛舞起來,讓人眼花繚『亂』,很快,便輪到柱子和張盤了,前面柱子剛把碗伸出去,便忍不住問道“大哥,還有多久到地方啊?”

那打飯計程車卒飛快的給他裝了一大碗飯,又將飯碗伸到旁邊接了一大勺菜,隨即飛快的把大碗遞給柱子,這才微笑道“快了,趕緊吃啊,可能等一會兒就到了。”

柱子聞言,端著碗跑到一邊,飛快的吃起來。

張盤走上前把碗遞出去,微笑道“大哥,你不是開玩笑的吧,還能一會兒就到了嗎?”

那盛飯計程車卒飛快的打好飯菜,遞到張盤手裡,隨即微笑著回道“真不是開玩笑的,按這路程算,這會兒也該到了,這海上也沒個參照,誰知道呢。”

張盤接過大碗,飛快的讓到一邊,以免擋了後面人的路,聽完那打飯計程車卒回答,他才微笑著點了點頭,向柱子身邊走去。

這些明軍士卒都很隨和,你問什麼他們都會回答,當然,有時候他們也會開玩笑,可能他們也不知道答案,所以乾脆開個玩笑算了。

不過,這次還真不像是開玩笑的。

真的要到了嗎?

張盤不由有點激動起來,新的生活就要開始了,真是讓人期待啊。

他端起白米飯,飛快的吃起來。

米,是上好的江南大米,老大一碗,少說也有一斤,要換做以前,他想都不敢想,這麼多大米,都夠他熬十多天稀飯喝了,現在卻是一頓飯的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北淵仙族

閒袖手

法蘭西大都督

相望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