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章 天災人禍(下),大明崇禎第一權臣,星辰玖,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清空萬里,豔陽高掛,雖已進入深秋,卻還能感覺到處都是暖洋洋的氣息,這應該算是個難得的好天氣了。

但是,如果再看看山上被曬的蔫巴巴的老樹,田裡被烤的焦黃的莊稼,你就不會希望這種好天氣持續下去了。

或許,陰雨綿綿,甚至是電閃雷鳴、大於磅礴,都比這大晴天要好吧。

張斌抹了把額頭上的熱汗,皺眉道:“這天竟然還這麼熱,往年這個時候好像都有點冷了吧。”

一旁的延平知府回憶道:“這兩年天氣的確有點怪,這個時節還熱的很,再過個把月卻又冷的很,去年這邊都下大雪了,簡直是聞所未聞的怪事。”

張斌嘆息道:“唉,是啊,這幾年天氣太怪了,老百姓怕是要遭罪了。”

這時候,王老漢已經端著個托盤過來了,上面擺著幾杯茶,他小心翼翼的將托盤伸到張斌跟前,略帶惶恐道:“總督大人,實在是抱歉啊,我們這邊水井都要見底了,打上來的水都渾濁不堪,這都定了半天了,還是有點渾濁,您多擔待,多擔待。”

張斌都在大太陽底下打馬騎行半天了,的確是有點渴了,他直接端起茶杯,吹了幾下,隨即呲溜吸了一口,這茶葉倒是不錯,就是這水感覺有點澀,他並沒有『露』出異樣的表情,反而親切的招呼道:“你也別忙活了,坐下來說會話吧,本官還要去其他地方看看,等下就走了。”

王老漢聞言連忙朝屋裡吆喝一聲:“柱子,你快點,別磨磨蹭蹭的。”

一個小夥子應聲跑了出來,懷裡抱著一疊碗,手裡還拎著個大茶壺,他這是給謝正剛等親衛送水呢。

王老漢看他把茶水送過去了,這才恭恭敬敬的坐下來,賠笑道:“總督大人,您說。”

張斌關切道:“本官剛在地裡看了一下,今年這收成怕是一半都沒有,村民們能熬到明年嗎?”

王老漢有些畏畏縮縮道:“這個,這個,怕是有點難。”

張斌聞言,眉頭一皺,追問道:“難道老百姓家裡就一點存糧都沒有?”

王老漢還是有些畏縮道:“這個,有是有點,但是,但是。”

張斌一看他這樣子,立馬鼓勵道:“有什麼你就說,本官這不是來給你們想辦法的嘛。”

王老漢聞言,看了張斌一眼,隨即鼓起勇氣道:“總督大人,請恕罪,小人冒說句不當說的話,要是大人能請朝廷免了今年的稅賦和遼餉,鄉親們勉強還能湊合著熬到明年這個時候,如果稅賦和遼餉都不能免,鄉親們肯定是要餓肚子的,當然,也不會餓死人,總之就是有幾個月時間會吃不飽。”

張斌聞言一愣,他竟然把稅賦問題給忘了,稅賦加上遼餉,一畝地就是一分六厘左右,如果一家有十畝地那就是一兩六分,大概相當於兩石糧食,平時他們交了稅賦之後都有點吃不飽,這再減收一半,一家人得餓成什麼樣子,還真有點不敢想象。

他不由皺眉沉思起來,免掉稅賦和遼餉嗎?

這不是跟皇上唱對臺戲嘛,崇禎正缺錢呢,你跟他說要免掉稅賦和遼餉,他能高興嗎?

王老漢一見張斌皺眉的樣子,連忙轉口道:“總督大人,您為難的話就算了,小人也就這麼一說,我們這山地多,蕃薯和馬鈴薯種的也比較多,這兩年做薯條、薯片、薯粉什麼的,每家每戶都賺了那麼一點錢,湊湊合合應該能熬過去吧,就是怕糧食漲價,這錢不值錢了,可就難熬了。”

張斌聞言,心中猛然一緊,這個問題可得提防,現在無良『奸』商多了,他們要故意提價收購糧食,囤積居奇,把糧價哄抬上去,老百姓就更加雪上加霜了。

張斌考慮了一陣,還是決定,稅賦和遼餉不能免,當然,也不能讓老百姓餓肚子,他自己想辦法去給老百姓籌糧,讓老百姓吃飽,稅賦和遼餉照交!

想到這裡,他繼續問道:“你大概估算一下,如果交了稅賦和遼餉,老百姓還要吃飽,每戶大概需要多少糧食?”

這話什麼意思,王老漢雖然聽不大明白,但總督大人問話他可不敢不答,他在心裡估算了一會兒,隨即小心道:“如果按減產一半算,一畝地少收一石糧,十畝地就是十石,每家每戶拿薯條、薯片、薯粉充飢大概能抵五石糧,如果把贊下的錢交了稅賦和遼餉,那還差五石左右。”

五石,一萬戶才五萬石,從廣東那邊進購也就是三萬多兩銀子不到四萬兩的樣子,四個州府加起來還不到二十萬兩銀子,這點錢倒不算什麼,再說,自己還有個產軍糧的大農場,今年廣東那邊沒聽說遭災,應該能產出不少糧食,可能自己一分錢都不用掏,那還有什麼好猶豫的,張斌直接起身道:“老人家,多謝了啊,本官就不打攪了,告辭。”

說罷,他招呼眾人,就待轉身就走。

王老漢卻突然鼓起勇氣問道:“總督大人,恕小人冒犯了,不知這稅賦和遼餉還交不交了?”

張斌肯定的點頭道:“交。”

“啊!”,王老漢頓時滿臉失望。

張斌隨即又補充道:“你不是說每家每戶五石糧食就差不多能吃飽嘛,本官給你們去籌集糧食。”

“啊!”,王老漢頓時目瞪口呆,五石糧那可是四兩銀子,讓大家交一兩多銀子,卻給大家四兩銀子的糧食,這總督大人到底是怎麼想的!

怎麼想的,哄好皇上唄!

當然,張斌不會說出來,他離開石坑以後,又隨延平知府轉了幾個地方,旱情都大同小異,顆粒無收不至於,大部分都要減產一半左右。

花了一天多時間,把延平府附近受災比較嚴重的地方都轉了一遍,張斌完全認可了延平知府的判斷,延平府受災並不是很嚴重,波及到的人還不到兩成,應該還不到一萬戶。

緊接著,他又馬不停蹄的趕往延平府北邊的建寧府和延平府西邊的邵武府,這兩個州府情況與延平府大同小異,大多數平民百姓都傍河流水系而居,能引河水灌溉,受災的人口都不到兩成。

但是,延平府南邊的汀州府情況就不一樣了,汀州府的面積比延平府還要大,但是河流水系卻不到延平府的一半,受災相當的嚴重,最少有將近六成人口被旱災波及!

唯一令張斌欣慰的是,這四個州府的官員都比較負責,沒有什麼尸位素餐的,更沒有貪腐嚴重的。

這跟他剛就任福建巡撫時把閹黨爪牙一網打盡有很大的關係,同時也跟後面兩人提刑按察使嚴密監督有很大的關係,鄒維璉和倪元璐可都是剛正不阿的主,眼睛裡面『揉』不得一點沙子。

這兩年來福建任職的官員都知道,只要你敢貪腐,只要你敢胡作非為,不管你是布政使、都指揮使、提刑按察使,還是知府、知州、知縣,一旦被查到,你就死定了。

花了十餘天時間,在四個州府轉了一圈,張斌匆匆趕回福州,開始制定賑災方案。

第一點,就是準備放糧食賑災,所有州府立刻將所有受災人口詳細統計一遍報上來,布政使司衙門將根據戶數和人口數放賑災糧,核算下來,差不多相當於每個受災人口放一石賑災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紅色迷彩

影狼K

大國復興:研究戰艇開拓大國

孤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