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一章 門牙給你敲掉,大明崇禎第一權臣,星辰玖,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狀元郎震孟往那一站,立馬成為所有人關注的焦點。請百度搜尋看最全!!

他的臉龐是那樣的堅毅,他的表情是那麼的決然,那氣勢仿若天地正氣集於一身!

他踏著堅定的步伐走御道,直挺挺的往下一跪,隨即拱手道“皇,溫大人之言,微臣不敢苟同。”

要換成別人這麼說,崇禎肯定會心生反感,但震孟這麼說他卻沒覺著什麼,因為這會兒震孟是侍講學士,專門給他講課的,而且課講的非常好,他聽得津津有味,所以,震孟說出這話他並沒有覺著反感。

震孟繼續道“所謂忠良之後必是忠良,純屬無稽之談,微臣先祖,舊宋右丞相兼樞密使,忠烈公,不肖子孫敬諱天祥,可謂忠良。”

他這會兒抬出先祖天祥也不知道是什麼個意思,不過,天祥的確算得是忠良,而且是千古有名的忠良。

震孟繼續道“震孟雖不才,為皇,為大明,亦可渾身碎骨,肝腦塗地,在所不惜。”

這個崇禎信,他不由點了點頭,充滿好的看著震孟,你在這裡說忠良之後不一定是忠良呢,為什麼要拿自己舉例子呢,這不是證明了忠良之後必是忠良嗎?

震孟緊接著又解釋道“微臣抬出先祖,並不是想自誇什麼,只是想說說另一位幾可與先祖齊名之忠良。”

與天祥齊名的忠良,到底是誰呢,武百官包括崇禎都被他勾起了興趣。

震孟緊接著又高唱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如此千古名句,如同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般,膾炙人口,不知道的幾乎沒有,至少所有朝臣包括崇禎都知道。

震孟沉痛的道“大家都知道,我說的是憂國憂民的範正公,與先祖一樣,他同樣是舊宋有名的忠良。但是,大家可還記得,範程,範正公的十七世孫,他現在又在幹什麼,他正是奴酋皇太極最倚重的謀士!忠良之後,連叛國之舉都做的出來,更何況依附閹宦!”

此言一出,群臣恍然,崇禎恍然,溫體仁的臉『色』卻是變了,在鐵一般的事實面前,他所謂忠良之後必是忠良的謬論被無情的擊碎了。

這還沒完,震孟挺身而出當然不光是為了駁斥溫體仁的謬論,他繼續拱手道“皇,微臣對溫大人所謂跟閔洪學和閔夢得不熟,對於他們的罪狀也不是很瞭解之言,同樣不敢苟同。”

這怪了,人家跟閔洪學和閔夢得不熟,對於他們的罪狀也不是很瞭解那是人家的事,這個你還能管的嗎,崇禎不由『露』出好之『色』。

震孟緊接著解釋道“西南安奢之『亂』,延綿十餘年,五省之地被攪的不得安寧,五省百姓苦不堪言,此等大事,唯有閹黨會不聞不問,唯有閹黨會不管不顧。”

閹黨的確對西南安奢之『亂』不管不顧,從天啟二年開始一直到天啟七年,閹黨只知道害人,只知道爭權奪利,把西南的忠臣良將全害死,然後換自己人,好繼續撈錢,至於百姓的死活,他們根本不管。

群臣有些的『露』出鄙夷之『色』,有的『露』出羞愧之『色』,有的卻是滿臉木然,沒有一點反應。

震孟又朝崇禎拱手道“皇英明,想方設法,籌得糧餉,派出朱燮元朱大人前往平叛,歷經三年,終平安奢之『亂』,還五省百姓安寧,能有如此英明之主,百姓幸甚。”

這馬屁拍的,崇禎十分受用,他不由微笑著點了點頭,好像在說“沒錯,這事,是朕做的,朕是英明之主!”

震孟緊接著感嘆道“震孟不才,也知道關心國家大事,不知身處內閣的溫大人為何對此事不瞭解呢?”

這是要對溫體仁動攻擊的前奏啊,很多朝臣都偷偷看向溫體仁,張斌也不例外。

此時,溫體仁心裡其實已經有點『毛』了,但是他表面還是一點反應都沒有,他跟周延儒一個表情,都在那裡裝菩薩呢。

當然,他這個心裡『毛』並不是懼怕震孟,而是生氣了,想收拾這貨!

震孟正氣凜然,無所畏懼,他對著溫體仁朗聲高呼道“四川總督王三善被殺害,三省兵馬總理魯欽兵敗自刎,五省總督蔡復一氣死軍,副總兵秦民屏參將王建等戰死,你都不知道嗎?閔洪學和閔夢得一個雲南巡撫,一個雲貴總督,獨霸雲貴,搞得烏煙瘴氣,民不聊生,你真不知道嗎?還有貴陽城裡,四十餘萬被吃掉的百姓,你裝不知道嗎?四十萬冤魂,換不了閔洪學和閔夢得兩條狗命嗎,微臣建議,將閔洪學和閔夢得凌遲處死,請皇為貴陽城的四十萬冤魂做主!”

“咚”,他重重的磕了個頭,起身回到班列,地,明顯有一絲血跡,他竟然把額頭都磕破了!

崇禎怔怔的看著地的血跡,臉『色』陰晴不定,難道閔洪學和閔夢得真不是冤枉的?

這時候,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張捷突然出列,跪在地朗聲道“雲貴遠離京城數千裡,所有事均屬傳聞,何人又曾親見,為此等虛無縹緲之事,枉殺兩個朝廷重臣,實屬不妥,請皇明察。”

崇禎聞言,又有點猶豫了。

這時候,一個令張斌意想不到的人站出來了,竟然是畢懋良!

他走出班列,顫巍巍的跪在地,突然聲淚俱下道“皇,求您為蔡大人做主啊,微臣與蔡大人同為萬曆二十三年乙未科進士,其時蔡大人總督五省兵馬平叛,微臣『舔』為戶部右侍郎總督倉場,常有書信來往。蔡大人一開始勢如破竹,與叛賊大戰七場,殲叛賊近萬人,克地數十百里,安邦彥叛軍被打的四處逃竄,惶惶如喪家之犬。然微臣因忤魏閹,被罷官削籍,蔡大人不久便來信,閹黨突然斷其糧草,雲貴之兵突然臨陣脫逃,以致大敗,總理魯欽戰敗自刎,蔡大人亦被革職查辦。蔡大人以‘一息尚存,豈可貽君父憂’為念,仍領軍作戰,兩戰連破一百餘寨,斃叛軍三千人,最後鬱憤交加,病死軍,蔡大人死的冤啊。閹黨為奪五省總督之權,無恥之尤,斷其糧草不說,還強令側翼的雲貴之兵撤退,招致敗績,以此將蔡大人革職查辦,蔡大人死的冤啊。”

畢懋良的話一出,所有朝臣對雲貴的傳聞再無懷疑,因為畢懋良是老實人大家都知道,他也沒必要撒謊,他和蔡復一同為萬曆二十三年乙未科進士,而且同朝為官,一個總督五省兵馬,一個管著戶部倉場,一個要軍糧,一個送軍糧,兩人有書信來往也很正常。

原來,閹黨竟然真的如此無恥,原來閔洪學和閔夢得真的為爭奪五省總督之位無所不用其極,陷害忠臣良將!

為了爭權奪利,害死三個封疆大吏,還有貴陽城四十餘萬老百姓,還有無數明軍將士,簡直不是人啊!

都察院左都御史曹於汴第一個站出來,跪在地高聲道“微臣附議,請將閔洪學、閔夢得凌遲處死,以慰數十萬老百姓和數萬明軍將士在天之靈。”

太子太保戶部尚書畢自嚴跟著出列,跪在地高聲道“微臣附議。”

禮部尚書徐光啟緊接著也從班列走出來,跪在地高聲道“微臣附議。”

緊接著,越來越多的朝臣出列跪在御道附議,甚至很多閹黨餘孽都站出來了,這兩個傢伙實在太壞了,不千刀萬剮,自己人都看不過去了。

張斌見狀,連忙站出來,跪在地朗聲道“微臣附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捕快從喝酒開始

百里刀

修仙門派掌門之路從撿漏開始

孤獨覓封侯

大秦:開局就認秦始皇為爹

狐狸不吃西紅柿

移民全球

陳健鋼

袁閥

巴奀月

武俠:劍

司馬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