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九章 廷推風波,大明崇禎第一權臣,星辰玖,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手機閱讀 ..在古代,納妾,好像是稀鬆平常之事,為什麼溫體仁私娶娼ji為妾會成為別人攻擊他的罪狀之一呢?

其實,在古代,妾室不是你想納就能納的。

儘管古代是一個男權至上的社會,但是也得遵守倫理道德,男子想要納妾先要經過過父母同意,其次還要自己的正妻同意。

這幾個家人,只要有一個人不同意,這妾室就不能納。

當然,規矩是這規矩,做的時候,是否真的父母和正妻不同意這妾就不納了呢?

有的男人在家裡十分強勢,父母都不敢管他,正妻在家裡也沒什麼地位,那麼,他就可以強納,不管家裡人同不同意,都能納。

溫體仁就屬於這種,他家裡人的確不同意,他就是納了,而且,還是三個。

當然,這還不足以成為別人攻擊他的罪狀,再怎麼說,這也是家事,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你管人家,就有點狗拿耗子多管閒事了。

朝臣會拿這個攻擊他,主要在於娼ji二字,因為,大明律中有規定,官員是不能納娼ji為妾的。

不過,到了明末,特別是崇禎朝,很多人,很多事,已經凌駕於理法之上了,像娶娼ji為妾這種事,已經成為一種流行趨勢,當官的娶個娼ji並不丟人,如果這個娼ji十分有名,還會成為一段佳話。

當然,這個也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人家不拿這事跟你較真,如果有人硬要拿這事跟你較真,那就不是佳話了,因為這種事並不是什麼值得提倡的好事。

第二天下午,天將擦黑,各部衙門的官員坐班一天,回到家中,幾乎都收到了一張或者是數張邸報般的東西。

這會兒,溫體仁就拿著這麼一張邸報般的東西,臉『色』陰沉的坐在府邸正堂之中呢。

溫府的管家也在,不過,他的臉『色』就不是陰沉了,而是蒼白,他正低頭站在溫體仁跟前瑟瑟抖呢。

溫體仁此時已經惱怒之極,這是有人故意在黑他!

他是娶了幾個娼ji為妾,這邸報般的東西上面寫的,三個娼ji名字都沒錯,的確是他的小妾。

但是,什麼氣死父母,氣死正室,都是無稽之談,胡說八道。

他在這個家裡,那是說一不二的人,不管父母還是正室,一般都不會違揹他的意願,納這幾個小妾的時候,家裡人是頗有微詞,但也僅僅是說唸叨幾句而已,什麼極力反對,根本就不存在,把人都氣死了,那更是純粹的汙衊!

是誰這麼無恥下作,他陰沉著臉生了半天悶氣,這才冷冷的問道“這東西,哪裡來的?”

管家嚇的一哆嗦,惶恐的拱手道“回老爺,這是阿福去街上買糖的時候帶回來的,王家鋪子就是拿這個包糖的。”

溫體仁冷冷的盯著管家,疑『惑』道“包糖?你有沒有命人去王家鋪子查查,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管家哆嗦著回道“小的去查了,那王家鋪子還有數十張這種紙,掌櫃老王說,這是一大早別人丟櫃檯上的,說是送給他包東西。”

溫體仁聞言,心裡咯噔一下,這東西可是印出來的,肯定不止數十張,難道有人拿著到處送!

他連忙追問道“那什麼老王不認識字嗎?其他商鋪有沒有這東西?”

管家哭喪著臉道“老王哪認識字啊,他光會數錢,其他商鋪都有,少則數十張,多則上百張,都是早上剛開門的時候,別人送的。”

溫體仁聞言,錯點一口血噴出來,其他商鋪都有,這意思,很可能京城所有商鋪都有,到底是誰這麼無恥啊,如此下作的手段都使的出來!

這擺明了是有人在故意散佈謠言,為的就是將他的名聲搞臭。

這東西,他還不敢拿去給崇禎看,崇禎要看了,絕對會問,這些是不是真的。

這些不全是假的,也不全是真的,半真半假,到時候自己怎麼回答,不管怎麼回答,崇禎都會懷疑自己人品有問題。

到底是誰這麼無恥,到底是誰這麼下作,溫體仁惱怒道“有沒有查出來是誰幹的?”

管家畏畏縮縮道“老爺,查不出來啊,送這東西的,各個商鋪掌櫃都不認識,印刷作坊京城也到處都是,除非一家家去查,人家不可能拿著這種事到處宣揚的。”

其實,他們一家家去查也沒用,因為胡老三已經關門省親去了。

至於他請的那些幫工,什麼刷油墨的、抬板的,都不認識字,因為是純力氣活,壓根就不需要認識字,唯一需要認識字的,碼字排版的活都是他自己乾的。

就算拿著這東西到處問,也不會有人承認這東西自己印過,開玩笑,黑內閣大學士這種事,平民百姓誰敢認啊!

這東西的出處已經無從考證,京城已經傳到處都是,除非出動錦衣衛彈壓,不然,這事註定要傳的沸沸揚揚。

溫體仁這下真出名了,就在一天之內,他成為整個京城街頭巷尾最熱門的話題,他甚至比前幾天閔洪學和閔夢得還熱門。

風流韻事啊,最能勾起人的八卦之心,閔洪學和閔夢得乾的那些缺德事,傳一傳也就過去了,溫體仁這個卻不會這麼容易被人遺忘,內閣大學士的風流韻事啊,正是人們茶餘飯後的最佳談資。

此時,狀元郎文震孟同樣拿著一張這邸報狀的東西,他臉上再次『露』出古怪之『色』。

溫體仁有這麼荒唐嗎?

這個還真說不來,他取出昨天晚上被人『射』進書房的那張紙,兩相一對照,頓時『露』出恍然的神『色』。

第二天一早,寅時,早朝準時開始

由於今天要廷推主考官和各房考官,朝臣奏報又少了許多,不到卯時,奏對結束,廷推開始。

廷推乃明朝特有的一種制度,凡朝廷遇有重大政事,或遇有文武大臣出缺,皇帝必詔令廷臣商議,如有關政事得失利弊之商議,謂之廷議;如有關人事升補任用之擬議者,則謂之廷推。

廷推的規模,由皇帝根據事情的大小而定,一般參與廷推的官員為六部尚書、都御史、六科給事中、通政使、大理卿及掌道御史等,但有時候也有增補,全憑皇帝的意願,像崇禎,他就喜歡在早朝的奏對環節過後,進行廷議或者廷推。

他認為,這樣既省卻了召集官員的麻煩,又是所有朝臣全部參與,比較公平公正,實際上,他這樣更容易被人耍,歷史上,他就被群臣耍的不要不要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到明朝利用現代科技制霸全球

塗山老妖

三國之女將軍團

鬼刀龍

破天蹤

草根辟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