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章 不齊心,大明崇禎第一權臣,星辰玖,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名城西五里處,一塊巨大的空地,到處都是農民軍將士忙碌的身影。請百度搜尋

有趕著騾車、驢車運送木料的,有拿著大鋸小鋸、斧頭刨子加工木料的,有做車輪的,有釘木排的,分工明確,有條不紊,這時候農民軍並不缺乏百戰老兵,造個攻城器械對他們來說自然是稀鬆平常之事。

王自用和張獻忠等各營領這會兒也在這片巨大的空地,不過,他們並不是來造攻城器械的,而是來檢查攻城器械的。

一堆人在空地轉了一圈,王自用頗為欣慰的道“這攻城車和梯子也造了不少了,可以動攻擊,消耗明軍彈『藥』了吧?”

沒人答話,因為這會兒農民軍各營領都賊精賊精的,誰答話,他們會推舉誰,讓其率先攻城,大家都知道這道道,所以都默不作聲。

王自用這個尷尬啊,這幫傢伙,是不齊心,真要齊心協力,二十多萬大軍能被幾萬官兵追的到處『亂』竄嗎。

他無奈抬眼掃視了一圈,準備點將了,反正大家都知道,這事是輪著來的,誰也逃不掉,只是第一波動攻擊的會吃點虧,因為大家都不知道城裡的官兵會怎麼對付這攻城車。

讓張獻忠再打頭陣嗎?

這樣貌似有點不公平,因為前幾天張獻忠已經和自己一起攻擊過一波了,損失也較慘重,還讓他先有點說不過去。

那麼,選誰呢?

一眾農民軍領也知道,王老大這是要『亂』點鴛鴦譜了,所以大家都在有意無意的躲避他的眼神。

有的人望著天,好像正在研究天;

有的人看著地,好像正在研究地理;

有的人盯著那些造攻城器械的,好像正在研究這東西怎麼造;

有的人你瞅著我,我瞅著你,基情滿滿的樣子,反正是沒人看向王自用。

王自用看了一陣,終於開口道“曹『操』,要不明天你先去試試。”

他喊的這曹『操』自然不是三國時期的魏王曹『操』,而是三十六營的的領之一,賽曹『操』羅汝才。

羅汝才此人與其他領有所不同,他不但足智多謀,為人還較講江湖道義,做事頗為講究,不像其他領勝不相讓,敗不相救,只顧自己,不管他人,所以,他在起義軍的人緣是最好的,大家都願意與之合作。

王自用一話,他並沒有說多話,立馬點頭道“好,明天我先去試試。”

王自用聞言,不由暗暗鬆了一口氣,知道這小子仗義,要點其他人,估計會推諉扯皮,到時候自己更尷尬了,這會兒只要有人肯打頭陣,後面的人好安排了。

第二天一早辰時許,大名府城西門外,農民軍開始集結,準備攻城了。

這次主攻的是賽曹『操』羅汝才部,他治軍還是有幾把刷子的,手下人都能排出基本的佇列,兩百輛攻城車也被他們排的整整齊齊,每個攻城車下面十個人,後面又跟著十個人抬著梯子,一切都是那樣的迥然有序。

張斌看到如此多的攻城車也頗有點頭疼,主要城裡火油太少了,攻城車用的都是較難點著的溼木,體積又大,也不知道一輛攻城車要丟多少油罐去才能點的著。

他已經令人快馬通知京城東盛堂大掌櫃曹化雨了,讓他想辦法,儘快收集點火油送過來,要不然,他還真不知道扛不扛的住。

城外可有十多萬農民軍,他們全力造攻城車的話,一天造個百來輛是很輕鬆的,十天是一千輛,如果不能全部燒掉,城牆將會形同虛設。

因為攻城車的高度差不多有八尺,而城牆高度才一丈,人家只要躲到攻城車下面衝到城牆跟前,然後從背面爬攻城車,直接能從攻城車頂蹦到城牆來,只要蹦來幾萬人,一面城牆都會被他們擠滿,兩千人根本守不住,而且他們還可以四面同時動攻擊,那樣的話,更難守住。

他正在思索間羅汝才已經下令手下開始衝鋒了,四千人推著兩百輛攻城車喊著號子向城牆衝過來,那威勢還是也較駭人的。

張斌並沒有下令讓虎蹲炮準備開火,明顯轟不爛的東西他自然不可能浪費彈『藥』,直到攻城車靠近城牆前一里,他才朗聲道“火槍手準備。”

“嘩啦”一聲,千名火槍手舉槍前,整整齊齊的趴在箭垛間的空隙處,直到攻城車距城牆只有百步左右了,他才朗聲下令道“瞄準『射』擊。”

“啪啪啪”,一陣密集的槍聲響起,推車前進的農民軍步卒有很多都被打了腿部,鮮血直流,但是,他們並沒有停下步伐,仍然咬牙推著攻城車不斷的靠近城牆。

不到一盞茶功夫,攻城車離城牆只有三十步左右了,張斌不慌不忙的下令道“投油罐,火箭齊『射』。”

“投”,五百名戚家軍步卒在各自小隊長的指揮下紛紛將手的油罐投了出去,“噼裡啪啦”一陣響,每輛攻城車差不多都被兩個油罐砸,各種油汁頓時濺的到處都是。

緊接著便是五百支火箭拋『射』過來,“轟”的一聲,所有攻城車都燃起了大火。

攻城車下面的農民軍步卒頓時慌『亂』起來,很多人都被滾滾濃煙嗆的眼睛都睜不開了,整個陣形頓時變得『亂』七八糟。

張斌舉著望遠鏡仔細看了看燃燒效果,眉頭不由皺了起來,這木頭溼氣也太重了,攻城車煙是越來越大,火卻越來越小,火油還不夠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仙子莫慌,我真是為了修行

小小蓮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