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二章 體恤民情,大明崇禎第一權臣,星辰玖,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東番中前衛北部,離大員城大約二十餘里,文溪河畔,土地肥沃,雨水充沛,正是種植水稻的好地方,這次從大名府過來的西北災民大部分都安置於此。請百度搜尋

張斌特意給這裡取名為安定,希望飽受天災折磨的老百姓能從此過上安定的生活。

原本安置在此的老百姓的確過上了安定的生活,甚至比他們沒有遭災以前的生活還要好。

這裡原本就地廣人稀,土地又鬆軟,隨便整飭一下就是上好的良田;

東番九衛也從來沒有停止過駐地建設,很多適宜耕種的地方都組織人修建了磚瓦房,只等人搬過來就可以居住;

還有南海衛那邊今年也是大豐收,第一季的稻米早就填滿了倉庫,光用作軍糧根本就吃不完,這些饑民一搬過來,每人每月都能領上一石白花花的稻米;

還有衛所配備的耕牛和牛車,還有東盛堂捐助的布匹等生活物資,還有附近各千戶所時不時送來的豬肉、鹿肉、水產等等,可以說,衣食住行都不用『操』心,災民們都感覺自己真的如同置身天堂一般。

但是,一萬多災民才安置下來不久便有人出現上吐下瀉的症狀,吐的稀里嘩啦,拉的肝腸寸斷,而且犯病的人越來越多,簡直就跟遭了瘟疫一樣。

張斌聞訊,嚇了一大跳,要是瘟疫就麻煩了,他連忙讓人接了大員城中最好的大夫前去整治。

結果,大夫去了沒半天就回來了,而且還找到總督府來了。

張斌聽聞大夫來了,連忙讓人將他請進來。

不一會兒,那大夫便愁眉苦臉的走進來,拱手道“總督大人,這下怕是麻煩大了。”

張斌聞言,臉『色』一變,顫聲道“難道真是瘟疫?”

那大夫連忙搖頭道“不不,不是瘟疫,五疫之至,皆向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其死亡者,三分有二,染病者十居其七八。安定染病者並未過半數,而且未出現死亡者,故並非瘟疫。”

張斌聞言,鬆了口氣,不是瘟疫就好,他追問道“那又是什麼病?”

那大夫解釋道“老夫細細問過了,原先安定之人並未有犯病者,犯病者皆為新近遷入安定的災民,此病乃因道理來遠,不習水土,食積於小腹之中,凝滯不消,遂至生熱,升至胸中,而後上吐下瀉。”

搞了半天原來是水土不服啊,張斌也不知道這病是不是很嚴重,他連忙請教道“這病嚴重嗎,好治嗎?”

那大夫尷尬的道“此病與兩方水土,兩方天氣和兩方飲食都有關聯,遷入安定的災民三者都不習,病情相當嚴重,小人也只能稍做緩解,不能根治啊!”

這下的確麻煩了,不能根治,難道天天讓人吃了吐,吐了吃,吃完拉,拉完吃,那不要人命嗎。

張斌想了想,隨即問道“能緩解多少,不會出人命吧?”

那大夫羞愧的道“胸熱之症,小人能緩解一二,吐應該不會吐了,腹中脹痛無法確認因何所致,小人只能下點清熱退火之『藥』,這腹瀉怕是止不住啊。此病倒不會鬧出人命,只是犯病者四肢乏力,頭暈目眩,農活怕是沒法幹了。”

張斌點了點頭,安慰道“老先生辛苦了,能緩解一二就好,不知老先生可有能治此病的名醫推薦,只要能說出名字,本官怎麼也要請過來。”

這不請過來不行啊,這一批就有十多萬呢,如果有一半拉的四肢無力,活都沒法幹,豈不是要白養著七八萬人,而且後面肯定還要從西北遷徙災民過來,如果一遷過來就有一半病秧子,恐怕自己糧食再多都養活不了。

那大夫聞言想了想,隨即嘆息道“大人真是愛民如子啊,倘若文林郎到此,肯定能『藥』到病除,可惜文林郎萬曆二十二年就去世了,也不知他後人學得了幾分本領。”

張斌這個暈啊,別說官銜啊,說官銜誰聽的懂,他不由追問道“不知老先生說是哪位文林郎?”

那大夫尊崇道“小人說的是楚王府奉祠正、太醫院判、『藥』聖李時珍。”

原來是李時珍啊,這位大拿來了那肯定沒問題,可惜去世了,請他的後人來也不知道能不能行,張斌試著問道“老先生還知道其他名醫嗎?”

那大夫慚愧道“請恕小人孤陋寡聞,當世名醫,小人就聽說過這麼一位。”

這事情可拖不得,眼看著從大沽港那邊送過來的災民越來越都,如果不趕緊找到根治水土不服的良方那可就真麻煩了。

張斌連忙問道“老先生可知文林郎仙鄉何處?”

那大夫點頭道“小人知道,文林郎乃是湖廣蘄州人。”

蘄州又是個什麼地方,張斌壓根就沒聽說過啊,他連忙追問道“蘄州屬於湖廣哪個府?”

那大夫不假思索道“蘄州屬於湖廣黃州府。”

原來是黃州府,正好緊鄰著江西,從建寧府過去都不到一千里,張斌點頭道“那好,本官即刻派人去請文林郎的後人,多謝老先生了。”

那大夫又讚頌了一番張斌愛民如子,這才恭謹的退了出去。

張斌想了想,寫了份移關公文,照會黃州府,福廣總督治下出現大量平民上吐下瀉,請調文林郎李時珍後人前來協助治療,就這麼簡單,他相信一個知府還不敢得罪他這個兩省總督,應該會乖乖配合,派人過來。

公文寫好之後,他立馬招來張差,拿著公文叮囑道“你帶一隊親衛先坐快船趕到建寧府,然後快馬加鞭趕往湖廣黃州府,去請文林郎李時珍的後人過來為災民整治水土不服之症,越快越好。”

張差道了聲遵命,接過公文,疾步往外走去。

張斌又想了想,乾脆讓人招來了李定國等八名親隨,又讓謝正剛招來兩隊親衛,打馬直接趕往安定,去看看災民的病情。

這要是瘟疫他肯定不敢去,水土不服的話倒是沒什麼,正好還可以順帶看看災民的生活情況。

六月的東番已經有點悶熱了,打馬狂奔的話倒是涼快異常,安定離大員城也就二十來裡,一行人不到兩刻鐘就趕到了安定外圍的屯田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執宰大宋

天工造物

龍影戰神

亂舞沙

大唐之最強駙馬

截教飛天蠍

再證巔峰

黃粱夢莊周

星際之大明星

落雨一知秋

明末:靈氣復甦

勇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