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四章 秦軍,大明崇禎第一權臣,星辰玖,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陝西三邊,延綏鎮、寧夏鎮、甘肅鎮,聽起來面積好像不是很大,其實卻大的嚇人,從最東邊的榆林衛開始,直到最西邊的甘州衛,曲曲折折足有兩千多里,面積遼東還要大。 .

延綏鎮的榆林衛、綏德衛、延安衛、慶陽衛;

寧夏鎮的寧夏前衛、寧夏衛、寧夏後衛;

甘肅鎮的涼州衛、莊浪衛、永昌衛、山丹衛、甘州衛;

每一個衛所的轄區都堪一個州府,整個陝西三邊加起來,堪兩個遼東。

這其,最有名的當屬延綏鎮,原本延綏鎮是因延安衛、綏德衛而得名,但成化九年以後延綏鎮移治榆林衛,故延綏鎮又稱為榆林鎮。

有明一代,榆林皆為天下雄鎮,兵最精將材最多,其忠烈又為天下最盛,明軍的榆林籍將領可謂多如牛『毛』,光是榆林鎮出的總兵數不勝數,像明末較有名的,瀋陽總兵尤世功、昌平總兵尤世威、遼東總兵尤世祿、延綏總兵李昌齡、延綏總兵王定、寧夏總兵侯世祿、山海關總兵侯拱極、宣府總兵王學書、山海關總兵王世欽等等,皆為一時將材。

不知是湊巧,還是必然,農民起義軍較有名的將領或者說領也大多出自榆林,像王嘉胤、王自用、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劉國能等等,皆出自榆林鎮。

這也造了一段悲壯的歷史,崇禎十六年九月,李自成進攻陝西,督師孫傳庭在朝廷的催『逼』下倉促出兵,率十萬大軍與李自成數十萬農民軍激戰汝州,最後不敵身亡,大明可謂氣數已盡,但是,李自成並沒有立刻揮師京城,反而率大軍直奔西北,進攻榆林鎮。

史書記載,李自成大軍戰馬數萬,旌旗數十里,而當時的榆林鎮有多少守軍呢,總共才五千,李自成率數十萬大軍去進攻五千屯衛駐守的榆林鎮,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呢?

後面的事實證明,他不是小題大做,綏德、延安、慶陽三衛,守軍才數百,面對數萬大軍都堅守了幾天,而榆林鎮治所榆林城,當時只有三千守軍,李自成卻派了權將軍劉芳亮和制將軍李過率十萬大軍前去進攻,以十萬大軍碾壓三千之眾按理來說應該是手到擒來,結果卻並非如此。

那時的農民軍已經不是烏合之眾,戰鬥力差不多已經與明軍相當,但是,這三千守軍卻讓十萬農民軍吃盡了苦頭,十萬農民軍足足猛攻了十三天,才將小小一個榆林城攻下來,攻下來之後,巷戰還持續了三四天,這,最後榆林守將李昌齡還掩護一千餘榆林百姓突圍而去,榆林兵之彪悍可想而知。

榆林將領之忠勇更是驚天動地,城破後,竟然無一人投降,尚有餘力奮戰者皆力戰而亡,精疲力竭者大多在自家庭院穿戴好衣冠,擺出供案焚香,取出家世承襲牒,向東跪拜曰:“臣力竭矣”,然後換壽衣自縊殉國!

此戰,凡被俘將士也鮮有投降之人,連城『婦』孺殉國者都不計其數,有史料記載榆林一戰,城『婦』女死義者數千人,但凡城水井,無不填滿忠義之屍!

後人有詩讚曰

榆溪嗚咽浸凝血,黃沙哀鳴蓋忠骨。

可憐守城三千甲,不知國破君王故。

當然,這些都還沒有生,榆林此時還是一座精兵強將多如牛『毛』的雄鎮,而孫傳庭這會兒在延綏鎮的治所榆林衛招兵。

說實話,這會兒他還有點蒙,他不明白張斌為什麼突然給他爭奪三邊總督之位,更不明白張斌為什麼一定要他來榆林鎮招兵,歷史他是從天啟三年回家韜光養晦,潛心鑽研兵法十二年,直到崇禎八年才復出,崇禎九年,他才因為謀略出眾被崇禎看,出任陝西巡撫,組建秦軍。

這時候才崇禎五年,而且,他才在家裡鑽研了六年兵法被張斌拉出來出任廣東提刑按察使,他原本以為,這輩子可能與領兵打仗無緣了,卻不曾想,突然坐了三邊總督的位子。

他本是軍戶出身,自然知道榆林鎮兵精將廣,初到榆林,他並沒有急著招兵,反而到處打聽閒賦在家的榆林將領,結果還真讓他打聽到幾個。

其最有名的當屬尤世祿,這尤世祿可不得了,天啟年間擔任遼東總兵官,與袁崇煥一起取得了寧錦大捷,可惜魏忠賢把戰功全部據為己有,用以給自己的親族封侯進爵,袁崇煥憤而辭官返鄉,尤世祿也跟著辭官返鄉了。

尤世祿不但戰功赫赫,家世更加駭人,尤家是榆林城數一數二的名門望族,尤氏一門先後走出五位總兵,其包括尤世功、尤世威和尤世祿三兄弟,可謂是將帥世家,顯赫一時。

孫傳庭得知有此將才在閒賦在家,立馬登門拜訪,請世祿復出,出任延綏總兵,此時魏忠賢已然伏誅,世祿在家也閒的有點慌了,朝廷再不招他復職,他都準備自己想辦法去活動活動呢。

孫傳庭的邀請可謂恰逢其時,世祿欣然從之,並推薦同族悍將尤翟、尤岱和尤養鯤等,皆有以一敵百之力,孫傳庭投桃報李,全部招至賬下,任命為遊擊將軍。

世祿又舉薦固原總兵侯世祿之子侯拱極,侯拱極曾隨他破賊於河曲,累積軍功升至參將,後面也因閹黨之禍辭官,一直未曾得到啟用,孫傳庭亦請其官復原職,出任延綏參將。

期間,又有人舉薦原山海左部總兵官王世欽,世欽亦因與閹黨有隙,辭官返鄉,一直未曾見用,此時,總兵已由尤世祿出任,孫傳庭只能委屈其暫任延綏副總兵。

又有守備賀人龍,曾隨巡撫洪承疇剿賊,作戰勇猛,屢立戰功,賊寇懼之,皆稱其為“賀瘋子”,孫傳庭亦擢其為延綏參將。

至此,領兵將領已全部位,孫傳庭這才下令各鎮開始招募士卒,沒想到,他這一聲令下,前來應徵者簡直如同過江之鯽,不可勝數,短短一個月時間,光是榆林鎮招募了精兵兩萬餘,寧夏鎮和甘肅鎮那邊也傳來訊息,招兵已有萬餘,這一下是將近五萬大軍了,嚇的孫傳庭連忙停止了招募,倒不是他不想招更多的兵,主要這糧草跟不啊!

榆林這地方本來乾旱少雨,再加西北連年大旱,這裡可以說一點糧食產出都沒有,要地籌集糧草壓根是不可能的事情,大部分老百姓都因為沒飯吃,被『逼』的造反了,軍戶也被『逼』的沒辦法啃草根樹皮去了,都眼巴巴的指望著當兵,盼望著領糧餉接濟家人呢。

所以,在榆林鎮招募了兵馬之後,糧草唯有靠朝廷撥付,而這次,朝廷僅撥付了兩萬石糧草,這一個月下來,已經被招募的“新兵”66續續吃掉了一萬石,剩下一萬石也只夠兩萬餘人堪堪吃半月了。

當然,孫傳庭還有張斌的支援,不然的話,這五萬大軍估計還沒組建起來得解散了,人馬招齊,他立刻率軍南下,趕赴綏德衛,同時下令寧夏鎮和甘肅鎮招募的新兵也趕往綏德衛集結,準備接收張斌支援的糧草,開始『操』練新軍。

而這時,綏德衛以東一百餘里的黃河東岸,一隻龐大的車隊正在緩緩前行,這個車隊延綿足有十餘里,光是馬車有四五千輛之多,再加隨行護衛的明軍將士,整個車隊足有萬人馬!

車隊的最前方,李樹本正滿臉震撼的看著眼前的黃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我辯機,誓死不從高陽

靈零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