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九章 分割,大明崇禎第一權臣,星辰玖,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盧象升會聽鄭王朱翊鐸的命令死守懷慶府城嗎?

這個自然是不可能的,守在這裡沒有任何意義,反賊可不會看到懷慶府城有大軍駐紮就逃跑。

他們佔據著四五座縣城,又佔領了懷慶府大部分土地,小日子過的正舒服著呢,你不去打他們,他們為什麼要跑?

盧閻王可不是那種坐看反賊逍遙自在的人,他的習慣是進攻、進攻、再進攻,趕著人家去投胎!

第二天一早,他便出一連串的命令。

令山西巡撫許鼎臣從澤州和陽城各調五千人馬趕到懷慶府城外聽候差遣;

令戚元輔遣五千步卒押送糧草輜重趕往懷慶府城外,配合一萬精騎紮營;

令戚顯宗和戚振宗派出偵騎刺探武陟、河內、溫縣、孟縣、濟源等處反賊情況。

當天下午五千天雄軍步卒便押送糧草輜重趕到,一萬精騎終於有了營帳,也能埋鍋燒水造飯了,各處偵騎也紛紛回報,盧象升終於對懷慶各地反賊的分佈情況有了大致的瞭解。

駐紮在河內的是反賊闖塌天劉國能部和『射』塌天李萬慶部,人數大約有三萬左右;

駐紮在孟縣的是革左五營的馬守應和賀一龍等部,人數大約有五萬左右;

駐紮在溫縣的原本是反賊賽曹『操』羅汝才部,只有兩萬多人馬,但是高迎祥率軍逃到溫縣之後,那裡的人馬已經達到六萬餘;

駐紮在濟源的反賊就多了,紫金梁王自用率領三十六營其他小領部集結在那裡,人馬足有十餘萬,再加上武陟的張獻忠手下三萬餘人,反賊的數量又達到了二十餘萬!

盧象升現在終於明白張斌為什麼說他這會兒剿不滅反賊了,你一打,他就跑,而且所謂步卒對他們來說壓根就不算什麼,只要主力騎兵能跑掉,用不了多久,他們又能招募幾萬甚至是十幾萬步卒,你怎麼剿都剿不滅。

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啊!

他這會兒也明白了,想要剿滅這些反賊唯有徹底消滅他們的主力騎兵,問題反賊的騎兵不但多,而且壓根就不和你打,他們一般都是驅使炮灰步卒上來送死,一旦情況不對,他們立馬就會率騎兵逃跑,那真是跑的比兔子還快啊,怎麼追都追不上。

對付反賊的騎兵不是說一點辦法都沒有,要麼將他們團團圍住,來個十面埋伏,讓他們無處可逃;要麼你騎兵比他們還多,死咬著他們不放,一直追擊,一直追擊,追的他們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很顯然,這兩種辦法現在都沒法實施,因為他手裡壓根就沒那麼多兵力將他們團團圍住,也沒有那麼多騎兵追著他們到處跑。

盧象升分析了一下情況,立馬放棄了剿滅反賊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再結合鄭王朱翊鐸的表現,他對這些為富不仁的皇親國戚也充滿了反感,所以,他徹底選擇了張斌定下的策略,只追不圍,讓反賊去收拾這些為富不仁的狗東西!

當然,這次他還不能讓反賊把鄭王朱翊鐸給收拾了,因為他接到的旨意就是來救援鄭王朱翊鐸,如果鄭王朱翊鐸完了,他也完了。

他決定了,只要將反賊趕出懷慶府,他就率軍回去覆命,至於其他皇室宗親、貪官汙吏、土豪鄉紳什麼的,管他們去死!

其實,要將反賊趕出懷慶府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因為他手裡可用之兵太少了,他最多也就能調動三萬人馬,而反賊卻有二十多萬,如果他們集結在一個城池駐守,那自己還真拿他們沒什麼辦法。

所以,絕對不能讓反賊集結在一起,不然就麻煩了,他看了看地圖,很快就有了定計,現在就等澤州和陽城的山西屯衛抵達了。

澤州和陽城其實離懷慶府城都不遠,如果算直線距離,兩座城池離懷慶府城都不到百里,問題從澤州和陽城過來必須橫穿太行王屋二山,官道是有,但都相當的不好走,所以,盧象升一直等了三天,澤州和陽城的山西屯衛才相繼抵達懷慶府城。

一萬屯衛抵達之後,他立馬派出三千去修武與戚元輔手下的五千天雄軍換防,將他們換過來,準備開始下一步作戰。

懷慶府城和修武縣城之間雖然只有五六十里,但這換防卻需山西屯衛抵達戚元輔才能率軍離開,如果兩邊同時出,那就不叫換防了,而是將修武縣城至於危險之地,誰知道武陟的張獻忠會不會趁戚元輔離開,山西屯衛又沒抵達,直接派出人馬把修武縣城給佔了,這種事情也不是不可能的,因為武陟離修武就三十餘里,他完能趕在山西屯衛之前搶先抵達修武。

這一換防又是兩天時間,等天雄軍齊聚,盧象升終於率軍出了,他的目標是離懷慶府城不到二十里的河內縣城,溫縣、河內、懷慶府城正好是一條直線,將懷慶府分為東西兩個部分,只要拿下河內和溫縣,反賊就分割成兩半了,到時候不管收拾那一邊,都容易的很。

駐紮在河內的闖塌天劉國能和『射』塌天李萬慶聽聞官兵來襲,嚇得直接就跑了,因為他們總共就三萬人馬,而據探子來報,官兵差不多也有三萬,十比一都不一定幹得過,更何況是一比一,還打個屁啊,趕緊跑吧!

他們原本是想往濟源方向跑的,因為那裡有王自用率領的小半農民軍主力,足有十餘萬人,人多一點,感覺就安一點。

但是,他們剛開始往西跑,西邊的探子就匆匆跑過來報告,官兵的一萬精騎把通往濟源的官道給堵了!

還過去,那不自投羅網嘛,劉國能和李萬慶嚇得直接往南一轉,跑溫縣去了。

這一下,溫縣的農民軍就多了,高迎祥部、羅汝才部、劉國能部、李萬慶步加起來足有九萬餘人。

九萬餘人盧象升也不放在眼裡,他直接留下兩千屯衛駐守河內縣城,然後便率兩萬五千人馬直撲溫縣。

這個時候,農民軍內部又出現分歧了。

高迎祥在李自成的慫恿下力主堅守,上次在修武吃了個虧主要是他們指揮失誤,沒有把百戰老兵安排在東面城牆抵禦,“新兵蛋子”被官兵的火炮一轟就『亂』套了,壓根就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梁武帝的天下大同

獨孤閬信

牧唐

柳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