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大明崇禎第一權臣,星辰玖,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吳宗達致仕,鄭以偉去世,謝升和王應熊入閣,溫體仁頓時權勢熏天,在朝堂已然無人能治,按理說,他應該滿足了。

但是,有一件事他卻一直耿耿於懷。

戶部尚書畢自嚴跑崇禎那裡告狀,害得他在福廣撈一把的大計被破壞,還摺進去兩個干將,這個仇他一直記著呢。

他知道畢自嚴是因為其胞弟畢自肅的事被激怒了,才會狠跟他們對著幹。

溫體仁認為,畢自肅一事,他並不是有意針對畢自嚴,怪只怪畢自肅好死不死正好在遼東巡撫的位置,為了收拾袁崇煥,他必須派個自己人過把遼東巡撫的位置奪了,畢自肅這隻能算是誤副車。

他是“出於無奈”才“不得不”將畢自肅拉下馬,畢自嚴卻是故意針對他,著實欺人太甚,這口氣,他怎麼可能咽的下去!

這段時間,他一直在忙著攬權,所以沒空來收拾畢自嚴,等大計和科舉結束,他終於有時間了,畢自嚴這個戶部尚書必須幹掉,因為敢於得罪他的,基本都被收拾完了,還好端端的待在朝堂的,這個畢自嚴了。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這會兒的溫體仁,是有這麼狂!

不過,畢自嚴深的崇禎信任,又廉潔奉公,不黨不群,要收拾他還真有點難度,溫體仁召集一眾黨羽商討了好幾個晚,才想出了一條毒計。

不出幾天,唐世濟的一個遠方親戚唐晚便時來運轉,補了一個肥缺。

這個唐晚可能是名字沒取好,幹什麼事都晚了一步,他寒窗苦讀十餘年,參加了八次科舉才考個秀才,那時候他已經年近四十,科舉之路貌似走不通了,但是他還是沒有放棄,繼續考了五次,到五十多歲,還真被他考了舉人,不過這個時候什麼都晚了,他都已經半隻腳踏進棺材了,再繼續考進士,估計考到死都考不!

他以為,自己的人生這樣止步了,或許等不到吏部給他排職位,他壽終正寢了,正是這個時候,他突然收到吏部的任免書,任命他為戶部太倉庫的大使。

明朝的大使可不是多大的官,一般也是個九品芝麻官,跟吏目一樣,是最底層的官員,原本這個太倉庫的大使連九品芝麻官都不是,是個未入流的小吏,不過這唐晚好歹是個舉人,吏部“酌情”給他來了個正九品,也算是對的起他了。

按說這太倉庫大使也是個肥缺,問題職位再肥,你得能把肥肉吃到嘴裡啊,太倉庫可是戶部的銀庫,沒點後臺,你敢偷吃,牙給你敲掉算是輕的了,掉腦袋都很正常!

去,還是不去呢?

正當他猶豫不決的時候,他的遠方親戚唐世濟託人給他傳話了,讓他進京。

唐世濟可是嘉興唐氏的驕傲,當今都察院左都御史,六部尚書還牛的大官,這麼一個朝廷重臣派人給他傳話,還有什麼好猶豫的,那絕對有天大的好處啊!

他當天收拾行裝,快馬加鞭趕往京城,跟趕去投胎一樣。

唐世濟的確有天大的好處給他,他任之前,唐世濟便秘密交待他,讓他把南直隸松江府青浦縣去年的稅銀入庫記錄想辦法消掉,然後,再想辦法把青浦縣去年繳的稅銀偷出來,不管多少,都是他的。

一個縣一年的稅銀啊,他倒是想貪,要換以前,打死他都不敢貪,但是,唐世濟卻告訴他,只要他想辦法把這銀子貪了,不但沒人追究他的責任,事情過去以後,他還將獲得升遷,最少都是正七品的縣令!

這傢伙,貪了錢還能升官,這麼好的事哪裡找去,唐晚自然是求之不得,於是乎,他一任,便想盡辦法,琢磨著怎麼把青浦縣去年的稅銀給貪墨了,好升官財!

太倉庫全名戶部太倉銀庫,是大明朝廷設定的專門用以貯存賦稅折銀、籍沒資財田產等財產物資的府庫。

原本太倉庫並不是很重要,因為明朝初期和期的稅收都以糧食為主,收來的銀兩很少,籍沒的資財也不多,所以,戶部太倉庫的大使一開始只是不入流的小吏,甚至連品級都沒有。

但是,從萬曆初期張居正改革,實施一條鞭法之後,太倉庫便成了戶部最重要的倉庫,因為所有稅賦包括徭役都摺合成現銀了,太倉庫一年的收入最少都有四百餘萬兩之巨!

這下太倉庫的大使總算不是不入流的小吏了,一般都會“高配”一個正九品的芝麻官,至於這個官吏的來源,一般都是吏部篩選老成持重,忠誠可靠者出任,這會兒吏部都被閹黨餘孽把持著,要任免個太倉庫的大使,自然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唐晚這麼任了,沒有任何經驗的他,這麼被趕鴨子架,給派到太倉庫來了。

還好,太倉庫的事情一點都不復雜,也是管理銀兩的出入庫,跟後世的出納差不多,只要腦子正常的,讀過書的,認識字的差不多都能去試試,唯一有點難度的是防止雜役偷盜庫裡面的銀子了。

話說,為什麼存放銀兩的地方還會有雜役呢?

很簡單,因為銀子從重量來說跟鐵疙瘩並沒有多大區別,要是一兩百斤甚或是一兩千斤,有一個大使和一個副使也夠了,兩人費點勁,多跑幾趟,一兩千斤的銀子搬運還不是很困難,問題是,太倉庫一年進出的銀兩最少有四百餘萬兩,折算下來是幾十萬斤,這搬進搬出的,一個大使和一個副使累死也不能成啊!

不過,太倉庫經過這麼多年經驗,對防止雜役偷盜稅銀也有了一套切實可行的辦法,這個辦法說出來有點荒唐,那是所有雜役在搬運銀兩之前都要脫光衣服,穿戶部特製的褲衩,而且搬運完之後,副使還要對所有人進行全身檢查,正使則會將所有銀兩清點一遍,這樣一來雜役想偷盜銀兩幾乎是不可能的。

當然,這裡面也存在一些漏洞,畢竟太倉庫裡面那麼多銀子,正使也不可能每次都把所有銀子都細細數一遍,而雜役也不一定要把銀子藏衣服裡面,從某些地方塞進身體裡面照樣能把銀子帶出來。

對此,戶部也想出了辦法,那是將銀兩的外形變了一下,所有折稅的銀兩不再鑄成銀元寶的模樣,而是鑄成巴掌大小的銀錠子,扁扁的,表面還佈滿了魚鱗一樣的紋路,看去特別漂亮,而且名字也特別好聽,美其名曰“金花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清末大地主

山舞

從小士卒到大夏第一猛將

君思卿

蜀山懸劍傳

大明終始

從三國開始修仙

凡人的任

頑皮千金愛上我

頑皮豬

大明:我能翻閱華夏圖書館

席風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