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章 圍剿,大明崇禎第一權臣,星辰玖,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嚴冬方至,關中平原已然如墜冰窖,凌冽的寒風夾雜著漫天的黃塵到處肆虐,整個天空都變得陰暗無比,宛如末日降臨一般。

李自成和手下大將李過打馬立在臨潼南邊數十里,驪山邊緣的某處山口,默默的注視著前面來來往往的馬車,滿臉嚴肅,一言不。

他們身後是十餘個夜不收,這些都是他從老家帶出來的,同鄉甚至是同村的親信,跟著他南征北戰將近十年,一直不離不棄,是他最為信賴的部眾。

他們前面,一輛輛馬車都滿載著裝有金銀珠寶的箱子,這些大多是從福王府裡搜刮出來的,箱子上很多都刻著大大的福字,不過,這些金銀財寶現在已經姓李了。

這次他的確大財了,福王真的是富甲天下,福王府中隱藏的金銀珠寶簡直不計其數,光是他搜出來的白銀就多達五百餘萬兩,田產地契更是多達上千萬畝,福王,用富可敵國來形容,都一點不為過。

當然,田產地契對他來說毫無用處,他們是反賊,就算拿著田產地契,朝廷也不會承認那些田產是他們的,所以,他將數十箱田產地契全當著洛陽百姓的面燒了,只留下了這些金銀珠寶。

這次,他感覺自己是跑不掉了,至少手下大部分人是跑不掉了,他之所以騙劉國能和李萬慶為他擋住熊文燦和盧象升,一是為了尋機逃竄,同時也是為了埋藏這批金銀珠寶。

如果這次他能跑掉,這些金銀珠寶就是他東山再起的資本;如果這次他跑不掉,那就什麼都不用說了,這些金銀珠寶也不知最後會便宜了誰。

這裡是有名的驪山陵墓,秦始皇的埋骨之所,不知道多少盜墓賊在此亂挖了上千年,山中到處都是延伸數里甚至是數十里的山洞,要找個隱藏金銀珠寶的地方倒是容易的很,就是藏完之後怎麼守住這個這藏寶地點的秘密頗為麻煩,所以,他才帶著自己的親侄子李過和十餘個信的過的夜不收前來“監督”。

福王的財寶真叫一個多啊,數十輛馬車足足搬運了半天,才將所有金銀珠寶從十餘里外的大營中全部搬運過來。

過了不知多久,陰沉的天色中,一個管隊打馬來到李自成跟前,拱手道“掌盤的,全部都搬完了。”

李自成點了點頭,淡淡的問道“洞口堵上了嗎?”

那管隊連忙拱手道“堵上了。”

“嗯。”,李自成露出滿意的笑容,隨即眼中歷芒一閃,拔出長刀,探身往前閃電般的一掃,一顆人頭隨之飛起,那管隊還不知道怎麼回事,便去閻王爺那裡報道了,當然,這個閻王爺不是盧閻王,而是真正的閻王!

那些搬運珠寶的普通士卒都嚇了一跳,不知道掌盤的為什麼突然把他們的管隊給殺了。

李自成並沒有跟這些人囉嗦,他收刀回鞘之後,嘴裡隨即冷冷蹦出一個字“殺!”

李過毫不猶豫的帶著十餘個夜不收衝上去,追著那些搬運珠寶計程車卒就是一頓砍,不到一刻鐘時間,數十個士卒全部被他們砍翻在地,整個谷口頓時一片狼藉。

李自成緊接著下令道“把這裡清掃乾淨,屍體都埋到山洞附近去,記住位置,不要到時候自己來挖都挖到屍體了。”

李過道了聲遵命,隨即便帶著人忙碌起來。

李自成看著他們忙碌的身影,臉上不由露出陰陰的冷笑,如果真有人來挖,挖的好就好,挖的不好,挖出來一堆屍體,不被嚇死也會被燻死!

這個時候,延安府,綏德通往黃龍的官道上,數萬大軍正頂著寒風,邁步前行,一隊又一隊,一團又一團,延綿足有十餘里。

他們的步伐雖然不是很整齊,甚至裝備都不是很齊整,但是,他們的服裝卻基本上是統一的,因為他們是官兵,準確的說,他們大多是山西屯衛,朝廷雖然沒給他們過什麼糧餉,但明軍的制服他們祖祖輩輩積累下來,每人還是能找出一兩身來的,所以,這隊伍看上去還像那麼回事。

這邊的氣溫比臨潼那邊還低,不過,左良玉心裡卻是火熱無比,他終於混出頭了,這次兵部尚書內閣大學士楊嗣昌選拔將領,他毫不猶豫的湊上去,使勁表忠心,終於被這位閣部大人給看上了,七萬大軍啊,他手裡一下就有了七萬大軍!

這位閣部大人也真好哄,自己表表忠心他就信了,忠心這玩意能信嗎?反正他自己是不信的!

他早就看出來了,這朝堂上下已經亂套了。

魏公公當權那會兒,他們拼死拼活,跟建奴鏖戰,取得了寧遠大捷和寧錦大捷,結果,別說獎賞了,連糧餉都欠著,魏公公那些侄子侄孫卻一個個因遼東軍功封侯進爵,賞賜多的嚇死人,有這麼搞的嗎,這麼搞下去,朝廷還有希望嗎?

他那時候就認為亂世要到了,所以,督師袁崇煥一撂挑子辭官還鄉,他便帶著右車營跟著其他十二營的兄弟鬧起了兵變,朝廷如果不管,這兵變很可能就會變成造反,到時候他就可以當山大王了。

沒想到,倒黴催的,老皇帝掛了,新皇帝繼位,把魏公公給收拾了,袁大人又回來了!

還好他縮的快,不然就被袁大人逮去一刀給咔嚓了,看樣子造反有危險,行事需謹慎。

後面,他一直在尋找機會,找靠山,希望能順勢掌握兵權,學那東漢末年的十八路諸侯,玩個群雄割據,興許他家還能出個皇帝呢,就算做不了曹魏,做個孫劉也不錯,起碼也能過幾十年當皇帝的癮。

可惜,他運氣一直不佳,好不容易獲取了東林重臣侯恂的賞識,人家壓根就不在乎兵權什麼的,把他提拔為參將就不管了,溫體仁這幫閹黨餘孽掌權之後是想掌握兵權,但他們是想讓親信文官來掌握兵權,不是用武將,所以,他還是一點機會都沒有。

還好,楊閣部一上臺,他便現,這位閣部大人好像有點葷素不忌,不管文臣武將,甚或是太監,只要聽話的,他都要!

他這一傍上去,果然,很快便被提為山西總兵官,手下邊兵屯衛加起來足有七萬之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涯孤鴻

相思鴻雁

凡人之從靈獸山開始

來此覓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