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七章 納捐助餉,大明崇禎第一權臣,星辰玖,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崇禎也是那種膽大妄為之人,他知道加徵稅賦會使老百姓日子更難過,但是,他認為該加的時候還是要加,如果張斌敢提,他真敢加!

張斌當然不會幹這種飲鴆止渴的蠢事,他的計劃是需要更多的人馬,但是,這些人的糧餉馬並不需要朝廷負責,更不需要崇禎加徵稅賦。

他正想趁此機會把東番九衛的戰兵光明正大的拉出來呢,這個時候東番九衛戰兵數量連十萬都不止了,拉十萬人出來自然沒有任何問題。

不過,這十萬人馬不能突然出現,更不能讓崇禎知道是他私自招募的,如果讓崇禎知道他暗地裡招募了這麼多軍隊,不跟他翻臉才怪。

明朝並不是不準招募士兵,但是必須經過皇帝允許,在兵部報備之後才能招募,這種士兵稱為私募兵。

私募兵是特定環境下的產物,明朝前期和中期很少具備這種特定環境,所以,那時候基本上沒有什麼私募兵的記載。

但是,到了明朝後期,由於屯衛逃逸嚴重,各都司衛所剩下的屯衛本就不多,再加上屯衛體系糜爛,就算剩下的這些屯衛大多也成了都司衛所軍官手下的農奴,甚至有的還成了兵痞、地痞、流氓,所以,很多將領都不願意用屯衛,寧可用私募兵。

私募兵中比較有名的就是戚家軍和川軍白桿兵,這兩支勁旅裡面基本沒什麼屯衛,都是戚繼光和秦良玉等人在地方上招募的平民,其赫赫戰功也足以證明,這個時候的屯衛甚至還不如訓練有素的平民。

張斌就是想趁機將東番九衛的戰兵變成名正言順的私募兵,雖然東番九衛都是在編衛所,這些戰兵也是從屯衛中挑選出來的精銳,他還是不想這些戰兵以屯衛的形式出現,因為一個衛所滿編也就五千多戶屯衛,他無法解釋這十萬大軍是怎麼來的。

現在,崇禎竟然主動提及這個兵力問題,那再好不過了。

張斌連忙順勢道“皇上,微臣有個想法,那就是在福廣招募一批新兵,福廣這些年並未遭災,老百姓日子過的也不錯,兵員素質比起西北五省來要好上不少,招個十萬青壯應該沒有問題。”

果然又要招兵,招就招吧,崇禎咬牙道“也行,不過,這樣一來,這剿餉和練餉都要增加,你說增加多少合適?”

沒想到,張斌卻是搖頭道“皇上,這些私募兵的糧餉並不需要朝廷負擔,微臣在福廣的時候結識了一些大商戶,當初剿滅海盜的時候糧餉就是找他們募集的,現在國家有難,微臣想他們應該不會坐實的。微臣撇下這張臉不要,去求他們,相信勉強能把這十萬大軍三年的糧餉湊出來。”

不需要朝廷負擔糧餉!

崇禎聞言不由一愣,不過,很快他便反應過來了,的確,張斌在福廣追剿海盜的時候從來就沒有問他要過糧餉,他的糧餉都是找人募集的。

能不掏錢白得十萬大軍自然最好,但有一點辦法,崇禎也不想加徵稅賦,他不由欣慰道“很好,雙全,你去跟他們說,這次他們捐獻的錢都按納捐計算,他們捐多少銀子,朕就給他們封多大的官!”

張斌還真沒想過這個問題,朝廷的確有納捐的制度,也就是說平民百姓可以捐錢買官,不過這錢可不是一點點,一般捐獻的白銀要過萬兩才能買的到官,而且買來的官也是散官,基本上沒有任何職權,只是掛個官職而已。

這感情好,如果捐錢能買到官,他興許真能募捐到十萬大軍三年的糧餉,這個時候,想當官的大商戶多著呢,只是他們不敢胡亂捐錢而已。

納捐可以買到官,這個誰都知道,但是,財不露白也是誰都明白的道理,你如果傻不拉幾的亂捐錢,被貪官汙吏盯上了,那可就完蛋了。

天啟朝的黃山吳養春案就是典範,他們吳家前後捐獻了五十萬兩白銀,買了八個官,可惜,卻被魏忠賢給盯上了,結果家產全被魏忠賢奪去不說,還安上個東林幕後金主的罪名,差點被魏忠賢滅了族!

所以,明末就出現了這麼一種怪現象,貪官汙吏有錢,卻不肯拿出來給朝廷應急,很多大商戶有錢,卻不敢捐獻給朝廷,他們不是不願意,而是怕被這些貪官汙吏盯上,最後落得個抄家滅族的下場。

不過,張斌相信,如果有自己擔保,這些人肯定會踴躍買官,因為他是內閣次輔,不說權傾朝野,保護幾個富商還是沒問題的,而且他在商戶中的信譽相當好,從來都是說一不二,說出來的話,沒人會懷疑。

或許,該給他們爭取高一點的職位,畢竟,這些人雖然沒有實權好歹也是官員,也可以參加早朝,也可以參與奏對,如果他們職位夠高,興許能給自己帶來不小的助力。

想到這裡,他假假意思激動道“皇上英明,如果能這樣,那些大商戶肯定會踴躍捐款,微臣斗膽,請皇上定下個具體的標準,如果職位夠高,微臣相信,十萬大軍三年的糧餉募集起來肯定沒有問題。”

崇禎當然不知道張斌打的什麼鬼主意,有人肯捐錢,那感情好,官職什麼的,他有的是,他也從來不吝嗇官職,只要你敢要,他就敢給!

他稍微沉吟了一下便點頭道“這樣吧,納捐白銀一萬兩,贈太僕寺監副;納捐白銀五萬兩,贈中書舍人;納捐白銀十萬兩,贈太僕寺寺臣。“

崇禎想著,能捐個一萬兩已經不錯了,能捐個五萬兩已經相當不錯了,能捐個十萬兩那就了不得了。

張斌卻是知道,你如果敢給更大的官,甚至捐一百萬兩的都有,這不是開玩笑的,像他都可以拿出上百萬兩給他舅舅買個官,反正東盛堂“補貼”福廣那十多萬私募兵糧餉都不知道幾個一百萬兩了,這官職不要白不要。

不過崇禎提出的這什麼太僕寺監副,中書舍人,太僕寺寺臣肯定不行。

比如太僕寺監副和太僕寺寺臣,聽起來好像蠻牛批的樣子,其實都是閒得不能再閒的閒職,太僕寺原本是管理朝廷所有馬匹的,大明光是戰馬怕就有十萬匹以上,這太僕寺官員本來還是挺有權力的,但是,這會兒太僕寺已經廢了,因為太僕寺的草場都被魏忠賢打包給賣掉了,朝廷根本就沒有牧草養馬,太僕寺還有個屁的職權。

中書舍人就更不用說了,內閣中書舍人還有點職權,因為內閣有誥敕房,專門負責寫聖旨詔書的,而且,平時內閣大學士還會讓中書舍人幫忙辦點雜事,這些中書舍人那的確是香餑餑,但是,納捐來的中書舍人肯定不會進內閣,一般都會安排到其他地方去篆寫冊寶、圖書、冊頁什麼的,說白了就是個抄書的,你愛抄不抄,字寫的不好,人家還不讓你抄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庶天子

夜作十里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