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八三章 君君臣臣,大明崇禎第一權臣,星辰玖,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文震孟這個倒黴蛋被崇禎抓了壯丁,出任內閣輔,帶領東林黨跟張斌硬剛。

他是極不情願的,因為他知道張斌是一心為國為民的好官,起碼到目前為止張斌還沒表現出想謀朝篡位的意思,但是,皇命難違,他再不願意,那也得上啊。

這個時候,他想到了勸張斌隱退。

他之所以這麼想,並不是認為自己幹不過張斌,他只是不想張斌白白送了性命,甚至牽連家人,在他的印象中,歷朝歷代,不造反而跟當朝皇上對著幹的,那都是尋死!

文震孟是真心為自己好,這點張斌也清楚,但是,他不會接受文震孟的提議。

退隱,那是不可能退隱的。

張斌可不認為自己幹不過崇禎,但有些話他又不能跟文震孟明說,他只能反過來勸文震孟退隱了,因為他也不想文震孟白白送了性命!

自古以來,涉及到皇權的鬥爭那都是相當血腥的,兄弟甚至是父子都有可能要了對方的性命,更何況是朋友,如果文震孟真走到了自己的對立面,他可不會手軟,因為他要對自己負責,要對跟隨自己的同濟負責!

皇權鬥爭,向來都是你死我活的鬥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張斌不想死,所以,他的對手都必須死!

他想了想,認真的問道“文起,我們讀書人學的都是孔孟之道吧?”

文震孟聞言一愣,這話什麼意思,我勸你歸隱呢,你跟我說孔孟之道!

他心不在焉的應付道“這學問浩如煙海,並非只有孔孟之道,但現在孔孟之道是主流,大多數讀書人學的都是孔孟之道,所以,要說我們讀書人學的是孔孟之道也沒錯。”

張斌又認真的問道“孟子有云,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你怎麼理解,或者說,你認為這句話對不對。”

文震孟一聽這話,明白了,張斌這是反過來勸他呢!

這種想法可不好,想多了真會走上謀朝篡位之路。

他仔細想了想,然後認真的回答道“孟子說的自然有他的道理,但是,這句話並未收錄到《孟子》一書中,而是出自《六韜.武韜.順啟第十六》,這就證明,這句話與孔孟之道的主旨不符,所以,古聖先賢不提倡這種說法。雙全,我明白你的意思,我也不想與你爭辯,不過,我還是要奉勸你一句,有些想法很危險,我勸你還是放棄這些不切實際的想法。”

這狀元郎就是狀元郎啊,博覽群書,而且還學到了其中的精髓,他說的沒錯,主流的孔孟之道提倡愚忠,為了是非對錯連皇帝老子都要拉下馬這種思想是不符合孔孟之道的,不過,張斌並不是這個時代的人,所以,他的思想並沒有被這會兒的主流思想所左右。

張斌想了想,鄭重的道“文起,你說的是沒錯,為了這天下長治久安,對皇權起碼的敬畏還是應該有的,但是,做人不能是非不分,不分是非,一味愚忠,這等於是拋棄了國家,拋棄了老百姓,將這天下看成一人之天下的想法更危險,因為這天下並非只有一人,為了一人而不顧天下所有人,最終結果會如何,不用說你也知道吧?”

結果會如何,文震孟當然想過,但是,他的看法卻和張斌不一樣,他搖頭道“你這有點偏激了,我們並非為了一人而不顧天下所有人,而是為了天下所有人擁護一人,如果大家沒有統一的意志,我想擁護這個,你想擁護那個,那這天下豈不大亂!”

臥槽,這傢伙,腦袋裡面的歪理還真多啊,張斌忍不住反問道“那這一人是錯的呢,讓天下人跟著陪葬嗎?”

文震孟不假思索道“擁護一人並不是說是非不分,如果這一人是錯的,我們就要勸其改正,他一人錯,又不是所有人錯,只要大部分人都沒錯就行了。”

臥槽,這傢伙,全身上下就剩下一根筋了啊,人家是皇上,他要不聽勸,你又能如何!

遇到這種思想頑固的腐儒怎麼辦呢?

很簡單,用事實打他臉!

張斌毫不客氣的反問道“要按你這說法,那這天下應該永享太平啊,為什麼會有朝代的更替呢?”

文震孟依舊不假思索的道“朝代的更替並非一人之錯,大多數人都錯了,才會出現朝代更替。”

我太陽啊,這傢伙被毒害的不淺啊,張斌想了想,乾脆舉例道“那就不說其他朝代了,就說我們大明朝吧,當初英宗寵信太監王振,讓個閹人把持朝政,不對吧,有誰能勸他改過?最後結果如何?大明都差點被韃靼給滅了!還有,神宗寵信鄭貴妃,意欲立幼不立長,不對吧,大家去勸他,結果如何?被流放的朝廷重臣最少有上百吧!還有,先帝熹宗同樣寵信太監魏忠賢讓個閹人把持朝政,不對吧,你們勸他有用嗎?最後結果如何?就說你們東林,有多少人被殘害至死,你不知道嗎?又比如說建奴的問題,建奴是如何崛起的?大明打不過建奴嗎?熊廷弼打的過,撤了!孫承宗打的過,撤了!袁崇煥打的過,撤了!我張斌打的過,皇上還是要把我撤了!不是我危言聳聽,如果我真被撤了,死了,你們何人能抵擋建奴,建奴現在還沒滅呢!”

“這!”,文震孟這臉被事實打得啪啪直響,他終於沒了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瀟灑,剩下的只有無語的尷尬。

張斌見狀,趁熱打鐵道“你說天下惟有德者居之不溶於孔孟之道,那我就跟你說句溶於孔孟之道的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話是孔子說的吧,這話錄於《論語.顏淵篇》吧?君不君,臣不臣,這天下還有希望嗎?文起,革故鼎新並非沒有先例,比如漢時廢帝劉賀昏庸無道,大將軍霍光率群臣擁立宣帝劉詢取而代之,這才有了後面的孝宣中興,如果繼續讓昏庸無道的劉賀執掌朝堂,你說,大漢是不是有可能因此而滅亡!”

文震孟被問的啞口無言,他呆愣了半晌,這才頹然道“或許,你說的有道理,但是,革故鼎新這種事我實在不能苟同,雙全,我希望,你能讓大明真正走向中興。”

說罷,他便緩緩起身,滿臉落寞的向外走去。

他這話是什麼意思呢?

喜歡大明崇禎第一權臣請大家收藏大明崇禎第一權臣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第一大掌門

歲末末子

仙鑰

吃貓的小鹹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