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四章 世內事外,將夜,貓膩,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像柳白君陌葉蘇這樣強大的修行者一直存在,千年前的世界,本就是修行強者的世界,無論王族還是普通人,都只是在縫隙裡苟延殘喘的可憐人。

只不過千年有聖人出,隨著夫子建唐,西陵神殿做出相應的改變,這種局面便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有書院和西陵神殿這兩座大山,再強大的修行者,都必須服從於世俗的規矩——除非他們能夠越過五境——然而越過五境,他們會發現自已的頭頂,原來始終籠罩著一片青天,讓己不得出。

如今夫子登天,蒼天也似乎無心再理人間,西陵神殿在戰爭中損耗極大,兩座大山和一片青天的震懾力,都在減弱。

在這種情況下,強大的修行者自然可以呼吸更多新鮮的空氣,更何況像劍聖柳白這種只要願意、隨時可以跨過五境門檻的人。於是南晉皇帝悄然死去,便成了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因為他根本沒有看明白世界的變化。

越強的人擁有越多的自由,一旦他們有能力把這種自由凌駕在人間之上,人間必然陷入混亂之中,如同大唐出現之前的那些蠻荒歲月。

現在就看像柳白這樣的神殿客卿,對昊天道門是否還保有足夠的尊敬,同時看書院裡的人們,能否像夫子那樣替人間百姓撐開一把傘。

如果只從眼下看來,西陵神殿在這場戰爭中受到的削弱最多,但昊天道門統馭世間無數年,底蘊之深厚難以想象,誰都不知道在哪座山的簡陋道觀裡,是不是還藏著知命境的隱者。

除了七枚大師重傷,佛宗的實力基本上沒有受到太大影響,無論是佛宗行走七念還是懸空寺的僧兵,都沒有加入到這場戰爭中來,只是因為佛宗本身的理念所限,他們應該不會做出太主動的事情。

除了道佛兩宗,世間諸勢力最強的還要數金帳王庭,除卻那些狼群一般的騎兵,王庭的國師和那十餘位大祭司,便足以震懾絕大多數修行者。

南晉劍閣已經開始展露鋒芒,相信各地的門閥世家低調多年的供奉,也敢在這風雨飄搖之時出來見天日了,被三大不可知之地控制無數年的世俗世界,必將變得紛亂起來,誰也看清楚最終會走到哪一步。

如果想要看清楚人間的將來,所有修行門派都必須盯著長安城南的書院,無論書院現在如何沉默,但那裡畢竟是書院。

……

……

“今後是修行強者的世界。除非夫子回到人間,或者西陵神殿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實力,不然至少會亂上一段時間。”

寧缺隔著青帘,看著車廂裡說道:“你現在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那些大臣也應該認識到這一點,然後學會接受現實。”

來到新的一年的長安城,局勢也有些紛亂複雜,當西陵神殿聯軍和金帳王庭騎兵施加給大唐的強大的外部壓力暫時消失之後,原先看似鐵板一塊的大唐朝野內部,有些隱藏著的問題漸漸浮出水面。

尤其是前些天,華山嶽的死亡從前線傳來後,整個長安城都震動了。

華山嶽是世家子弟,數年前便成為固山郡三州鎮軍主管,在軍中權勢頗重,地位極高,很被看好成為將來的大唐王將。

在大唐軍中,馬革裹屍從來都不是隻屬於普通士兵的悲傷,將軍死於沙場是很常見的事情,比華山嶽級別更高的將領,死於敵人流矢的事情,在大唐千年的歷史上不知道發生過多少次。按道理來說,華山嶽戰死的訊息,肯定會引起朝野間的悲痛與遺憾,卻不至於引發如此劇烈的震動。

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華山嶽身為三州鎮軍主管,不需要身先士卒,至少不需要在戰事漸平的時期,還要帶著下屬衝殺於兇險的戰場之上。最關鍵的是,所有人都知道,華山嶽是因為什麼原因才被書院送到了鎮北軍中。

於是華山嶽的死訊,在很短的時間內,便點燃了公主一派官員的怒火。前日朝會結束之後,白髮蒼蒼的禮部尚書對著宮牆淚流滿面,厲聲喝道:“即便有罪,豈能不審而死?娘娘,你可對得起陛下?”

禮部尚書乃是公主派的大人物。像他這樣的人,在朝中還有很多,更何況華家本就是大唐世家,不知有多少親近的門生故舊。

如果皇后和書院選擇在這時候,對朝野間的勢力進行清洗,必然會傷透人心,但如果不傷人心,人心卻難免亂起來。

皇后娘娘是魔宗聖女這件事情,直到如今依然無法被大唐朝野很多人接受,最危險的是,如果人心之亂和道門對大唐皇室的指責聯絡到了一起,必然會給大唐帶來極大的麻煩。西陵神殿方面,現在還沒有進行這方面的輿論攻勢,但誰都知道,這只是暫時的平靜。

紅袖招前停著很多輛馬車,樓內卻非常安靜,聽不到絲竹之聲,聽不到曲聲,聽不到一曲舞罷,喝彩鼓掌之聲。

大廳裡擺著十餘張桌案,案後坐著的人,都是公主一派的重要人物,這些人或面有怒色,或面帶思忖之色,或沉穩不語。

無論心裡是何等情緒,但他們看著正前方那張桌案的眼光都很冷漠。

那張桌案擺在正前方,和這十餘張桌案隔著一段距離,寧缺坐在案後,靜靜看著面前這十餘位神情各異的大臣。

他是書院十三先生,整個唐國無人敢有絲毫不敬,但此時卻沒有人理他,所以他顯得很孤單。

寧缺很適應這種孤單,無論是在岷山還是在荒原,他過慣了這種日子。

他舉起酒壺,把自已面前的酒杯斟滿,看著身前這十餘位大臣,說道:“我知道你們在想什麼,你們不甘心,或者說不服氣,或者對皇后娘娘有所懷疑,或者認為我做了些很不妥當的事。”

大臣們微微挑眉,心想難道你真地敢自承其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拿下電競冠軍後我去開機甲了

林風早

O裝A真是太難了!

黑貓白白

重生之嫡女禍妃

千山茶客

狂浪

鍋盔涼粉

我的女兒真不是克蘇魯

指尖瓶邪

偏執的浪漫

君子阿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