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橋的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章 進入四川大涼山境內(本章過渡章 ),鐵道炊事兵,沒有橋的河,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蔚藍的天空之上,太陽已經變成了橘紅色,從雲南的大山望過去,幾乎與太陽處在同一水平線;

漂浮在天空中的朵朵白雲,已經與太陽同一色彩;

那些飄的比較低的雲朵被高大的山峰頂在頭上,似乎要全力以赴地將雲朵兒撐得更高;

就在這樣的一座高山之上,一行身穿昆明漢族特色服裝的馬幫正行色匆匆地趕路;

馬幫很小,小到只有6人。大山裡的人都知道,這樣的人數絕不會是馬幫;

況且他們的馬並沒有什麼貨物,每匹馬上只有一個很長的行李捲,就沒有其他東西了;

只是有一匹馬上插了個旗幟,大山裡的人家多是彝家,並不認得漢字;

在最前面領頭的3o歲出頭,頭上纏繞著包帕,而且包的十分講究,一看就知道是雲南本地人;

這頭上的包帕只有本地人才會如此講究,雖然漢人的包帕並沒什麼意義,但作為一種對彝家人致敬的方式,很多彝家人通常會對這樣的漢人表示善意。

這位領頭那包裹的異常講究與精緻的頭包帕,一路並沒有躲過大山之中一切隱藏在暗處的眼睛;

要不是包裹的異常講究與精緻,這一行人早被趕出彝家人地盤了;

對於暗處盯著他們的眼睛,這行人並沒有絲毫察覺,即使察覺也只能當沒看見,這山,畢竟是他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

當這行人走進被雲朵覆蓋的山頂時,在不遠處,有兩位年輕的獵人小聲的議論著,他們說的是彝話;

翻譯過來的大致意思就是:要立即回去稟報“諾合”主人,有可疑漢人進入了寨子範圍;

“諾合”並不是某個人的名字,而是一種稱呼,一種對奴隸主的稱呼,漢人一般把這詞翻譯為“黑彝”。

——————————————————————————————

以下為一些民族知識說明,是為楚留香炊事班接下來生的一些故事做的說明;

本來打算將以下的內容融入到接下來生的故事之中,但由於擔心分散介紹可能會造成對民族政策的曲解,還是決定在這裡不倫不類地寫出來!

不感興趣的朋友不用閱讀,以後遇到關於民族問題不清楚的地方,折回來瞅瞅就是!

——————————————————————————————

彝族,是中國第六大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為彝語;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雲南武定、元謀一片的彝族地區,解放前還存有封建奴隸制度殘餘,社會階級等級森嚴;

尤其越靠近大小涼山地區,奴隸制度儲存越完整,社會階級等級越加森嚴;

在殘留奴隸制的彝區,奴隸主和奴隸及一般勞動生產者之間的階級關係,是透過森嚴的等級形式表現出來的。

全體社會成員按生產資料佔有和嚴格的等級和血緣關係劃為“茲莫”、“諾合”、“曲諾”、“阿加”、“呷西”5個等級。

“茲莫”,彝語為“權利”之意,漢語稱為“土司”,歷史上曾是很多彝區的最高統治等級。

“諾合”,意為“群體”,是主人、主體、黑色的意思,漢語稱之為“黑彝”,是彝族奴隸社會事實上的最高統治等級,享有各種政治經濟特權,是生產資料、土地和“阿加”、“呷西”的主要佔有者,與其他等級有不可逾越的鴻溝。

“曲諾”,為白色之意,漢稱“白彝”,是被統治者中的最高等級,介於黑彝與“阿加”、“呷西”之間,人身隸屬於黑彝奴隸主,住在主子轄區,不得隨意遷徙,每年要為主子服一定的無償勞役。

他們一般佔有部分土地和生產、生活資料,少數富裕“曲諾”也佔有部分“阿加”、“呷西”。

“阿加”,意為“門裡門外的手足”,漢稱“安家娃子”,無遷徙自由,全年絕大部分時間為主子服無償勞役,主子可以整戶的或單個的出賣“阿加”。

“阿加”的子女可以全部或部分地被主子抽作“呷西”,一般有著極少量的土地及其它生產、生活資料。

“呷西”,意為“主子鍋莊旁邊的手足”,漢稱“鍋莊娃子”,是被統治者中的最低等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