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暱稱已被使用一萬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0章 採滷煮鹽,招安是不可能招安的,該暱稱已被使用一萬次,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吳用作為大領導,也開始說鹽場的好話:“段將軍,我們梁山家大業大花銷大,總要搞點別的營生做,方可保持收支平衡。這鹽業一項,梁山已經佈局甚久,眼下山寨大半的開銷,最後都得落在這個鹽上。若是將軍不嫌棄,先去青州試試?好歹也讓弟兄們有口飯吃。”

段鵬舉拱拱手:“軍師言重了,江湖上說梁山義氣深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段某是個粗人,就照各位的意思辦。不過貴寨在青州的鹽場,到底缺多少人?我手下的弟兄過去要幹啥營生,還請軍師和李總管示下。”

吳用笑道:“既然段將軍有意,那咱們慢慢談。這樣,先整治宴席,咱們邊吃邊談,如何?”

段鵬舉大喜:“恭敬不如從命!”

……

觥籌交錯之間,段鵬舉、無情,以及對山寨經濟不甚關心的魯智深,這才知道了梁山搞鹽的真相。

話說當年打下東昌府後,梁山控制了一批私鹽販子,透過與這幫人,梁山開始初涉鹽業。

山東大地自古以來就是產鹽重地,夙沙氏煮海為鹽的傳說,就生在山東。

後世不管是鹽商、鹽戶、還是私鹽販子,都奉夙沙氏為祖師爺。

西周時期,古人已經開始利用山東的地下滷水製鹽。

春秋名相管仲,更是在山東大興鹽鐵之利,使得齊國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到了北宋,本土主要的產鹽地也是三個地方:四川、兩淮、山東;還有一部分鹽,需要從西夏進口。

而山東的鹽場,主要位於青州、濱州、密州,大致相當於現代的東營、濰坊、日照。

其中密州的濤雒(1uo)鹽場,是北宋規模最大的鹽場。

……

北宋實行嚴格的鹽鐵專營制度,政府希望透過強制手段,將食鹽之利全部收歸國有。

絕對的壟斷,導致了絕對的腐敗。

官府把產鹽的鹽戶不當人看,用極低的價格收鹽,並且巧設名目,大肆盤剝。

官府賣鹽給百姓時,又是另一幅做法,以次充好不說,還拼命抬升價格。

一手壓價,一手抬價,產鹽的鹽戶和吃鹽的百姓都得不了好,管鹽和運鹽的官府卻賺得盆滿缽滿。

……

官府是個大聰明,老百姓也不是傻瓜。

《宋史·食貨志》記載:“虔州官鹽滷溼雜惡,輕不及斤,而價至四十七錢。嶺南盜販入虔,以斤半當一斤,純白不雜,賣錢二十,以故虔人盡食嶺南鹽。”(贛南的官鹽,分量不足不說,鹽是黑的,官府定的價錢也是黑的,居然要47文錢;還好有嶺南的私鹽販子,搞來的鹽分量足不說,看上去還純白無暇,只要2o文錢。兩相比較下來,贛南百姓只吃嶺南的鹽。)

因為官鹽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私鹽販子應運而生,並且逐漸氾濫成災。

鹽戶們被官府盤剝,苦不堪言,為了尋求出路,也開始與私鹽販合作,私煎私販。

有些膽大的鹽戶,乾脆把產的鹽全都賣給私鹽販子,官府連根毛都見不著。

《宋會要輯稿·食貨》有如下記載:“灶戶鹽貨,入官者少,私售者多。”

……

面對私鹽氾濫的情況,宋朝官府最騷的操作出現了。

一方面,官府對私鹽販子、涉事鹽戶嚴厲打擊,最後被逼反的大有人在。

另一方面,官府也開始賣私鹽啦!

這叫做打不過就加入,有個叫杜蘭特的傢伙最懂這個。

而且官府搞起私鹽,比普通鹽販的規模更大,獲利更多,社會影響更為惡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