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暱稱已被使用一萬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1章 刺殺趙佶,招安是不可能招安的,該暱稱已被使用一萬次,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轉眼之間,天氣就變得溫暖了起來。

滄州與深州之間的聚義城工地,眼看就要完工了。

陶宗旺已經開始籌備高牆的修築工作,只等大批人力到位,即可迅開工。

梁山的春耕活動,也終於告一段落。

呼籲百姓用勞動換取土地的詔令,適時下,此舉吸引了不少目光。

在梁山的大力宣傳之下,最終有四十多萬百姓,加入到民夫大隊之中。

之前撥給山西魯智深、荊湖朱武的用人指標,也得到了貫徹落實,最終組織了十五萬左右的異地民工,加入到河北築城前線。

再加上一直在前線辛苦打灰的二十多萬梁山士卒,目前能夠投入到長城工地上的總人力,達到了驚人的八十萬之眾。

幸虧中原地帶人口稠密,不然也支撐不起如此巨量的用人指標。

當然,這也與梁山遠宋廷的動員能力,以及山東百姓的信任,脫不了干係。

沒有百姓的擁護,再小的工程都沒辦法上馬。

朝廷平日裡的做派異常蠻橫,經常欺壓我等小民,現在碰上事兒了,誰願意替你幹活兒?

而梁山就有所不同,他們近幾年做得很不錯,經常為百姓著想,大家也願意相信這個新的政權。

有了龐大人力的加持,再加上各地運來的夯土材料,陶宗旺總是信心滿滿。

繼續奮戰四個月,便可將女真騎兵隔離在河北之地,使之再也無法染指梁山的地盤。

留給完顏吳乞買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

梁山軍民在奮力勞作,其他地方的人們,也沒有閒著。

比如說宋代最繁華的城市,東京汴梁,在金兵和梁山大軍退走之後,再次煥了生機。

達官顯貴再次過上了歌舞昇平的好日子,空氣中瀰漫著醇酒的香味。

而大街上為貴人們服務的百姓,也大都開心快樂,為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奔走。

當然,並非所有人都心想事成,擁有最好的生命狀態。

北宋的最高統治者,欽宗皇帝趙桓,最近就碰到了一件糟心事兒。

話說徽宗皇帝趙佶,也就是趙桓的老爹,聽說汴梁的危機解除,臨時決定擺駕回宮,繼續來到帝都汴梁,享受專屬於帝王的幸福生活。

聽到這個訊息的趙桓,有一種想要罵娘,哦不對,罵爹的衝動。

他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從民間抱來的野孩子。

說真的,有這樣做父親的嗎?

女真人大軍壓境的時候,身為皇帝的趙佶,跑得比兔子都快。

現在敵人好容易退走了,他又要回來重新掌權,絲毫不顧及旁人的感受。

趙桓的心裡,就像吃了屎一樣難受,可又不得不裝出一副父慈子孝的做派。

他託人給自己的親爹趙佶寫了一封洋洋灑灑的長信,信中表達了對太上皇濃濃的思念之情,而且上至朝野百官,下至黎民百姓,無不翹以盼,希望太上皇能早日回京。

咱們大宋朝的天下,還是離不開您老人家呀!

趙佶接到信後,非常的開心,連夜召來蔡京,與其商議返京事宜。

誰知蔡京表現得極為冷淡,說自己年老體衰,怕是不能再陪皇帝去汴梁了。

趙佶仔細一瞧,蔡京果然蒼老了許多,便也不再勉強。

好巧不巧的是,童貫和王黼也同時病,不願再去汴梁。

最後陪在皇帝身邊的,只有李彥、梁師成這一對臥龍鳳雛。

宦官的命運,向來是與皇帝聯絡在一起的,皇帝要走,他們就得乖乖跟著,不然就是對皇帝的不忠。

……

汴梁皇城,祈福宮內。

宋欽宗趙桓正在批閱奏摺,雖然國家控制的地域少了一大半,但那些雞毛倒灶的破事兒,還是有不少。

趙桓帶著情緒,狂批了一個時辰,覺得有些乏困,便揉揉手腕,靠在御座上小憩一會兒。

旁邊伺候的內侍瞅見空檔,上前通傳道:“陛下,康王殿下已經到了。”

“哦,喚他進來。”

“臣弟拜見皇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星際浮雕師

呆提歡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