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二章 埋雷,新順1730,望舒慕羲和,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百姓們,天朝乃禮儀之邦,此番來,只為施仁義、行仁政。不取寸土。”

“我們終究是要走的,就算今日燒了地契和質押文書,就算今日說了三十稅一,若是武士老爺們、領主們日後反悔,又怎麼辦呢?”

那些已經拿到文書的,心一下子涼了。

是啊,唐人是仁義之師,不取寸土,唐人走了之後該怎麼辦呢?

那些豪商和藩主關係密切,武士老爺們會允許他們只繳納三十分之一的貢賦嗎?

就算拿到了質押文書,將來還不是可以索要回去?

數千的百姓跪在地上,高聲請願道“請大人留下!請大人留下啊!”

“領主怎麼可能會行仁政呢?”

“大人請不要走啊。大人若是走了,我們這些小老百姓該怎麼辦?”

劉鈺“灑淚”道“我有我的仁義,我若留下,豈非是為了取土而來?為人,豈能無信?”

“不若這樣,待我攻下高知城,抓獲你們藩主的家臣和那些豪商。我來作保,要他們不得違背仁政,不可再收回你們的土地,如何?”

“攻取高知城,你們無需衝殺,我來替你們討回你們應得的一切。只是雖不用你們衝殺,卻需你們拿起你們的農具,助我一力,可乎?”

本來已經心涼的人,此時再度又燃起了希望。

既然唐人可以作保,或許真的就能實現這些唐人所說的仁政。

眼前的這位大人是如此的好人,如此的誠實,如此的守信,他還有可以把不可一世的武士老爺打的屁滾尿流的軍隊,這樣的人作保,還有什麼可擔憂的呢?

白米飯的滋味,真的太好了。

如果真的可以實行唐人所言的仁政,日後每天都能吃上白米飯了。

只要這些唐人可以攻下高知城,可以把藩主的武士近臣抓獲,把那些豪商抓住,和他們簽訂契約,不準盤剝,想必藩主和武士老爺們一定會遵守的吧?

武士,也有他們的榮耀啊,而誠信難道不正是其中之一嗎?

只要這些唐人作保,不但可以保證仁政得以實施,還可以讓領主和武士老爺們對此事再也不追究,這就太好了。

再度回憶起一頓吃飽白米飯的感覺,數千農夫紛紛道“請大人做主!我們願意幹。”

見人心可用,劉鈺正色道“好,各戶有心者,明日即可拿著農具前來。家中有女子者,可趁夜晚編織竹筐、木筐。每個作價銀錢,當即交付。”

“各人回到本村,本鄉,可將今日我所說的話廣為傳播。”

“如今已是六月,眼看稻米就要熟了,若能做成,今年你們就能頓頓都吃白米飯了!”

號令一下,數千農夫紛紛朝著家裡狂奔。

或是叫女人連夜編織竹筐、草笸籮;或是自己呼朋引伴,將這幾日經歷之事大肆宣揚;亦或是悄悄從懷裡摸出偷偷藏著的飯糰分給家裡女人孩子。

這些倭人鄉民離開後,軍官們都興奮起來。在他們眼中,明天只要有個幾千人趕來,就可以在一天之內填平壕溝和沼澤。

而那,幾乎是攻取高知城唯一的障礙。

唯獨幾個心地善良的軍官感嘆不已,搖頭道“大人何必騙他們?就算逼著那些人簽了契約,難不成就真的既往不咎?就真的能三十稅一?”

“我等這幾日也研究了一下倭人的制度,別說三十稅一,便是十稅其二,只怕倭人都沒法養這麼多的武士。”

“我朝亦知前朝教訓,兵是募來的,必要花足了錢。兵若不穩,宗廟必隳。倭人又不傻,武士也非軍戶農奴,怎麼可能連這個道理都不懂?農兵分離之下,若對農民仁,則對武士不仁。武士不穩,其國必亂,倭人絕不會允許,也不能答應。”

“大人何不直接按那倭人師匠所言,分鉅橋之粟、鹿臺之財?我等軍勢強橫,倭人百姓亦看在眼中,只要振臂一呼,必然跟隨。”

劉鈺失笑搖頭道“農民很狡猾的。除非到活不下去的時候,誰人造反?豈不聞,歷來皆是反奸臣不反昏君?你們不讀《水滸》?趙王君是好的,高俅是壞的。”

“天朝百姓,造反經驗豐富,漢高、明祖皆布衣而成大業。又有《水滸》等書流傳,《西遊》更直言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倭人造反,尚未有此等經驗,心存僥倖幻想。”

“天朝自有國情在此、倭國亦自有國情在彼,豈可不知變通?”

“既存幻想,那便順著他們,只說作保籤契約,他們便敢來。若說誅暴虐之君,他們吃飯肯來,做事卻未必敢來。”

喜歡新順173o請大家收藏新順173o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秦時明月之百步飛劍

溫世仁

穿越成國民女神怎麼辦

Ll阡陌

我終於搶救了他們的腦子

打殭屍

以貌取人的一見鍾情

惡水症

醫武神婿

狐半夏

救世主,那也是主!

據說明天有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