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四零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中),新順1730,望舒慕羲和,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順皇帝、朝廷眼裡的南洋,是大順穩定的洩壓閥。

只要南洋能保證每年容納足夠的下南洋人口,能容納十萬,這省下來的統治成本,可就比靠竭澤而漁的手段榨取的那點點油水強多了——去年蘇北水災,救災銀28萬兩、漕米7o萬石,蠲免十幾個州縣三年稅收,調動五千軍隊防止出事。

荷蘭東印度公司,考慮的是怎麼賺錢。

大順朝廷考慮的,是怎麼省錢。

尤其是賑災、維穩的錢,這是大順幾乎全部財政收入的絕大部分用處。

荷蘭東印度公司,賺錢才是盈利。

大順朝廷,省錢就是賺大錢。

種種差異下,在巴達維亞周邊,在西爪哇,這個荷蘭人原本統治、被大順接盤的地方,出現了強烈的對比。

某種程度上講,甚至是非常搞笑的。

“先進的”、“自由的”、“商業的”、“進步的”、“資本主義的”荷蘭,在巴達維亞周邊,搞最落後的、農奴制變種、快退到奴隸制的“強迫種植制”。

所謂“落後的”、“集權的”、“小農的”、“封建王朝的”大順,在巴達維亞周邊和西爪哇,搞激進的、此時最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的土地改革自由買賣、土地私有、按畝納稅。

當然,這在大順的字典裡,叫“均田”。

因為按照大順理想化的統治模式,或者說歷史造就的慣性,大順對征服地區理想化的統治模式是這樣的

均田。

編戶齊民。

里正負責收繳稅。

官府進行統治。

沒有豪紳、當地貴族來妨礙統治。

形成皇帝——六政府——地方官——里正保甲——一個個小農,這樣的垂直模式。

包括在內地,這也是理想化的統治方式。

問題是內地士紳階層盤根錯節,沒法動。

按此時的一些說法,叫“朝廷在中原吃了士紳一千年的屎,去了南洋還要受這鳥氣,再去吃南洋土司的屎?”

內地士紳的屎,誰當皇帝都得梗著脖子吃,不吃不行。

這到了南洋,既沒有科舉出身的官僚關係,也沒有開國功勳的土地佔有,幾十萬華人百姓,多數都是底層。少數可以乘馬車出入前總督府的高等華人又是根本不被信任的。

朝廷這邊自是想都不用想,以萬丹開刀,直接來了一場最激烈的均田改革。

最難處理的關係,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最容易處理的關係,是一群外來人,該殺的殺、該抓的抓,簡單粗暴。

地方官是科舉或者武德宮出身的,來到這一看,認得這萬丹的這些豪紳貴族是誰呀?

找關係都找不到。

自小的儒學教育,能井則井、不能井則均,在內地只能喊喊口號,跑到這總算是有機會嘗試了。

大量新學出身的年輕人如今也都成年了,一個個又識字,又不能參加科舉。

妥妥的社會不穩定因素,皇帝巴不得都滾蛋去南洋當小吏,給個活幹。

應該說,大順朝廷眼裡的西爪哇模式,在他們的視角看來,是一種儒學意義上的、變種的復古西周封建制。

大量的實學年輕人,是士,脫產。

城市及城市周邊的華人,是國人。

本地土著,是野人。

只不過,不能井,而是均。

稅收上去給政府,政府再下來給這些“士”做俸祿,保證他們脫產。

國人是統治的基本盤,隨時可以武裝起來編入軍隊,而且也有大量的家庭從軍,獲得減免賦稅的特權。

士,取代原本當地人的貴族、教士、地主等,對“野人”進行管轄,主要是收稅、處置糾紛、勸農教耕。

詭異的是,這種模式出奇的好。

不但萬丹地區的稅收,足以保證多出來的這些“士”小吏的俸祿開支,而且徵稅效率遠高於內地。

百姓也頗為擁戴。

連做買賣的小商人也非常開心,因為土改後的萬丹地區的貨物銷售量,遠高於其餘地方。

朝廷也非常開心,因為不但保證了收支平衡,甚至還有許多盈餘。

當然肯定也有不開心不高興的,但不開心不高興的,比如原本的當地貴族。

只是,要麼死了,要麼被送去蝦夷做苦工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市妖孽仙尊

龍貓跳

學姐,我不當人了!

美人舞江山

言情:釣系美人誘捕高嶺之花

沈歲柔宋沉衍

我和門面相看兩厭

芥菜糊糊

都市極品仙帝

蘭太白

陪兒子相親,我成了相親物件?

老妖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