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零二章 新生代(下),新順1730,望舒慕羲和,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至敘、馬等地,自前朝起,政策或為以夷制夷、或為墩堡防守、或為夷夏嚴防,這都是治標不治本之法。”

“若要治標治本,當在化夷。”

“化夷之精妙,在於小農農耕。”

“本朝於此,有前朝所不曾有之優勢。”

“如土豆、番薯、玉米等物,皆可在山區種植。雖不同於種麥、稻,但其本質,仍舊是耕。”

皇帝絲毫沒覺得馬浩川引用劉鈺的那一套邏輯說話有什麼問題,反倒是覺得馬浩川能想到這一點,尤其是想到土豆番薯玉米等可以在山區種植是大順不同前朝的優勢後,讚許道“你能想到這些,可見非是隻知舞刀弄槍的。對此一說,你還有什麼想法?”

馬浩川見皇帝誇讚,心下更喜,膽子更大道“臣讀興國公下南洋故事,又閱荷蘭人制南洋事,知道‘瓦解舊有村社體制’之深意,在於交換。”

“南洋香料暴利,故而加了村社瓦解。而若能找到一物,適在涼山等地種植,其利又高,則其舊制瓦解的更快。”

不想皇帝卻大笑道“涼山又不是南洋。南洋能種的香料,本朝氣候土壤皆不適宜。涼山能種的,本朝別處哪裡種不了?”

“若說暴利的,只怕也只有罌粟、鴉片了。難道要那裡種植此物,來實現你說的‘交換加瓦解舊制’?難道竟要全天下都禁鴉片,獨準馬、涼等地種罌粟,以收起心?”

“哈哈哈哈,不過你能想到這個,可見是真下了功夫的。”

“這是你說的撫?那剿呢?”

馬浩川卻大著膽子道“回陛下,微臣說的撫,並不只是鼓勵農耕。臣觀自唐以來的西南制度,覺得今日反了便剿,最多也就是殺其頭領,可這樣並不是他們最怕的東西。”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殺了一個張三,又來一個王四,只能安穩一時。”

“若想真的撫,就要先使勁兒打。”

“選一個平日裡掠奪蜀黔百姓為奴的寨子,猛打。打下來後,所有蓄奴主人,全部殺掉,一個不留。”

“而那些奴隸,則全部釋放,給予百姓之身份。”

“朝廷支援一些耕牛、種子。再從新學裡學出一些人來,教他們種植。”

“時日一久,必有奴隸逃亡至此,以為此地桃源也。”

“而這,就使得朝廷有了主動。”

“那些老老實實的夷人頭領,朝廷便可歸還那些逃奴,至少不收納。”

“而那些不老實的,則鼓勵奴隸逃亡。甚至作勢要效之前故事,殺滅其族,解救全部奴隸。”

“之前手段,殺了王三,制度不變,日後還有張四。”

“現在,則是改變其經濟基礎,則殺了王三,便不可能再有張四。這才是他們最怕的東西,也是真正能鎮得住他們的。”

“朝廷也未必就真的全都打,畢竟那裡山高林密,有這錢,實不如將河南、黃淮之良民,移至鯨海南洋而求生。”

“只要做幾處樣板,告訴那些夷人頭領,朝廷如今有手段,斷他們的根。他們自然就老實了。因為他們怕的是解救奴隸,而不是怕砍頭。砍了王三的頭,張四歡呼雀躍,但王三和張四都是所謂奴隸主,廢掉奴隸主,才是讓王三張四都害怕的辦法。”

“撫的,是當地奴隸。剿的,是當地頭人。”

“此正荷蘭在錫蘭用低種姓百姓為吏之精髓。”

“如此一來,解救的奴隸,皆念朝廷大恩。日後再徵他們為兵,以他們對地形的熟悉,對頭人的憎恨,入山清剿,事半功倍。”

“而那些別的山寨的頭人,見朝廷手段如此‘兇狠’,生怕他們的根也被朝廷挖掉,必會老老實實約束手下,生怕朝廷找到藉口剿滅他們,解救奴隸。”

“朝廷若想打,日後可以用解救的奴隸,練最適合西南山區部隊,效白耳兵故事,翻山越嶺之強,地形熟悉之利,剿的一個不留。”

“若不想打,則就這般嚇唬他們,數年之內,再敢下山‘生娃子’、‘抓奴隸’的,不等朝廷動手,其山內的其餘族人必要捆綁他們送到下山,怕粘連全山奴隸主。”

“這是臣想的恩威並施、剿撫並用的辦法。”

“非是之前那種誰造反打誰、誰聽話就賞賜的辦法。那不是恩威並施,那是養虎為患。”

“朝廷現在有遼東大礦的鐵器、有玉米番薯土豆、還有實學出身的大量學子,此法正可用!”

“臣若為敘馬防禦使,一千兵,便可破其寨,連炮兵都不用。”

“若得百餘實學子弟、萬件鐵器、千頭耕牛,可保自此之後,再有下山掠奴的,不消臣上山清剿,他們自會捆綁著把下山掠奴的人送下來,撇清關係。”

大著膽子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後,馬浩川當然不敢抬頭去看皇帝的表情。

可等了許久,皇帝也沒說話。

半晌,皇帝不痛不癢地嗯了一聲,又問另一個跪在那的牛從昀道“朕要點你為敘州府尹,想必你這幾日也聽了川鹽入黔之事,朝堂上剛議過的,料也看了邸報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畢業照:我跟女神穿情侶裝

享年十七歲

我能自由來回洪荒

雪眉兒

始亂終棄了師尊後

別寒

打了一年王者,我成了首富!

吃了西瓜

我橫跨諸界,取萬般造化養己身

老馬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