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三七章 國運(上),新順1730,望舒慕羲和,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現在,大順想要當先國家,就不可能按照就有的路子走。

歷史上的路子,至少在棉花一項上,大順是走不通的。如果不自己推廣墨西哥棉,那麼大順的棉紡織近代化,就不可能完成。

本土棉不適合機械化紡織。哪怕19世紀初最先進的騾機,也無法紡織亞洲棉。

松江府現在的棉紡織業,是靠黃道婆傳播的技術、靠朱元璋強制推廣的棉花種植鋪開的。

而現在,大順想要繼續往前走,既需要新的“黃道婆”;也需要新的“朱元璋推廣棉花”。

新黃道婆是新機械紡織技術。

新朱元璋是推廣墨西哥棉。

原本歷史上的路子,本土的民族資本紡紗業,前期展,靠的是英國在印度推廣的棉花。

現在,既然要自己做先國家,自己走完這條路,那就不得不去考慮,自己去做完棉花換種這件事。

大順有大明開國初年的基層控制力嗎?顯然,現在沒有。

況且,從o到1簡單,而把1全都變成2,是很難的。歷史上,這場本土的棉花改良運動,前期不斷失敗的原因,是一個想不到的詞——窮。

新棉種推廣下去,小農戶種了棉花,把棉花籽也都榨油了。

然後第二年再掏弄一些舊棉花籽撒上,或者乾脆就混種,最多三年時間,新棉種全部退化。

至於棉籽油絕育、棉籽油煙大、棉籽油不適合實用等等,這都是不是肉糜,就那時候,有油吃就不錯了,管的了這麼多?

【農民自由領種,優劣混淆,並任由天然雜交。收花軋棉,也多混雜。良種推廣,不及數年,皆混雜劣變】

這就是小農經濟的組織能力。

最後得出的經驗,也是殘酷且證明統治無能的。

【只有在百里絕煙、民不聊生、大災之後、兵匪摧殘之地,才有可能推廣新棉種】

因為基層控制能力無能。

所以,只能選擇在大災之後,兼併土地,強行畫出數十萬畝的隔絕區,強制種棉,最終獲得了成功,穩定了棉籽、改良了棉種。

這個經驗,對大順也是一樣的。

大順的基層組織力,是否有能力給農民棉籽,並且在秋季保證回收?

不能。

如果大順對鄉村的組織力、控制力達到這個程度,修個淮河入海也不至於需要舉全國之力、耗國庫數年積蓄。要有那份組織力,這分明就是一個省自己就能幹的事,哪輪得到舉國之力?

大順的基層控制力,是否有能力保證,收棉花的,不把老舊棉花混在一起,軋棉的時候種子混雜?

當然也不能。

如果有這等程度的對小商販的控制力,大順的商稅早就可以直接把鹽稅廢掉了,估麼著商稅早碾壓三十稅一的農業稅了。

大順的基層貧窮程度,是否能保證小農不吃棉籽油?

這個就更不可能了。

要是富裕到這種程度,劉鈺閒著沒事幹啊,非要出去搶海外市場?這消費能力和市場,肯定碾壓如今的歐洲加美洲了,直接上輕工業化內迴圈吧。全國不再吃粗棉籽油的時候,蘇聯都他媽解體了。

好在,大明給大順留了一份非常偉大的遺產,彷彿是冥冥中的國運。

即,大明沒有對淮南進行曬鹽法改革,保留了最原始落後的小戶煮鹽法。

這使得,大順可以在淮南直接圈地,廢鹽改墾。

這是天然的【百里絕煙、民不聊生】的空地,不需要等著大災之後再合併圈地保證棉種。

同樣的,墾荒公司的組織能力、技術推廣能力,比單獨的小農強得多。資本也雄厚,不用做出殺雞取卵的事,至少不至於在前期就把好容易培育出來的棉籽都榨油了。

應該說,直到這件事辦完,也就是把亞洲棉替換成美洲棉這件事辦完,再加上機械紡紗織布機器,大順才算是有了輕工業革命的全部前置科技。

蒸汽機……蒸汽機在有了鏜床之後,真的是這一系列前置科技裡最簡單的了。

而且應該是暫時看起來最不起眼的一個,這就是個動力,水車一樣可以驅動起19世紀初最大的紡織廠。

既然要主動往前走,要做先國家,就得做許多準備。缺一不可。

如果沒有大明留下的這份煮鹽法遺產,推廣長絨棉這一件事,還真就不好辦。

國內真就沒地兒適合種棉花了。遠了不行運不來;近了要不是大明保持煮鹽法方便控制徵稅,哪會有這麼大的空地能搞大土地農場?

這些,也就是林敏感嘆日後做江蘇節度使越難做的原因,這裡面能講給他聽的道理,他全都能聽懂,也全都認為確實有道理。

但是,哪個江蘇節度使能自想到這麼多?他只覺得,怪不得自己這個江蘇節度使就是個空架子,那是真的管不明白這些工商業的事啊。先國家工商業的事,可不只是要管僱工和僱主鬥爭這點事。

喜歡新順173o請大家收藏新順173o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靈妻動人,皇家第一妃

綠依

魔武傳承,開局撿到血族女帝

此夏若空

歡迎來到噩夢遊戲

薄暮冰輪

超新星紀元

劉慈欣

暗戀者的救贖(暗戀者的救贖原著小說)

樊樹

陰陽

魚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