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2章 遇上麻煩,南宋之帝王大業,今年,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昀站在海船上面,冷冷地看著遠處沈家島上忙碌的人群,知道這些人應該是在準備迎接沈萬海的歸來。

同時趙昀也注意到了一個小孩被帶到一處懸崖上面,這處懸崖上面已經被浸染成暗紅色,幾個壯漢正在小孩的後面,手中提著長刀,一副要殺人的架勢。

“這些人要幹什麼?”

趙昀一臉陰沉,朝著身邊的一個沈家人問道,銳利的眼神已經察覺到絕對不是好事。

“這個,這是在祭海,沈萬海每次出海歸來,都要祭海。”

趙昀身邊的沈家人朝著趙昀吞吞吐吐地說道。

聽明白之後,趙昀的臉色一陣陰冷,他真的沒有想到,沈萬海這個條老狗,竟然還在使用活人來祭海,讓趙昀全身一陣冰冷。

“統治後船,全開過去,準備戰鬥。”

趙昀隨後冷冷地說道,他身邊的一個宋軍士兵立刻給後面的宋軍海船傳令,這艘海船很快就航行到了前面,然後直奔碼頭而去。

趙昀冷冷地看著沈家島的碼頭,此時上面聚集了大量的人,但是為的十幾個人非常顯眼,一看就知道是沈家島留守的主事人。

此時沈家島上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十幾個沈家主事人站在一位一臉威嚴的沈家人身後,一副恭敬地等候著沈萬海的海船靠岸。

這位一臉威嚴的沈家人不是別人,正是沈萬海的弟弟沈萬臣,此時正看著沈萬海的海船,沈萬臣是沈家島留守的主事人,在島上的權威僅次於沈萬海。

沈萬臣看著飛而來的一艘海船,心中頓時一陣驚愕,按照沈萬海之前的習慣,都是他的大船先靠岸,但是眼下是一艘不大的海船先過來了,於是沈萬臣心中一陣疑惑,看著這艘海船越來越近。

“不好,是宋軍。”

此時,站在崖壁上的一個沈家人突然大聲地驚呼起來,隨著海船的靠近,這些人也看清楚了,海船上面全部都是全副武裝的宋軍士兵。

“快撤。”

沈萬臣驚駭地看著海船上的宋軍士兵,然後嚎叫著。

他已經被徹底震撼到了,沈萬海沒有回來,來的是宋軍士兵,那就是說沈萬海已經戰敗了。

想到這裡,沈萬臣驚駭不已,他無法相信堂堂的沈家竟然在東海失敗了,有誰能夠將沈家打敗,而且還俘虜了這麼多的沈家的海船。

此時,沈萬臣看到海面的海船都是沈家的海船,而且上面還懸掛著沈家的旗幟,這讓沈萬臣驚駭不已,認定是不是沈家人叛變了,但是眼下宋軍已經衝到碼頭了,沈萬臣只能逃命了。

“噹啷……”

隨著一聲撞擊,宋軍的海船撞到了碼頭上面,然後整個海船劇烈地晃動了一下,上面的宋軍士兵也隨著一陣晃動,但是很快就恢復過來了,然後一個個躍出海船,衝到了碼頭上面。

此時,碼頭上面已經是一片混亂了,沈家人紛紛逃命,大量沈家的僕人都還沒有明白過來,就看到宋軍士兵已經殺到了碼頭上面。

這些百姓看到宋軍士兵,頓時驚愕不已,然後本能地跪在了地上,他們已經被沈家統治的充滿了奴性,此時看到更加強大的官軍,自然產生了畏懼之心,一個個跪在了地上。

宋軍士兵衝上岸之後,很快就控制住了碼頭,同時開始追殺那些逃走的沈家人,並且趙昀的海船此時也靠岸了,趙昀第一個躍下海船,衝上了碼頭。

趙昀腳踩到碼頭之後,立刻抬頭看向不遠處的懸崖,此時張家小子還被困在上面,幾個壯漢手中還握著砍刀。

幾個壯漢驚駭地看著下面碼頭上的宋軍,一臉的不可思議,同時他們就注意到趙昀將身後的鐵脊弓取了下來,然後搭上弓箭,拉開鐵脊弓,指向了他們。

幾個壯漢頓時大驚,一個個掉頭逃命,直接將張家小子留在了那裡,只顧著自己保命了。

“兒啊,兒啊。”

此時,趙昀身邊的一個漢子突然哭喊了起來,朝著崖壁上的張家小子一陣哭喊,然後就慌張地衝了上去,這個人就是張家小子的父親。

趙昀看到幾個壯漢已經逃走了,頓時鬆了一起口氣,他其實沒有把握射中這幾個人,取下鐵脊弓,就是為了嚇唬他們一下。

“啟稟軍使,沈家人都躲進了山寨。”

此時,一個宋軍朝著趙昀說道,趙昀不敢怠慢,立刻帶著人馬離開了碼頭。

片刻之後,趙昀領著一眾手下來到了沈家島的核心地區,也是守衛最為嚴密的地方,此時一座依託海島建立的山寨出現在了趙昀的眼前。

山寨依託海島上的山石所建,高大堅固,看上去甚至比一般的州城都堅固,而且山寨下面都是崎嶇的山石,只有一條路通向山寨,想要攻破這座山寨,會非常困難。

趙昀眼色一沉,他知道遇上棘手的問題了,看著這座山寨,確實非常堅固,最為重要的是如果動攻擊,攻擊部隊根本無法展開,可以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局面。

“小子,報上名號,竟然敢來我們沈家島撒野。”

此時,沈萬臣站在寨門上面,一臉猙獰地看著下面的趙昀,眼下的局面,雖然沈萬臣穩定住了山寨,但是沈家已經失去了全部的海船,留下一個山寨還有什麼用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武尊:莊不凡

沈夜

絕世蛟龍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

大漢的光芒

以愛封城

大秦帝國崛起之逆轉國勢

馬幫1

人間重啟之藏天下

秦二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