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章 外使駕到,渾天仙盤,途風,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又是一天好清晨,新生的暖日格外明亮,楊文興眾人早早就集合在了太清觀內。

正天殿前,觀內的道士們列隊整齊,由監院在佇列前帶領著一起練拳,絕大多數少年也跟著在後面一起做著架勢,一個個看上去有板有眼,竟頗有火候。

四年前的一個偶然清晨,楊文興現這些道士們練的拳非常有意思,有點類似前世拳法家練習的太極古架,但又絕對不同。

好奇驅使下,楊文興也跟著一起練了起來。

剛開始他本以為偷著學會遭到老方丈高功們的反對,卻沒想到,道士們不僅不反對,還主動對他進行指點。

這一反常行為,讓楊文興忽然意識到了什麼。於是,他連忙拉著一眾好友也跟著一起晨練,隨著楊文興等人的異常舉動,其他少年心思活絡的,也都跟著紛紛效仿。除了一些特別懶散的,幾乎所有人都參與了進來。四年下來,這套古架‘早操’已經被他們練得非常純熟了。

道觀只是教導學問,從來都不教修行吐納之法,就連平時打坐參禪也不讓他們跟著一起,這就讓想一心修仙問道的眾少年整天抓耳撓腮,頗為著急。

按理說,年紀越小,可塑性就越高,這個道理其他人不懂?楊文興不認為東遊仙宗的修士會不懂這個淺顯道理。

不見,前世一些小說影視,都是從小開始練功,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修行,才最終有所成就麼?

那麼這個道理放在這裡難道就突然不適用了?

這沒有道理!

曾經楊文興問過老方丈這個問題,老方丈回答說,眾人年紀還小,貿然開始修煉會傷到根基,等到身體長成,才可不傷根本。

楊文興當時真的差點就相信了,但每當想起那一幕,他總覺得老方丈與他交談時,神情有些異樣,語氣也好像不似那麼堅定。

直到他開始跟著一起晨練一些日子後,總算稍微明悟了其中的一些道道。

這套古架拳法,確實是不會增加修為,也不會練成法力。但一段時間堅持下來後,就會現精神狀態還有身體素質都會有明顯的變化。

這套拳法大有學問!

……

楊文興認為,這很有是可能一場考驗,或者是淘汰!

正所謂大浪淘沙,老方丈不止一次跟他們灌輸過,‘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思想觀念,修行其實早已經開始了!

楊文興雖然並不知道,跟著練習這套拳法對於眾人來說意味著什麼,但這種機會或者說機緣,一定不可錯過,哪怕到最後證明真的只是能強身健體,也並不意味著會出現糟糕的結果。

如果這是一道隱題,那就非常有意思了。

楊文興一邊練拳,一邊為那些從不來參加晨練的同學們開始‘擔憂’了,他並沒有對任何人提到他的猜測,因為他並沒有任何把握證明他是對的,他也看不上那些連送分題都懶得作答的沙雕們。

他能做到的,就是在身邊的人想要放棄的時候,以各種理由拖著他們繼續進行下去,時間一長,好處自顯。

剛開始的時候,譚尋燕和陳苗兩個女娃對楊文興頗有怨言,古為真、田重二人倒是表現出足夠的興趣。他並不確定古為真是不是和他有一樣的想法,但田重一定沒這麼多心思。

田重只是單純的非常喜歡練這種拳,他只是拉著田重過來練了一次,田重就深陷其中,不可自拔了。

等到兩個月過去後,兩個女娃也都熄聲了,跟著一起悶頭練拳。等到他們跟著眾道士練了差不多半年多的時候,才有除了他們之外的其他人,因各種心思也66續續加入進來。

......

一個月後,到了楊文興等一眾少年離開的日子。

四年期滿,幼童變成了少年,離家之苦即便再苦,也必須含淚割捨。家裡給準備了不少吃穿用度,甚至還有不少銀錢。即便老方丈一再強調,不用過多準備,但也擋不住眾多父母的一片舐犢情深。

趙國國都封城距離廣元實在是太遠了,遠到一封書信可能都要走上半年之久。封城在大多數廣元百姓心目中,可能只是代表一個方向,一種嚮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無名江湖錄之九陰日記

作家FuvlBt

大唐順風鏢局

解放東路

練氣飛仙

世皆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