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5章 浮屠禪定(七),渾天仙盤,途風,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然了,就算是以廣嗔的面子,能借閱來的也只是【金剛經】的手抄本。

珍本是想都不要想。

其實廣嗔沒有對楊文興說的是,就算是借閱的手抄本,還要花費一些不菲代價才可。

對於借經的這種行為,在各大寺之間不是什麼稀罕之事。就連華嚴寺,在以前也向外借出過【華嚴經】的手抄本。

另外,類似這種級別的寶經,都是有真靈誕生其中的。除了珍本自身以外其他的任何拓本,都有觀之即隱的法則護佑。

也就是說,手抄本被人看完一遍後,就會莫名失去表面字跡,變成無用之物。

因此,也就不會出現類似【菩薩禪法】那樣,手抄本流傳氾濫的情況,什麼人都能隨便看上一眼。

目前來說,在某種意義上來講,【菩薩禪法】還達不到七大古經的層次。

畢竟【菩薩禪法】只是一位菩薩所著,不向七大古經那樣,在多位佛陀先賢手中流傳過。因此在先天上就差了些許。

但這種差距並不算大。

以【菩薩禪法】最初面世的時間來推算,不出千年之內,【菩薩禪法】的珍本便會誕生出真靈,自然而然,【菩薩禪法】也會晉升到七大古經那種級別。

而到了那時,外間流傳的拓本,同樣也會在第一時間相繼失去字跡,

以上所述,也只是在品質方面對兩者進行的比較。

從經文的經意內容上來講,【菩薩禪法】與七大古經,並不能以簡單的高下優劣,如此淺顯的評判方式去劃分屬類。

......

從楊文興遇到廣嗔拜師以後,廣嗔對他算是盡心盡力。

雖然廣嗔平時比較嚴苛,但完全稱得上一名合格的師傅。兩人相處的日子以來,更是在修行一途,給予了楊文興不少指點。

楊文興自然也是感受得到這種關懷,也是在內心默默感激。

因此,對於廣嗔的意見,他不會輕易反駁。

在廣嗔點撥之後,【八部佛軀】這篇功法對於楊文興來講,已經從神通級別,跌落到了術法級別。

如果楊文興還是能在一夜之間便能修成神通,練習一下倒也無妨,算是豐富下自身手段。

但如今他神魂當中的佛力在自我封存之下,他估計短時間內光憑藉‘未來身’怕是不可能辦到此事。

想要快修成【八部佛軀】,只能是撤去封印,不過此舉實在有些麻煩,甚至得不償失。

其實楊文興也不在乎釋放龐大佛力後,自己成為‘金身羅漢’,以及那些無關痛癢的梵音異象。

他是怕自己一個不小心之下,無意間突破了當前境界!

如果真的生了那種意外,繼而耽誤了不周天寰一事,楊文興可就在華嚴寺眾僧面前坐蠟了......

在從前他未修佛之前,釋放出佛力倒是無關痛癢。

但如今他敢這麼做,不出半天之內,在功法的自行帶動下,楊文興怕是直接就不受控制的突破當前境界,進入下一境界當中。

而且他還判斷出,以自己如今【魂幻元照術】的層次,在封存佛力的巨大反彈之下,怕是會封印不住。

到了那時,就算是可以藉助浮屠塔叢的特殊之處,來壓制神魂佛力,但他總不可能永遠留在塔叢之中。

等一離開塔叢,他重新構建出的‘封印鐵圍’,也必然會在第一時間內被佛力衝擊崩潰。

於是,在修與不修,皆可的情況下,此事只能是等以後再說,楊文興暫時不會去考慮。

而這也是,廣嗔勸解楊文興先不要修煉此法的深層用意。

另外在當時,楊文興正全力參悟‘六言五印’,也根本沒多餘精力去做別的事情。

......

楊文興與廣嗔提及此法,其實更多的,乃是為了岐芸考慮。

從這篇功法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來,乃是根據天龍八部所演,這八部眾當中就沒有一個人族,自然是不可能演化出適合人族修煉的路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風過萬里

乘舟尋白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