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藍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頁,生娃是國之大事+番外,宣藍田,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唐宛宛忙不迭點頭,自然沒有不樂意的道理。

立冬

十月初九, 正是立冬。

京城位於中原北部,以兩面環山、兩面廣川為天險, 入冬之後自西北而來的冷風直貫而入, 比別的地方冷得更早,每年這個時候就得穿襖了。

一整個秋天過去, 御花園都蕭條了不少, 只有一些常青樹堅守著,成了御花園中唯一的翠綠之色。大冷天的, 再沒人有那閒情逸致去散步了,鞋子踩在地上都怕凍了腳。

每年立冬這日都有天子帶著宮妃與朝臣同去京郊祭天的習俗, 為的是感恩今年老天爺給瞭如此好的收成, 並祈禱今冬中原各地安好, 別有雪災凍死人;另有一樣大事是天子“問苗”,即是由欽天監卜問來年莊稼的豐歉。

卯時正天還沒亮,長樂宮已經燈火通明瞭。

晏回披了一件厚實的直領對襟大氅, 沉黑色的鶴羽愈發襯得他面如冠玉,微微抿著唇, 彷彿也添了幾分冬日的寒意,直叫周圍行過的宮女不敢直視。

唐宛宛卻照樣一點都不怕他,此時她正坐在妝鏡前披著頭髮等著絮晚梳髻, 不敢低頭,只得自己摸索著把布襪穿好了,又藉著小鏡的反光看了看陛下的臉色,吃吃笑了:“陛下別板著個臉呀, 這不能怪我,早說了讓你早點喊我起了。”

晏回瞪她一眼,心說個小沒良心的,卻不好在宮人面前損了她賢妃娘娘的威嚴,只好閉口不言。

清早他把人喚醒的時候,瞧見唐宛宛睡眼惺忪的樣子,晏回不由心軟了。那會兒才剛到卯時,他尋思著時辰尚早,好心地讓她多眯了一刻鐘。

——可他萬萬沒想到女子出門會如此麻煩,穿衣洗漱梳妝打扮,兩刻鐘也出不了門。

他這頭早已行裝妥當,站起來就能走了,唐宛宛那頭還散著頭髮脂粉未施呢。晏回等得沒了脾氣,坐在一旁雙手對弈,黑白棋子都擺了半盤。

而唐宛宛那邊一個丫鬟梳髮,一個丫鬟挑首飾,一個丫鬟點妝,一個丫鬟整理裙角……一群人又忙活了一刻鐘,總算把自家娘娘打扮好了,鏡子裡多了一個盛裝打扮的美嬌娘。

晏回長舒一口氣,可算是能走了。他剛站起身,卻見唐宛宛走過來捉起他的手,往他兩隻手背上各拍了一塊粘糊糊的東西。

晏回一怔:“這是何物?”

“雪花膏呀。”唐宛宛彎著眼給他解釋:“塗上這個能防手背皸裂,今兒天這麼冷,手被凍裂了得多疼啊。”

晏回哭笑不得:“朕是男兒,如何能用你們姑娘家的東西,沒得叫人笑話。”

嘴上這麼說著,他卻沒有躲,垂眼看著唐宛宛把他兩手手心手背都塗了個仔細,邊邊角角都沒落下。

晏回抬起手聞了聞,一股子甜香味撲鼻,放下手無奈笑道:“趕緊走吧,再晚就要誤了時辰。”

兩人攜手出了殿門,又乘輦去了慈寧宮。時下後宮無主,該由太后領著宮妃去祭天。

慈寧宮前已經候了許多車馬,六位嬪妃一人一駕,宮人數十,看起來已經蔚為壯觀。晏回卻知道還不止如此,等到了宮門口朝臣與命婦的車馬一加,宮中得臉的女官與公公也會擠在幾輛馬車上,陣仗就更大了。

見陛下下了車,眾嬪妃都迎了上來,各個風姿綽約,好像提前打過招呼似的,沒一人的衣裳與別人撞了顏色,站在那兒跟寒冬裡的六朵花似的。縱是唐宛宛都有些移不開眼,當真是賞心悅目。

晏回卻是皺眉,問她們:“朕不是叫宮人叮囑過你們京郊寒風烈烈,需得穿得厚實些?”

眾人看了看他身上厚實的大氅,再看看唐宛宛幾乎裹成了個棉團,腳上蹬著高底的鹿皮靴,厚實的兔絨領再那麼一立,連脖子都快找不到了。

馮美人忙說:“謝陛下體恤,嬪妾不怕冷。”話落還美美地笑了下,她只披著一件梅花素錦披風,就那麼薄薄一層,再好看的笑頂在這張被凍得白慘慘的小臉上都失了幾分味道。

晏回瞥她一眼,淡聲道:“你不是素有心疾?自己掂量吧。”

馮美人猶猶豫豫好一會兒,一來這是陛下難得的關心,二來也確實是冷,只好低聲吩咐丫鬟跑回宮去取披風了。

侯美人、趙美人見狀,也忙叫丫鬟回去取了。德妃和鍾昭儀向來莊重,祭祀的大事自然不會有丁點不妥當,生怕損了尊嚴;關婕妤穿得也單薄,卻是因為會些粗淺的運氣法門,剛入冬的天氣還冷不到她。

這一去一回又過去一刻鐘,連太后出來都等了一會兒,去取披風的丫鬟才趕回來,各個跑出了一身汗。

太后坐在馬車中瞧著,搖頭輕嘆:“都是些不聽話的。”

而眼前穿了好幾件、快能與她相比的唐宛宛,紅撲撲的小臉看著就討喜。太后笑眯眯道:“還是宛宛最乖。”

太后平素起得也晚,今日天還沒亮就起來了,也沒來得及用早膳。她指指桌上的食盒,“這是御膳房鼓搗出來的五福蒸餃,宛宛快嚐嚐。”

“恩,母后也吃。”

除了這五福蒸餃,另有兩碗顏色漂亮的黃米飯作早膳,量不多,盛在一隻手掌大小的青花碗中。黃澄澄熱騰騰的,一口嚥下去連胃都熨暖了。

東邊天空上將將升起一抹紅暈來,天還有些灰濛濛的。朝臣都候在東華門前,以四品為界,四品以上乘車,四品以下騎馬,也有那些武將性子拗,照舊騎在高頭大馬上,披風在寒風中獵獵作響。

用過早膳,太后還不忘給唐宛宛講這祀典上需要注意的事,“宛宛你是頭回來,這祀典可萬萬不能馬虎。到時候會有女官領著,母后怎麼做,你有樣學樣就是了,記得認真聽女官說話,萬萬不能打岔。路上也不能再喝水了,省得到時候不方便。”

“記住了。”唐宛宛連連點頭。

祭祀之事非同小可,多少雙眼睛看著,晏回不敢帶著唐宛宛同上御輦。太后卻沒這個顧忌,路上無事可做,自然要找個能逗趣的跟自己嘮嗑,就把唐宛宛喚到了自己的車上。

京郊離得並不遠,行了半個時辰之後就能看到一片四方形的敞地,四邊上都列著軍陣,粗略一看約莫有上千兵士,俱是甲冑加身,叫人看著就覺得冷。再後頭,才是京郊各村鎮有幸能來觀禮的平民。

這就是行祭天禮的地方,更深處有一所行宮,是專門為了帝王來祭祀時歇腳用的。

兩位小宮女上了車,跪著給太后和唐宛宛整理好衣角,保準上頭沒一處褶皺了,這才扶著人下去。

眾命婦都跟著導引女官往前行。祭天壇下的白玉階只有九階,臺階還都十分淺,寓意天子在上天面前也得畢恭畢敬,不能自大。

唐宛宛還以為會有許多複雜的禮節,丁點不敢走神,仔細看著太后的每一個動作。卻見太后只是引著嬪妃和命婦跪下磕了三個頭,這便起身往後頭的行宮去了。

她一時還有些摸不著頭腦,難不成這就算完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白雲剪裁的衣服

畢淑敏

失落的王權

西貝貓

劇本為王,我能看穿你的一生

瘋狂的骨頭

清宮團寵小么兒

鴉瞳

平民符師

張璽

鄉野小神醫

羅小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