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藍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頁,大興朝駙馬須知+番外,宣藍田,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子作為儲君,是實打實的正統,方晟睿就輔佐了他,慢慢地成了太子心腹。此人最擅長的就是口誅筆伐,又自小聰慧,既能寫得錦繡文章,又能拈來理政之道,很會揣摩先帝的心思。太子在他的幫助下弄倒了不少敵人。

幾年間,二皇子被鬥殘了,三皇子被鬥死了,四皇子因自小養在先皇后膝下,和太子情分稍深一些,故而沒被太子過分打壓。只剩下當時最年幼也最淳樸的五皇子——文宣帝成了皇子中的一股清流。

可方晟睿方大人的運氣差也差在了這裡——誰成想纏綿病榻的先帝恨透了幾個兒子的爭鬥,認為太子心狠手辣不堪為帝,偏偏把皇位傳給了五位皇子中最年幼也是在皇位之爭中從未被人看好、自然也從未被幾個兄長當作威脅的文宣帝。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文宣帝最孝順。

正統的太子沒繼位,最小最弱最無能的皇子反倒後來居上,最終繼承了大統!被先帝幽禁後,太子連著吐了三日血,活生生被氣死了。如此,便只剩下了身有殘疾的二皇子和再無心爭鬥的四皇子了。

這麼大一塊餡餅“撲通”一聲砸到文宣帝腦袋上,懵了好幾天才緩過勁兒來,一時之間喜憂參半。

文宣帝即位後並沒有急於清算幾位兄長曾經的勢力——其一是因為那時朝中盤根錯節,都有各自支援的勢力,先帝駕崩後,這個爛攤子通通留給了文宣帝,都是門閥士族兩朝老臣,輕易動不得;

其二也是因為從前幾位兄長都覺得他最沒威脅,便是奪嫡之爭最激烈、整個京城人人自危那時候,文宣帝沒受到過半點迫害,自然不會對這些人有什麼深仇大怨。

但畢竟心有忌憚,也不會太重用就是了。

於是這兩朝老臣的方晟睿方大人一直坐在這從三品左副都御史的位子上,專管監督彈劾官員,算是稱了他的長處。

文宣帝觀察了兩年,覺得此人除了唸書多了為人刻板之外,並沒什麼不妥之處。如此有才華的人留在朝中給自己使喚,這樣極好,極好。

——————————————————

而方青廷——也就是方筠瑤的父親,是方老爺子的第四子,頂著庶子的身份,自身又沒什麼能耐,上頭又有方老夫人壓著。他親孃本是揚州名伶,入得府後雖能從老爺子那裡分得不少寵愛,可方老爺子也不是什麼糊塗人,不會被他親孃三言兩語哄得團團轉。

偏偏方青廷嘴皮子好,一手文章寫得也漂亮,正好對了方老爺子的喜好,方老爺子疼愛得不得了。又知他本事不強,想讓他多加磨練,不希望他這兒子在京城這富貴地兒墮了性子,就上求文宣帝外放,文宣帝大度地給了方青廷一個薊州太守的四品地方官。

因為偏心,方老爺子早早給方青廷定下了一門親事,與他定親的是吏部尚書劉家的庶女,從小養在主母身邊,與嫡女相比也差不了多少。這管官員升貶調動的吏部為何偏要與管監督彈劾官員的方老爺子結親家,其實還有那麼些深意。

方青廷與這劉家小姐在京城成了親,大婚後就遠赴薊州任職了,自然也把新婚妻子帶到了邊城安頓。

誰知沒兩日,就又看上了方筠瑤的娘。

估摸是水土不服的原因,再加上氣憤新婚夫君跟外頭富商的女兒勾勾搭搭,沒一年那劉家小姐就臥病在床起不了身了。

誰知方青廷不但不體貼病中的妻子,反而把那個富家小姐納進了府,短短月餘竟然抬作了平夫人!

劉小姐拼著一口氣給孃家寄了信,病得愈發厲害了。

這劉家小姐作為一個養在主母膝下的庶女,在劉家能得多少寵愛尚且不知;可人家重病臥床,方青廷不但不體貼,竟然另娶了個平夫人?這般寵妾滅妻,就是在重重地打劉家的臉了。

薊州路遠,可在京城的方家總是跑不了的,劉家人自然上門來找方老爺子討公道了。

方老爺子氣得不行,可邊城離京城太遠,方老爺子幾封書信痛罵怒斥過一通。劉家人對方老爺子的態度滿意,這才安生一些。方青廷卻在回信裡打著馬虎眼,敷衍過了老爺子,仍然我行我素。

等到方筠瑤剛生下來,劉小姐實在痛心,鬧騰了幾次,方青廷索性給了她一封休書了事。

劉小姐氣不過,每天鬥志昂揚的,反而把一身嬌病給養好了。可邊城沒有能為她做主的人,再怎麼鬧騰都鬥不過那兩人,氣得要命。劉小姐從小就不是個泥人性子,立馬當了自己全部的嫁妝帶著丫鬟嬤嬤千里迢迢回了京城。

劉家人一看,這可不得了!好好的女兒嫁了人,跟著到了邊關也沒訴過一句苦,生了病夫君不體貼也就算了,如今居然被那畜牲休回了孃家!劉家人怎麼能善罷甘休?一紙御狀告到了文宣帝面前。

文宣帝自然知道這種家事不好摻合,這劉家是因為女兒受了虧待、自家又被打了臉,一時氣不過才跑來他這裡告狀的。寵妾滅妻本是大事,問劉家想怎麼處置,劉家自己也支支吾吾沒個成算,似乎還有讓女兒回去做正室、想把這門姻親留住的意思?

文宣帝煩得不行,讓他們自行去了。被休回家的劉家小姐怎麼肯再回去跟那畜牲過日子?劉家只好歇了心思,跟方老爺子商量過後將這休書改為了和離文書,睜隻眼閉隻眼,這事也就過去了。

——都是一朝為官的,低頭不見抬頭見,人家賠了禮道了歉還能怎麼著?

方老爺子很生氣,當即跟方青廷斷絕了父子關係,此後許多年再不來往。

每年方青廷入京述職的那幾天,都會在府門外求見老爺子。然而方老爺子性子固執,他這兒子不顧大局、忤逆父親、不孝不順,算是犯了他的大忌諱。無論方青廷求見多少次,方老爺子愣是沒讓他進過方家的門。

可不見歸不見,畢竟是自己養在身前二十年的兒子,曾花費了大心血培養的,怎麼能說不親就不親?

知道方青廷殉城後,方老爺子難過了好些時候。人死如燈滅,方老爺子送走了自己最疼愛的兒子,這時候對他哪還有半分怨怪?只想著護好他的妻女,也能讓兒子走得安心些。

方家也曾派人去薊州找過,看方青廷的遺孀孤女還有沒有留下,查來查去卻一無所獲。

————————————————

所以前兩日收到方筠瑤來信的時候,方老爺子還是挺高興的,想著自己這隻見過一面的孫女也算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可方老夫人說的一句話打散了他的高興:“青廷一家子沒一人留下來,這事兒是老爺您親自派人去查過的。如今突然冒出來個姑娘說是青廷的孤女,姑且不論這人是不是青廷的真女兒,也暫且不說她打的是什麼主意。”

方老夫人微眯眼:“只說那邊關五年的戰事,從那賊人橫行的地方逃出來的,還能有乾乾淨淨清清白白的姑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冤鬼路

Tinadannis

大唐守夜司

黑間

先婚厚愛

莫縈

繾綣

暮阿洋

被抱錯後我走上人生巔峰[重生]

春山猶枝

我在紐約開醫館

和光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