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藍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7頁,大興朝駙馬須知+番外,宣藍田,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江儼不知該如何答,他入宮多年,極少見公主與陛下親近。

即便像他這般每月只回一兩回家的,與爹孃的情分也分毫未減,公主與陛下的父女情卻極為冷淡。

江儼剛入宮的那幾年,公主尚年幼,他卻已經明白許多事了。那時他還擔心公主這般疏遠陛下,會惹陛下不喜,有時也會委婉地叫公主親近陛下。

漸漸地,江儼才發現自己是杞人憂天。即便公主對陛下如此疏離,長樂宮的賞賜從沒少過,長樂宮的左側殿,全是公主的私庫,裡面珍奇寶物數不勝數。瓊州供的南珠,嶺南貢的沉香,大食獻上的薔薇水,洋人造的自鳴鐘……樣樣價值千金,都如流水一般送入長樂宮。

為顯其珍貴,諸藩常常獻禮時只獻一份,陛下自己都沒留,最先緊著公主。

公主有的用,有的不用,也沒什麼喜惡。陛下賞了,她就收下。能瞧上眼的,她就用;不喜歡的,便收入庫房之中,再不看一眼。

父女情分疏淡至此,想來還是與她多年的夢魘有關係。可公主已經許多年不再做那個夢,如今怎的又想起來了?

江儼心下暗忖,遲疑片刻,終是問出了口:“公主方才夢到了什麼?”

她不想說的,江儼從來不問。不光是體貼,也是因為顧及身份。

只是如今兩人已親密至此,比從前更近許多步,江儼心覺自己有了開口的資格。

承熹怔怔看著他,眸底的驚惶一點點滲出。

當今皇后娘娘出身富貴,年十六被先帝賜婚今上,次年帝后大婚,改年號文景。文景六年其父仙去,追封林國公。

皇后穩居後位已有二十餘年,宮中也十多年未曾選秀,自承昭太子後再無妃嬪有孕。縱朝中御史多次諫言陛下應擴充後宮,文宣帝也置之不理,帝后恩愛一如往昔。

如今皇后的嫡親兄長——林國舅在戶部尚書的位子上做了多年,清正廉潔有口皆碑,林家在這京中也是數一數二的門庭。

承昭太子自出生當日便被冊封儲君,如今朝中新臣擁立,儲君風儀初顯。

林家一朝三代花團錦繡,照這般勢頭,起碼往後兩代,鐘鳴鼎食是不愁的。

而滿門榮寵的背後,卻有一件十八年前的舊事,至今仍有不少老臣記得。

十八年前,正是文景六年,時值金秋。朝中四位御史聯名上書——時任兵部尚書的林國丈與裕親王舊部行跡過密,與廢太子餘孽亦有來往。

聖上初時不信這話。未過兩日卻由兵部一位五品郎中上奏天聽,言明由林國丈所管的京城兵馬布防輿圖三月前便已丟失,其罪涉嫌謀反。

中宮亂政,結黨營私,群臣譁然。

朝中幾位老臣以死相諫,太學院半數學生伏闕上書,加上那時的老太后死死相逼,文宣帝縱然心中不忍,卻也只能下令都察院、大理寺徹查此案,林家共一百二十七人下獄。著令中宮退居別宮,供帳、服用、廩給之類一切用度清減。

當時文宣帝出於私心,並未三堂會審,原先負責徹查此案的都察院、大理寺,中途卻被帝王親衛接過了手中案子。

未待查明真相,林國丈便在獄中自盡了,沒熬過那個年。

次年二月林國丈身後平反,追封林國公。文宣帝以罪己詔反省自檢,昭告天下林國公克己奉公赤膽忠心,林家謀逆一案實為妄談,甚至連上書的四位御史都被他訓斥一通,貶官罰俸,此事便被輕巧揭過。

林國丈一世英名身正為範,臨到老卻因不堪其辱於獄中自戕,以證清白,實在惹人唏噓。

只是林國丈這獄中自盡,到底是因為不堪其辱?還是畏罪自盡?至今也沒個定論。

朝中大臣心有不甘,卻也只能忍下。陛下明擺著要護著林家,他們再不甘也無法。

而在那個冬天,內宮比前朝更冷。

那時皇后退居別宮,名為靜思己過,實為幽禁。林家謀逆的嫌疑尚未洗脫,她被幽禁宮中,形同廢后,連帶著小公主也被陛下疏遠。

皇后身邊的親近之人都被叫去問話,這一問話便再沒回來過,不知被調到何處去了。新來的宮人都是內務府最近調|教出來的,盡是些踩高捧低的小人,瞧見皇后母家倒了,雖還頂著箇中宮之主的名頭,卻已形同廢后,誰還把她們當回事?

如今林家都已經這般光景,堂堂中宮之主被幽禁別宮,一切用度清減,甚至比不得小小貴人,成了整個宮裡最大的笑話。

皇后那時時常食慾不振,接連好幾回孕吐之後,才知自己已有身孕。懷孕已有四月,她的肚子初顯,她等著文宣帝來見她。卻在那時才知宮人裡頭還有老太后身邊的人,太后竟買通了宮人,未曾給她通傳。

老太后的兒子正是廢太子,被先帝生生逼死。文宣帝即位後,她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心中恨意可想而知。如今隨口一句吩咐,便能讓宮人踩皇后一腳,自然是極開懷的。

每每宮人去給文宣帝回話,都說得是照顧娘娘如何妥帖,私下裡竟連中宮有孕的大事都敢瞞而不報。

冬日裡的炭火都不夠用,衣裳棉被份例一點不少,卻盡是些偷工減料的。她那麼小的承熹躺在床上,受寒發熱竟只能靠自己熬過去,縮在她懷裡,氣息微弱地喊她:“母后……母后我難受……”

皇后用盡各種辦法,砸碎了自己寢宮中的所有價值千金的瓷瓶玉器,甚至縱火燒了偏殿,總算繞過這些面目可憎的宮人,傳到了文宣帝的耳中。

但文宣帝聽聞皇后及小公主未受傷後,在宮門前遠遠眺了一眼,也沒入內。那時林家謀逆的嫌疑未曾洗脫,文宣帝自知自己心軟,也不敢見她。

念在林國丈是皇后父親的份上,文宣帝吩咐下去禁用私刑,只下令抄家徹查。可御史言之鑿鑿的罪證,自然不是空穴來風。林家抄家之時,確實在書房之中發現了林國丈與裕親王及廢太子餘孽的來往書信。

想到林國丈早先便把嫡長女嫁給了裕親王,便是站了位,而皇后卻是先帝臨終前賜婚於他的。

文宣帝念及此處,心中更寒:他敬她重她,也愛她護她,可她身為林家女兒,怎麼可能對父親的野心半點不知?

她竟瞞著他,眼睜睜看著他帝業不穩……夫妻同床共枕六年,在她心中,卻也比不上她的母家……

文宣帝把皇后身邊的親近宮人都調到了別處,只是不想叫她與林家報信,不許她再牽涉進林家一案中。即便她叫他如此心寒,只要她未參與此事,仍能保她一命。

他生來即為皇子,即便幼時不受先帝所喜,即便被幾個兄長看輕,即便生母身份低微,卻也把他護得好好的,從不知後宮險惡。

文宣帝做夢都沒想到,新調來的宮人,愣是把這座宮殿圍成了死城。剋扣例銀,竟連皇后有孕的訊息都能瞞而不報。

眼睜睜看著承熹生病,小小一場風寒竟熬了半月才好透,皇后心如刀絞。承熹打小身子就不好,如今更瘦了一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龍年1988

賣魚的小胖

工程打工記

體仁

德魯伊的鄉村退休生活

老克林

虛假廣告成真了

180碼的三蹦子

逍遙侯內

大司空

一槍致命

十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