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第二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章 行善積德,勿走極端,大明:被劇透的老朱,一統全球!,活出第二世,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燕軍中開始有了逃兵,起初只是零星,然後成群結隊,悄然投奔大明。

朱能與張輔等人面露無奈,面對逃兵,他們猶豫不決,因為一旦下手,後果不堪設想。

燕軍大營如篩糠般動盪,白天,百姓如歸巢之鳥,喊著大明人團結一致的口號,夜晚又紛紛離去,將朱棣置於輿論的火山口。

姚廣孝看著朱棣,搖頭嘆息,他知道問題的關鍵並非能力,而是尊嚴。

“王爺,何不考慮投降?局勢已然明朗。”

他提出,語氣中帶著一絲苦澀,“南方的軍隊逼近,朝廷北方的援軍也將南下,退無可退,投降陛下,不失為明智之舉。”

朱棣聞言,怒火中燒,咬牙切齒:“蘇銘,那個蘇銘,他就是要我低頭,你難道不明白?我朱棣豈會輕易屈服於人。”

他的心中充滿了不甘,想起蘇銘,那份悔恨如同刀割。

本以為佔據優勢,卻在不經意間被逆轉。

如今,後路已斷,悔不當初的情緒如潮水般湧來。

姚廣孝沉吟片刻,轉向朱棣,語氣堅定:“王爺,臣以為,妥協已成必然。”

“谷王的躁動,似乎窺視著更深層次的權力慾望。”

“朱穗,他真的有這份野心。”

朱棣的眼中閃爍著一絲冷峻,彷彿在嘲笑這個念頭,“區區朱穗,他何德何能妄圖皇位?即便給他一百個膽子,他也只會望而卻步。”

朱棣深知朱穗的動向,但並未表現出過分擔憂,“皇位在我手中,父皇並非愚鈍之人,他怎會輕易讓位。”

“若朱穗坐上龍椅,難道我不再有復辟的理由嗎。”

他斷然道,“除非……”

“除非親手終結我。”

朱棣的聲音擲地有聲,透露出無盡的決心,“否則,我永不會屈膝為奴。”

面對姚廣孝的擔憂,朱棣顯得有些不屑:“大義當前,我已立下誓言,保民安寧,避免內戰。

這樣的功績,難道不足以匹配帝位。”

他深深嘆息,“罷了,為天下蒼生,為大明盛世,我決定放下個人恩怨。”

姚廣孝聞言,心中暗喜,但表面上仍保持謙恭,“如此,臣便放心了。

只要王爺心意已決,那便是最好的結果。”

他內心卻暗自慶幸,如果再執迷不悟,他可能早已逃離這個是非之地。

得知朱棣同意投降,姚廣孝迅行動,帶著信使穿越敞開的城門,直抵京師。

此刻的京城,自蘇銘掌控以來,城門如同往常般開放,甚至取消了夜間關閉,旨在促進市井繁榮,減少衝突。

街道兩側,醒目的標語傳遞著和平的資訊——“大明子民,同舟共濟”、“南北一家親”。

姚廣孝看著這些景象,心中既困惑又感慨。

曾幾何時,勢如破竹的北軍,如今竟變得如此溫和。

他現,燕軍士兵與當地百姓笑語交談,甚至有燕軍將領在此地舉行婚禮,這令他感到震驚。

敵對雙方,竟然如此親近,這變化太快,快得讓他無法理解。

來到洪武門,姚廣孝靜候片刻,隨後得以進入宮廷深處。在那裡,他見到了朱元璋、蘇銘和朱標。

朱元璋微笑問道:“老四,你是否想清楚了。”

他告訴姚廣孝,他曾透過谷王傳達資訊,暗示朱棣不應頑抗。

姚廣孝立刻回應:“陛下,燕王願意接受和平解決方案。”

朱元璋大笑起來,笑聲中充滿了寬慰和期待:“好極了,讓老四進城,前往奉天殿議和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群雄爭霸之蟻王

仲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