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第二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0章 如此美色,可否賞賜於我,大明:被劇透的老朱,一統全球!,活出第二世,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時胡惟庸已逝,朱元璋對任何潛在威脅都保持著警惕。

推開門,蘇銘見到朱元璋悠然地坐在搖椅上,旁邊坐著一位絕色女子,正在烹煮香茗。

那女子如月光般皎潔,鵝蛋臉線條柔和,身著素雅的白棉布裙,上身裹得恰到好處,下身的馬面裙勾勒出曼妙身姿,與蘇銘不相上下。

紅燈籠映照下,她靜坐煮茶,猶如畫中仙子。

朱元璋晃盪著椅子,彷彿與蘇銘一般愜意。

“陛下怎會突然駕臨。”

蘇銘關上門,心中暗自讚歎,這簡直是熟透的果實,韻味無窮!

朱元璋嘴角輕揚,揮揮手,那女子翩然而退。

蘇銘目光隨之流轉,直至女子消失,他心中不禁有些失落。

這樣的女子,溫婉大方,是絕佳的社交名片,反差感強烈,正合他的胃口。

“陛下,如此美色,可否賞賜於我。”

朱元璋略顯尷尬,但蘇銘的眼神犀利,似洞察一切。

“太子應當專注於修身養性,但國事繁多,無人分擔朕的憂慮。”

朱元璋提及國家事務,蘇銘明白,這是試探他對李善長的看法。

“太子提議召回李善長,朕有所顧慮,你覺得如何。”

蘇銘沉吟,他知道朱元璋期待更多。

“陛下關心的是李善長是否忠誠,能否信任他。”

蘇銘直言不諱,朱元璋頓感為難。

“並非質疑他的功勳,只是希望君臣之間能和諧共處,共創佳話。”

朱元璋連忙解釋,試圖撇清意圖。

“李善長是功臣,但胡惟庸呢。”

蘇銘暗示,朱元璋的雙重標準昭然若揭。

胡惟庸家族幾乎滅門,僅剩的一兒一女因特殊原因得以倖存。

朱元璋的立場,蘇銘看在眼裡,卻未明言。

蘇銘沉思片刻,揣測朱元璋憂慮的是李善長潛在的叛亂隱患。

畢竟,支撐李善長的是來自淮西的權勢陣營,那個大明軍方無可匹敵的將門世家,徐達、李文忠、常遇春等一眾名將皆為其麾下。

徐達,更是朱元璋在軍事領域的象徵,而李善長雖為文臣,卻以其出色的籠絡手腕,凝聚了一群中堅將領,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其中,吉安侯6仲亨、延安侯唐勝宗等,都是赫赫有名的軍頭,他們與胡惟庸、李善長的緊密聯絡,猶如黑白兩道的交織。

朱元璋清除胡惟庸,無疑是在向李善長示警,警告其不可越界。

然而,李善長的影響力並未因退位而減弱,內心深處始終懷揣著復出的念頭。

面對這樣的局勢,蘇銘整理了歷史脈絡,心中有了應對策略。

“陛下,您將要對李善長採取行動,”他平靜地陳述,語氣彷彿在敘述一個既定的事實。

“您會終結他的權力,”他繼續道,“包括他的家族,除了臨安公主和兩個兒子。”

朱元璋聞言,猛地坐直,難以置信地看著蘇銘。

“你說我會這麼做?這絕不可能。”

他的聲音透著震驚和否認,似乎在質疑自己的人格。

“李善長,他雖有野心,但我從未有過殺他的念頭,只要他不觸及底線,我願讓他壽終正寢。”

“蘇銘,你這是在開玩笑嗎。”

朱元璋堅定地反駁,“李善長是我最早的支持者,他為我出謀劃策,參與軍事決策,大明的開創,他的功勞不可磨滅!我怎麼可能對這樣的人下手,更別提滅他滿門了。”

蘇銘的目光直視朱元璋,後者的臉龐因震驚而微微扭曲,難以接受這個指控。

“你這是汙衊,雖然我不喜歡他的野心,但我確實沒有殺他的意圖。”

朱元璋強調著,試圖維護自己的聲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空降兵突擊

陳嚴不嚴